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村BA”为何这么火?土味满满、生机勃勃源于自发秩序

近期,被称为贵州“村BA”的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又掀热潮。

2023年3月25-27日三天的半决赛与决赛,现场观看人数达到12万,总决赛直播的全网关注量更是达到惊人的10亿人次,27日晚上总决赛的热度甚至超过了当晚在厦门举行的CBA全明星赛。

很多人为了抢占好的观赛位置,把简易餐桌、象棋桌搬到了观赛台,几天的吃喝玩乐都在球场,其热度可见一斑。毫无疑问,“村BA”异常火爆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极富地方特色,乡土气息浓郁。

比赛间隙,身着民族服饰的村花村草们热情洋溢地“蹦苗迪”,当地非遗传承人蝶长在中场休息时倾情演绎苗语版《一生所爱》,比赛奖品是银帽、香米、鲟鱼、“三穗麻鸭”等当地土特产品。

“村BA”取得了很好的综合效益:活跃与带动了当地经济,给当地村民带来了肉眼可见的巨大实惠,交通、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获利颇丰,部分餐饮店主表示一天就可以赚1万-2万元;展示与宣传了当地文化,观赛人员可以近距离感受贵州当地的淳朴民俗与文化习惯;改善与提升了当地社会形象,很多人在与外来游客互动过程中,习得了敢创业、想发财、勤劳、拼搏、讲卫生、爱干净的理念与品质,精神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

不难看出,贵州“村BA”的蓬勃发展,为广大中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例证。

贵州“村BA”为何如此火爆,根源何在,是一个值得考究的问题。

篮球运动的内生性

当地的篮球文化具有强烈的内生根植性,群众基础异常强大。

“村BA”近两年异常火爆,当然与外部环境的根本性改善密不可分,比如贵广高铁等高等级交通设施的开通,比如网络时代短视频等传播方式的流行,但并不意味贵州乡村篮球就是这两年才开始的。事实上,贵州乡村篮球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据台江县县志记载,台盘村举办篮球赛的历史要追溯到1940年。”台盘村党支部书记张寿双道出了村子与篮球的缘分。

据台盘村九十多岁的老人讲,他们小的时候就有球赛。仔细算来,“村BA”比大洋彼岸的NBA联赛历史还要悠久。一个篮球,一个篮筐,有人玩,篮球就可以打起来,篮球这种运动具有低成本、低门槛的特性,让其在贵州广大乡村地区很早就流行开来。

我注意到,相关报道里出现了一位耄耋老人,他已78岁高龄,却选择在赛前十几个小时的凌晨一点钟就开始蹲守占位,我们当如何解释?他酷爱篮球、热爱篮球,更重要的,他一定对篮球酷爱与热爱了一辈子,他打小就热爱篮球。篮球于他而言不止于一项运动项目,早已内化为他生命中最重要与珍贵的东西。

对于这一点,作为贵州女婿的我深有体会,我的岳父今年75岁,世世代代务农,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喂牛,割牛草,看着牛吃饱,给牛喂水,与牛聊天,是他每天的必修课,他与牛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以至于,孩子妈妈告诉我,对于家乡举行的斗牛比赛,岳父大人从来不会落下哪怕一场。正所谓“日久生情”,时间不会说谎,一个人,一个动物,一项运动,我们与之处久了,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强烈的依恋感。

10年前,我邂逅了孩子妈妈,在篮球场上;9年前,我遇到了孩子妈妈的侄女,身高不够160cm,却是她大学女子校队的主力控球后卫。与她们聊天,我得知她们念小学的时候,每天至少有2个小时在打篮球,早上8点的课,她们可以6点就到学校,为的是打球,课间打,中午打,下午放学后继续打,直至暮色降临。

不少村民在村口或自家门口的一棵大树上,系一个用铁丝圈成的筐子,或一个去底的塑料桶做球筐,孩子们打,成年人打,老人们也参与其中。

2017-2019年连续三年,我都选择去孩子外婆家欢度春节,理由之一是我被那里浓厚的篮球氛围深深吸引与感染。村头的篮球场上,从白天到晚上,几乎都有人在打球,大年初一到初八,天天有村与村之间的篮球比赛,全村人过来观赛,有人站在梯子上看,有人在山坡上看,有人爬上树看,很多人身怀绝技,球技了得,不少人还有正规的篮球裁判证。

我有点好奇,就问了37岁的表弟阿泽,他轻描淡写地答复我:“我从小就在老家打球,懂球,去东莞上班后,就考一个证,很容易的。”

52岁的大舅子阿傍告诉我,他记忆里过年最大的娱乐就是打球,过年就是打球,不打球,谈不上什么过年。我记得很清楚,那三个春节,我基本上都是天天打球,天天吃杀猪饭,几乎每个春节都增重了5-8斤。

不难想象,山区人民世世代代与自然相处与打交道过程中,在祈求风调雨顺或庆祝五谷丰登的时候,会举行一些集体性的公共活动,用以表达他们内心的欢快,其中打篮球、斗牛等,作为最重要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强健了人们的体魄,更修复了人地关系,增进了人际关系,很大程度强化了人们的地方归属感与认同感。

“村BA”比CBA还热闹,靠的是什么?

