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曲阜三孔游记

曲阜是山东中部的一个普通省辖县级市,但却被世人尊崇为东方文化重要发祥地和世界三大圣城之一。曲阜之所以会获此殊荣,是因为两千五百多年前,这里出了一位了对中国社会影响最深远的伟人一一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孔庙、孔府、孔林,统称曲阜“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历代儒客朝圣之地。1994年孔庙、孔林、孔府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2023年3月22日上午,我偕夫人来到了山东曲阜“三孔”景区。

知道这里是热门景区,所以特地起了个早,但是当我们上午8时30分赶到时,景区门前仍然是人头攒动、游人如织。

游览从孔庙开始,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是儒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建筑群,以“建筑时间最久远、保存最完整”著称于世,被誉为 “天下第一庙”,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与南京夫子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孔庙主体建筑大成殿还被誉为为“东方三大殿”之一。

棂星门是孔庙的大门,建于清乾隆十九年间。精美的棂星门表达了孔庙的内蕴。 “棂星”又名天田星、天镇星、文曲星,孔庙设棂星门,象征祭孔如同尊天。寓意孔子可与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文曲星相比,又意味着天下文人学士汇集于此,归于儒学门下。

孟子曰:“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磬(玉振)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因此,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

孔庙的二门叫圣时门,形同城门。圣时门建于明代,飞檐斗拱,顶为绿琉璃瓦,门前的汉白玉坊,名太和元气坊,坊名盛赞孔子如同天地一般,无所不包。


进入大中门,就来到了孔庙第四进庭院。院落疏阔,古树葱郁,禽鸟翔集,鹊鸣雀喧,显得十分幽深。


庭院尽头,迎面即是同文门,黄瓦歇山顶,斗拱布局疏朗。

过同文门,院北端一座高阁拔地而起,顶檐下群龙护绕的一块木匾上书“奎文阁”三字,它就是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驰名中外的孔庙藏书楼。

在奎文阁后面的东侧,有两棵奇特的柏树,树龄均在670年以上,合称为“龙凤柏”。一棵树身布满龙纹,犹如虬龙一般,称为龙柏。另一棵风姿绰约,笔直的树干如亭亭玉立的妖娆身姿,弯曲向上的枝干又似展翅欲飞的凤凰,因此被称作凤柏。但可惜的是凤柏已经没有了生命,只剩下枯木,龙柏则被围在铁栅栏内重点保护着。




曲阜孔庙里现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1000多棵,其中名气在“龙凤柏”之上就是这棵在大成门旁的“先师手植桧”。相传是孔子亲手所栽。由于战火和自然原因多次枯死,然而又多次顽强的复生,现在所见是清雍正二年复生长成,距今已有300多年了。


“独有杏坛春意早,年年花发旧时红”,进入大成门,先来到了杏坛。这里相传是孔子讲学的地方。杏坛十字结脊,四面悬山,黄瓦朱栏,雕梁画栋,彩绘精美华丽,坛前置有精雕石刻香炉,亭的四周杏树繁茂,红花摇拽。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重檐九脊,黄瓦飞彩,斗拱交错,雕梁画栋,周环回廊,巍峨壮丽。



最吸引游客的是大成殿四周廊下环立二十八根雕龙石柱,均以整石雕刻而成,雕刻玲珑剔透,龙姿栩栩如生。据说这些雕龙石柱与北京故宫的龙柱同出一人之手,但由于曲阜孔庙雕龙石柱雕刻时间晚于北京故宫,因此手法更熟练、完美,堪称石刻雕塑艺术的瑰宝。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大成殿作为孔庙的主殿,来这里膜拜祈福的人陆续不绝。

孔府位于孔庙东侧,最早建于西汉,初建时规模很小,后经历代不断扩建,现有楼、房、厅、堂480余间,成为仅次于明清皇宫的庞大院落群。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号称“ 天下第一家” ,是孔子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的府地,前为官衙,后为内宅,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工作居住合二为一建筑群。

孔府正门坐北朝南,迎面是一个粉白的大照壁,门前左右两侧,有一对2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红边黑漆的大门上镶嵌着狻猊铺首,大门正中上方是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


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圣人之门”竖匾,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古代平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

这座把前院和后院隔绝开来,独立于院中的屏门,门楣因悬明世宗亲颁“恩赐重光”匾额,故称“重光门”。


孔府大堂是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申饬家法族规、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方。

