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日本开始侵华,为什么直到 1941年国民政府才正式对日宣战?

1931年 9 月 18 日,日本就开始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日本又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什么直到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才正式对日宣战?中间隔了 10 年时间,到底是为什么?

截至1941年12月7日,重庆国民政府则经历了长达10年的抗日战争。而在战争开始之初,中国对日本入侵的反应似乎迟缓了。为什么重庆政府在7年后才对日本宣战?这个问题在许多历史文献中得到了探讨。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一、政府腐败和政治麻烦

中国国民政府在1937年之前一直面临着严重的腐败问题和内部斗争。国共两党的分裂冲突、北洋军阀的无所作为和不愿意支持国民政府都使政治局势更加复杂和不利。此外,国民政府的军队和经济实力也很不足,还受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制定的华盛顿条约限制舰队建设等因素,无法在短时间内对日本形成有效的战术威慑力量。

二、外交策略考虑

当时国民政府还在寻求国际支持与联盟,试图利用国际问题来迫使日本撤军。对于中日交恶,在国际范围内竭力争取外交支持,尤其是希望英美出面干预,担心早期宣战可能会让英美与中国疏远。中国国民党政府在宣战前,积极与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发展关系,特别是向美国提供战略物资以及接受美国军事顾问等,这种方法是为避免日本与中国之间打起战争后却一个人孤单地战。

三、实力对比的考虑

直到1941年,中国的经济实力及军队力量才得以充足,面对日本的军事霸权也较为自信。然而,尽管中国方面在长期的抗战中始终保持着坚定的决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有足够的能力挑战日本的强大军事实力。在实际的军事对比中,中国远不如日本。此外,1941年12月是时,德国突袭苏联,在欧洲战争爆发后,英美的主要注意力也集中在欧洲战场,中国的斗争自然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因此,最高领导层担心这可能会给英美政府送到了不合适的信号。

四、蒋介石的纵容和妥协态度

在早期中国侵略行动中,蒋介石前总统往往采取的是妥协的姿态,尤其在由北洋派与日本硬仗之后,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无能在线管。蒋介石过分强调谈判、谅解和妥协,让日本误认为中国方面真的可以在某些问题上让步,满足日本的一些部分利益要求。此外蒋介石期望日本最终会尊重中国的主权,顺应民众意愿和中华民族民族自强的流行思潮,而这大部分是建独立的基础。

五、不希望引起与苏联的冲突

当时,苏联一直帮助中国提供物资和装备,但国共两派之间向来不和。而中共与苏联的联系非常接近,也曾有过中共希望苏联对日本开战的情况。对于国共公共敌人日本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存在着各方面的价值观差异。中国作为一个奉行前线抗战、爱国、团结的文化国家,在面对日军所处的一个共同体,不肯妥协。而中共则把战争看作是一种全民抵抗革命的手段,侧重于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的信心等。如果中国宣战,会给苏联带来压力和不必要的困扰,国共共同破产的互信和合作,都是中国在苏联加强游说和争取支持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

综上所述:中国在抵御日本于东方的进攻方面,在战争之初的反应并不足够强势。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政治局势不稳、军队和经济实力不足、腐败妨碍赏罚、寻求国际支持等,都增加了抵御日本的难度。在此背景下,重庆国民政府直到1941年12月7日才对日宣战,虽然有很多原因,但总的来说,中国方面在反应上比日本方面更加保持了冷静,谨慎地处理了这一事态,尽管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国民政府   日本   苏联   国共   重庆   蒋介石   中国   中共   战争   正式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