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还庚子赔款 还大力支持我们办教育,清华也是美国人援建的

1907年,东三省成为大清国的战略焦点,为抵御日本和俄国在该地区越来越猖獗的掠夺,中国一方面将东三省作为改革特区,实行政策倾斜,加快“移民实边”,另一方面积极寻求美国的支持,将美国作为开发东北、抗日拒俄的最主要同盟者。当日、俄、英、法在远东结成一个松散的同盟时,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提议中、德、美三国结盟与其对抗,得到中国的积极响应。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希望以美方的庚款退款2000万美元作为资本金设立东三省银行,以东三省的财政收入和美国庚款退款为抵押在美国发行债券,东三省银行的利润则可用于派遣公费留学生前往美国。但此举遭到美国政府的坚决反对。

将退款完全用于办学,几乎是美国各界的共识,其中既有洋溢着美国精神的理想主义追求,也有着眼于美国国家利益的现实主义考量。在1905年的抵制美货风潮中,中国青年高涨的反美情绪引起了美国上下的警觉。外交官(如美国驻日代办亨廷顿.尔逊)与学者们(如康奈尔大学教授精琪)都向总统发出警告,美国所接收的中国留学生太少,甚至远不如欧洲小国比利时,美国将因此在精神领域内失去对整整一代中国人的影响力。​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提醒罗斯福总统:“哪一个国家能够成功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哪一个国家就将因此而在精神与商业两方面收获最大的回报。如果美国在35年前能成功吸引中国的留学流,并使其壮大,那么我们此时就能以最圆满和最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那就是以知识和精神操纵中国领袖的方式。”这位大学校长坚信,为赢得中国青年而付出成本和代价,即使从物质利益角度来说也是值得的。“与军旗相比,道义与精神将更有力地支配美国在商业上持久地获利”。1906 年远渡重洋回到美国的明恩溥游说政府及政界人士,并于当年3 月6 日到白宫晋谒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建议总统将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专门开办和津贴中国的学校,并赠送罗斯福总统《中国人的特性》一书。他认为,“随着每年大批的中国学生从美国各大学毕业,美国将最终赢得一批既熟悉美国又与美国精神相一致的朋友和伙伴。没有任何其他方式能如此有效地把中国与美国在经济上、政治上联系在一起。”此外,明恩溥还建议应拿出部分庚款,在中国建立协和医院与协和医学院,为落后的中国提供现代医疗服务。

在各界推动下,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向中国退还庚子赔款的议案,并授权总统全权安排。在美国政府的强势导引下,中国也同意了将退款完全用于办学。两国商定:从开始退款之年起,中国政府于前四年每年遣送100名学生赴美留学,自第5年起每年至少选派50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直至该项退款用毕为止。当年10月31日,两国又共同拟定了《派遣美国留学生章程草案》,对留美学生的资格、选拔、专业及其管理等问题达成基本协议。于是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学堂就应运而生了。清末兼管学部和外务部的军机大臣那桐于宣统辛亥年(1911年)为清华学堂题写了校名,至今犹悬于清华学堂大楼大门外。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仍是一所留美预科学校。其教育目标,是培养留美预备生。学制为8年,分中等、高等两科,学生主要学习英文和一些欧美文化,毕业后公费进美国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与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尚有不小距离。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盛极一时。正因为清华学校具有“国耻纪念碑”这样一个背景,故清华人在总结清华精神时,总不忘把“知耻而后勇”排在首位。综上所述,美军也有历史记录证明其参与了八国联军的抢掠暴行。战后的庚子赔款,是让中国人人格倍受侮辱和经济遭受重创的一个历史事件。美国同列强一道采用各种卑劣手段,谎报损失敲诈勒索,体现了殖民主义国家的贪婪本性。而直到梁诚得知美国庚款索赔过多后几番据理力争要求美国退回,美国才无奈退还赔款。因为美国当时要推行“门户开放”政策,需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同时,更需要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主持正义的国家形象。但美国强制要求清政府将退还庚款用于选派留学生赴美,则是谋求“教育这一代青年中国人”,“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从而“控制中国的发展”。当年的胡适与如今的亲美公知们,不正是美国精神操纵的成功试验品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庚子赔款   清华   美国   罗斯福   中国青年   美国人   学堂   中国   总统   中国人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