天津工业生物所部署超20个云端应用 助力合成生物领域发展

  为推动开展生物计算设计研发工作,助力合成生物领域科研探索,日前,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天津工业生物所”)与亚马逊云科技联合在津举办“生物计算设计”沟通会。从会上了解到,该研究所生物设计中心已部署了超过20个云端应用,包括全球首个基于图数据库Amazon Neptune的大肠杆菌调控代谢关系知识图谱ERMer,首次提供了全局的代谢调控图谱,通过可视化框架实现了丰富的搜索功能,如深度交互式检索、最短调控链路搜索等。ERMer打破了传统的低效数据检索方式,有效增强用户和图谱的人机交互,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

  天津工业生物所是中国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核心力量,由中国科学院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牵头组织承担了多项合成生物学、绿色生物制造等重点研发计划任务。2019年,天津工业生物所成立了生物设计中心平台实验室,其定位是围绕工程菌株的设计、构建、筛选、解析等多个环节,以工业生物大数据为基础,开发核心的数据库、算法和工具,发展生物元件设计、途径设计和细胞模型构建的一些新方法、新技术、新理论。

  “生物设计中心一直在探索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推动研究,2019年左右,生物设计中心开始关注到云计算在工业生物设计领域的应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生物设计中心副主任廖小平说,“当时刚成立不久,我们面临着团队规模小、开发人员数量少的情况,同时又需要兼顾多个应用场景、开发不同的应用需求,并且可能同时会需要开发好几个任务。在此需求的牵引下,生物设计中心开始尝试从基于服务器端的开发模式,转向云原生的开发模式。”

  经过近些年来的探索,借助云上力量,大大提升了生物设计中心科研业务的效率。据介绍,从2019年至今,生物设计中心在云上已部署了超过20个云端应用。云原生的开发方式较传统方式大幅缩短开发时间,总体运行成本大幅降低,使得团队可以专注于业务代码和创新。

  廖小平说,“通过与亚马逊云科技的通力合作,现在打通了一系列不同的云上应用开发方式,包括纯分析类的、面向用户的工具/网站平台开发等等;最近几年,已经围绕工业生物设计里面的不同子领域做了相当多的工作,比如序列设计、知识图谱构建、分析平台开发、数据库开发等,很多研究成果都已经公开发表。未来希望将现实的生物技术与海量的计算能力、人工智能相结合,为领域带来更大的突破。”

津云新闻记者 田巧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天津   云端   亚马逊   中国科学院   领域   生物   工业   图谱   助力   生物学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