堂内两旁及后部陈列着正一品爵位的仪仗。如金瓜、朝天镫、曲枪、雀枪、钩连枪、更鼓、云牌、龙旗、凤旗、虎旗、伞、扇等,以及一些象征其封爵和特权的红底金字官衔牌,如“袭封衍圣公”、“光禄寺大夫”、“赏戴双眼花翎”、“紫禁城骑马”、“奉旨稽查山东全省学务”等。


二堂也叫后厅,是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僚及受皇帝委托第年替朝廷考试礼学、乐学童生的地方。室内正中上、下挂着“钦承圣绪”和“诗书礼乐”的大匾。


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下官员的地方,也是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



三堂衙门之后,就进入了孔府内宅院。有道禁门把内宅门与外界相隔,古时此门戒备森严,任何外人不得擅自入内。

内宅院主要有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等组成,也许是怕损坏宅内的文物,也许是尚未完全配置好,大部分房间并不开放,游客只能在外隔窗浏览。






孔府最后一进是花园,又名铁山园,园内假山、鱼池、花坞、竹林以及各种花卉盆景等一应俱全。尤为难得的是有一棵“五柏抱槐”奇树,古老的柏树派生出5个分支,内中包含一株槐树,令人啧啧称奇。



从孔府出来后,我们乘坐马车去曲阜城北的孔林。孔林本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与孔庙、孔府合称为“三孔”。


北出曲阜城门,就见两行仓桧翠柏,如龙如虬,夹道而立,这就是“孔林神道”。

下马车后,我们先来到了万古长青坊前。这是一座六楹精雕的石坊,其支撑的6根石柱上,两面蹲踞着12个神态各异的石狮。坊中的“万古长春”四字,为明万历年间初建时所刻,清雍正年间却又在坊上刻了“清雍正十年七月奉敕重修”的字样。

至圣林坊是孔林的入口,该坊原名“宣圣林”坊,建于明永乐年间,经明、清两代的多次重修,始终保持明代早期的建筑特点:四柱三间三楼式木制牌坊,绿琉璃瓦庑殿顶,前后檐下皆用雕刻精制的斗拱,彩画精细,十分精美。

看到至圣林坊第一眼就觉得熟悉,原来昨晚我们曾在这附近饭店用过餐,并且经过此坊,还留下了它的夜景照。

时下正值清明前夕扫墓季,有一批又一批的当地中小学校的学生来到孔林参加祭扫活动。

孔林占地近200万平方米,有坟冢10万余座,孔子墓位于孔林中部。入园后,我们乘坐景区电瓶车直接去孔子墓。

孔林是中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林墙周长七公里,内有树木十万多株,其中古树二万多株。坐在电瓶车上,两侧树木丛中,不时有石碑在眼前一闪而过,离得较近的,还可以看到碑文上的内容,诸如“孔子五十三代孙”、“孔子七十二代孙”等。整个园林的地面,除了道路外,都被开着紫红色小花的地丁草所覆盖,显得肃穆而又灵动。

20分钟后,来到了供奉孔子木主的享殿,殿前是守墓的神兽和文武翁仲石人像。



乾隆手书“谒孔林酹酒碑”

享殿之后则是孔林的中心所在--孔子墓。此墓似一隆起的马背,称马鬣封。墓周环以红色垣墙,周长里许。墓前有巨墓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墓前的石台,为泰山运来的封禅石筑砌。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寓意为携子抱孙。

“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孔子墓前堆满了鲜花和各种供品。

正在举行祭祀仪式的当地学生


孔子墓西的三间西屋为子贡庐墓处。孔子去世后,众弟子守墓三年,相诀而去,独子贡在此又守三年,后人为此立碑以示纪念。

孔子创立了儒家文化,为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深深地打上了儒学烙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个中国的思想、政治和社会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对后世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位帝王君主和政治人物,是当之无愧的对中国社会影响最深远的伟人。

也正因为如此,两千多年来,曲阜“三孔”的文物和景点,除了在文革期间被部分毁损外,历朝历代都一直得以妥善保存,即使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也不例外。而每逢太平盛世,都能够得到很好的修缮和扩建,使之成为今天的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值得一游的5A景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曲阜   大成   孔子   斗拱   孔府   杏坛   孔庙   儒学   景区   山东   中国   游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