我们会关注“村BA”,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很多人有强烈的反差感。即大部分人觉得有钱了,才有时间与精力打篮球、看篮球比赛,无论对NBA或CBA的基本了解,还是对散布于各大城市针对青少年篮球培训项目的考察,我们都觉得篮球教培整体上还是一项支出不菲的运动。大部分孩子会打篮球,带孩子亲临NBA或CBA现场观摩比赛,甚至成为城市中产阶层的标志之一。但篮球这项运动却在地理区位偏僻、经济发展滞后的贵州山区生存、发展乃至火爆起来,毫无疑问,这很大程度颠覆了很多人的既有认知。

众所周知,“正规”的篮球或足球运营模式走的是权力主导路线。

一方面,有市场化拉赞助,进行广告营销,是通行之道;人才培养方面走的是职业化道路,有职业俱乐部、职业球员、职业教练、职业经纪人。它们专注于提供高观赏性赛事,收取高额门票,背后往往充斥着商业化运作。

另一方面,长久以来,不乏有假球、赌球、黑幕方面的传言,也不能说没有原因。近期,中国足一众高管相继被查办。中国篮球联赛也并非净土,前中国篮协副主席李亚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已经被带走接受调查,新疆广汇篮球俱乐部与中国篮协的矛盾公开化,部分明星球员与俱乐部的纠葛由来已久。

而“村BA”则大不相同,这里打球的人都是当地或周边州县的农民及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无论球员,还是裁判,都是当地户籍人口。他们本身有工作,要么务农,要么在家乡或附近务工,他们不靠打篮球谋生,打篮球纯粹是他们的业余爱好。

众所周知,NBA或CBA等职业球员会经常因为过度消耗身体而导致运动生命周期较短,不少人因为伤病或其他原因不得不早早退役,退役后经常因为缺乏其他生存技能而过着相对凄惨的生活。“村BA”队员则不一样,他们的身体不至于磨损太严重,他们的运动生涯通常会持续很久,以至于我们经常见到很多耄耋老人依然活跃在球场上。不言而喻,酷爱篮球,把打篮球作为兴趣而非职业,反而能让打篮球成为很多“村BA”球员一辈子的信仰。

近日有报道称,“村BA”组织方拒绝了50万的广告赞助费,这种刻意与商业化运作保持距离的做法,无疑表达了“村BA”想传承与沿袭篮球的纯粹性与原生态性。

“村BA”与官方正规的篮球比赛相比较,出现冰火两重天的迥异结局,背后映射的是“自发内生性文化”与“后天蓄意制造”的结构性区别。事实上,类似事件屡有发生。我们身边有很多经由商业、科技、专业人员倾力打造的经典、景区或项目往往只是在开张那些时日热闹与喧哗一阵子,此后便落到“门庭冷落”的悲惨境地。

现在正规与职业化的CBA,去现场看的人越来越少,通过电视看CBA的人也寥寥无几,但“村BA”大不一样,赛事期间夹杂着当地独特的民族风情,游客通过看球很容易接触与感受到以野性、自然与原生态为主要特征的“异文化”,亲眼目睹纯正的乡土气息,自然容易产生共情,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可见,“村BA”不止于一项体育运动,还作为旅游吸引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存在。“村BA”作为地方特色人文与旅游资源、当地人特有的生活风貌而存在,当地人得到不菲的经济收益,外人通过感受与猎奇这种异文化,借由短视频等传播方式往外扩散,良好的口碑一旦建立,更多游客自然慕名而来,反过来进一步增进村落的快速发展与振兴,此即“村BA”衍生出的良好正反馈过程。

近域就业

据了解,“村BA”联赛自2021年开赛以来,已走过乡(镇)赛、县(区)赛、市(州)半决赛以及省级常规赛四级比赛,全省9个市(州)88个县(市)共计2624支民间篮球队参与其中,共开展了5473场比赛,覆盖446.75万群众。坦白说,如此之多的队伍、如此数量庞大的人群卷入“村BA”,在很多地方不可想象。

很多人熟知的情况是,在很多中西部地区,不仅广大乡村地区,甚至很多县城,也都出现了人口及产业空心化的状况,而贵州“村BA”如此火爆,得益于这里有很多常住人口,很多人选择在本县或本市(州)就业,而不是一味远赴北、上、粤、江、浙等沿海地区务工。以本届“村BA”冠亚季军的三支队伍所在地为例,2022年末,黔东南、遵义与毕节三地户籍人口数分别是829.18万、489.86万、950.29万,对应的常住人口数分别是659.32万、374.04万、689.96万,这里的常住人口比例相对高。

这里的乡村空心化程度不那么明显,这里的近域就业比例相对高,具有重要的样本价值与时代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黔东南、黔西南等山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具体而论是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初期与中期,这一时期必然伴随城乡交通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投资与建设的高潮期,对劳动力产生巨大需求。这种利好情势下,本地人在家门口或家附近就能找到相对心仪的工作,从事建筑、装修、餐饮等工种。

换言之,不少人属于两栖型人口,即农忙时就忙农事,农闲时就在近域范围内做工。不可小觑这种亦工亦农的兼业模式,它兼顾到了农业、工业与服务业的协同发展,而不似一些地方出现产业门类严重失调的结构性问题,要么没有工业,要么没有农业。须知,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兴旺”,其要义就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进一步到家庭及生活质量层面,在相关政策策动下,贵州不少山区近些年实施了移民搬迁工程,笔者了解到,很多年轻人住进了县城政府给他们建好的新式住房,男主人在城里搞建筑或装修,女主人进超市卖东西,孩子在城里的学校上学,老人在不远的老家种地,一家人可以经常见面,兑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天伦之乐”,这当然是高质量发展的表征。

可见,贵州的近域工业化与县域城镇化,为“村BA”的存在与繁荣提供了强大的人口基础,家门口就有工作,一家人其乐融融,为打球解除了后顾之忧。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姚华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贵州   异文   球员   生机勃勃   正规   乡村   秩序   火爆   人口   篮球   孩子   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