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的开端

同治二年(1863)12月,英美侨沪商人27行联合向江苏巡抚李鸿章提出修建上海至苏州间54英里(1英里=1.609344公里)铁道,被李鸿章拒绝。英国铁道专家司啻芬带着中国铁道大干线计划,游说清廷、地方官府和粤商,无人应之。

1864年7月,英商杜南特在京师宣武门外旷地建小铁道里许,试驶火车,是为中国铁道之始。步军统领以观者骇怪,令杜氏撤而毁之。

1864年,侨沪英商于上海吴淞间建设约10英里之道路,组织吴淞道路公司,因资金难筹,仅买得土地即告停顿。

光绪元年(1875),英商怡和洋行,计划在沪自老靶子路附近,经江湾至吴淞口,建筑铁轨宽二呎六吋之轻便铁道。1876年1月,总工程师玛礼逊在购地架桥筑沟基础上,开始铺轨打钉,2月14日,铺轨已达1英里又1/3,公司挂小机关车名“引导”者为第一次之行车。是为中国铁道实现之初祖。当时中国官民视为一种魔术,上海道台力迫公司停车一个月,等候朝廷训令。一个月后朝廷无令,“引导”得以重开,反对者甚多。当初怡和洋行答应修铁道不用蒸汽,只用牛马,怡和洋行违背承诺。沿路住民恶汽笛呜呜不已,反对更加激烈。怡和洋行毫不加以顾虑,积极进行施工,4月全线告成,7月1日举行正式典礼,全线开始营业。

1876年8月3日,清廷兵士12人行经铁路,避车不及被辗毙。清廷及地方官府与英交涉,以白银28万两购回,限一年半付清,分三期摊付。款未付清前仍由英人营业。

1877年春夏之交,上海江湾吴淞三地华商准备购回自营,总督不准,是年冬付清路价,将铁轨掘起,准备连同所有材料运往台岛,因台岛无资金建铁道,即将上海这些铁轨车辆沉诸打狗港中。(以上见民国谢彬著《中国铁道史》)

民国有识之士孙中山等人在20世纪初期即提出铁道建设的设想,充分认识到铁道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到列强经济发达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建设铁道,限于当时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中国现代铁路建设。

西方国家的铁道发展史,主要源于钢铁产量、蒸汽技术两大突破,加上官府支持商界投资,比中国铁道建设提前近百年,也代表着其现代经济发展进程比中国提前起步100年。

英国冶铁最早用木炭,1735年亚伯罕·德尔比父子发明用焦煤混合生石灰炼铁的方法,60年代加装鼓风设备,这项技术被广泛采用,80年代科特试验成功“搅煤”法,提高锻铁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采煤业中,除采用蒸汽抽水机外,还发明了凿井机、安全灯、曳运机。

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后历时七、八十年。18世纪末,开始使用汽锤和简单的车床制造金属部件,后来又发明各种锻压设备和金属加工机床,逐渐用机器制造机器,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建成了纺织、钢铁、煤炭、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五大工业部门,到19世纪50年代取得了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继英国之后,法、美、德等国也在18世纪末、19世纪上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

1765年,英国用铁轨代替木轨运输煤炭。1769年,英国詹姆士·瓦特制成单向蒸汽机,1782年又制成双向蒸汽机,可以作旋转动作。1785年,蒸汽机用于棉纺厂(1793年用于毛纺厂,1789年用于织布厂)。1788年,约克郡最早架设铁桥。1800年,英国已有蒸汽机321台,1825年达到1.5万台,总功率37.5万马力。蒸汽机的使用,英国的煤铁矿藏价值提升,煤炭和钢铁工业成了英国近代工业的支柱。

1814年,矿工的儿子斯蒂芬逊制成第一台可供实用的蒸汽机车1825年建设从斯托克顿到达林顿的第一条铁路;1830年在曼彻斯特至利物浦铁路线上正式使用蒸汽机车。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主要铁路干线已经基本建成,铁路里程从1825年26英里增至1844年的2235英里

1835年,德意志邦联区域内开始修筑铁路,到1850年达到747英里,公路从1816年的523英里增加到1848年的1573英里。

1850年,英国铁产量和煤炭产量分别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1870年,英国煤产量达到1.1亿吨;生铁产量达到600万吨;为世界各国造船,第一个使用金属造船,垄断了国际航运业;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0%;英国对外贸易总额超过法、德、美三国的总和(出口工业品,进口工业原料和粮食),成为“世界工厂”。德意志联邦煤炭产量达到340万吨,铁产量140万吨(占世界第四位),铁路达到1.1万公里,德意志工业已经在60年代赶上法国,德国对外贸易额占世界第三位。全世界石油开采量80万吨。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成立,标志德国统一的最后完成。当年德国生铁产量156万吨,钢产量25万吨,煤产量379万吨。英国在印度修筑铁路总里程达到5077公里。

1890年,美国生铁产量达到1030万吨。美国工业产值94.9亿美元(同年英国42.6亿美元,德国33.5亿美元,法国29亿美元)。

1891年,德国生铁产量464万吨(占世界第二位,超过法国、英国,仅次于美国),钢产量235万吨,煤产量942万吨,铁路达到2万多公里。

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跃居世界第一位(1860年时居世界第四位)。日本铁路里程达到3402公里。

1899年,全世界电报线长度达到430万公里。资本主义国家银行资本日益集中,美国形成两大金融资本集团——摩根和洛克菲勒,将美国国民经济大部分控制在自己手中。洛克菲勒的“花旗银行”资本达到1.28亿美元。

1900年,全世界石油开采量2000万吨,铣铁产量4100万吨,钢产量2830万吨。英国资本输出占世界第一位。英国在印度修筑铁路达到2.5371万英里。德国有卡特尔300家,对外贸易额占世界第二位。德国工业生产已经超过英法等先进工业国家,跃居世界第二位。德国有300万家小企业,几千家大企业支配着全德国40%以上的工人,德国工业80%以上产值在垄断企业手中。美国钢产量达到1020万吨,煤产量2.697亿吨,石油开采量达到27亿加仑,四条铁路干线(联合太平洋、北太平洋、大北方、芝加哥圣保罗)建成,全国铁路30年间增加14万英里。在铁路建设过程中,美国赠送给铁路公司土地1.58亿英亩,相当于法德两国本土面积(其中联合太平洋铁路占用2000万英亩土地,圣他非铁路占用1700万英亩土地。北太平洋铁路建设费用7000万美元,出售土地收入1.36亿美元,还有大量土地尚未出售)。美国托拉斯组织超过800家。俄国铁路达到5.3万公里(1860年时1500公里)。

1904年,日本铁路里程达到7539公里。1907年,德国电气总公司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签订分割世界电气工业市场的协定。1907-1912年,英国殖民地印度的塔塔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先后动工兴建。1910年,国际卡特尔达到100个。全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美国占35%,德国占16%,英国占14%,法国占7%。

1911年,德国卡特尔达到556家,克虏伯公司垄断军火生产,电气工业掌握在电气总公司和西门子康采恩手中,化学工业由伊·格、法本康采恩垄断,汉堡-美洲邮船公司和北德轮船公司控制全德国的航运业。1913年,法国铁路长度达到5万公里,汽车产量占世界第二位,飞机生产也发展起来。英国在印度修筑铁路达到3.4656万英里。日本铣铁产量24万吨,钢产量25万吨。

中国的兴盛,须借鉴世界现代经济“重商”(技术、制造、贸易、武备)的成功经验,在巩固“三农”的基础上(只须提供一定的口粮和原料供应能力即可,而不能把主要精力和资金投放在这个低效领域),高度重视决策体系、科学技术、工业制造和武装保障等问题,在管理和实践中防止有意无意的“重农抑商”行为(口头上重视工商业,而实践上不重视、不懂工商业),即可以真正走上以经济实力为核心标志的强国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卡特尔   吴淞   蒸汽机   德国   英国   美国   开端   中国   铁道   产量   铁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