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80后,为赚钱跑到日本打工,月薪从4000到18000,买两套房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823位真人故事

我是小丁@小丁在东京,是一名厨师。

12年前,师兄在日本买了一个3万元的相机,一下刺激到我。于是,我也跑到日本打工,月薪从4000元飙到了18000元。

到日本才发现,薪水虽然比国内高,但涨幅却不大,我去了12年,工资一直在18000元左右。店里的菜品更稳,30年没变过口味,还火得不行。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上餐速度,客人点完餐1-2分钟,菜就得上桌。

(我在日本街头)

1980年,我出生在辽宁阜新的普通家庭,读书成绩一般。初中毕业后,家人就送我去职校学了厨艺。毕业后一直在阜新的酒店上班,会做川菜、粤菜和辽菜。

2000年,我从阜新辞职去了沈阳闯荡,跳槽去了一家有100多名厨师的大酒店。

在大酒店当厨师,压力特别大,每个厨师要负责2-4个菜。酒店为了吸引顾客,还需要经常推出新菜品,要求我们10天左右就得更新自己负责的菜品。

只有口碑很好的菜品,才会被保留下来。对厨师来说,没办法静下心好好钻研提升,只是被逼研究新菜。

2006年,我在沈阳结婚了,紧接着有了孩子,用钱的地方更多了。

(2015年在日本时)

沈阳大酒店的厨师,在2010年左右,月薪4000元左右,其他行业很多仅有2000多元。

虽然收入还算不错,但为了攒钱,妻子买根葱都要货比三家。

正为钱发愁的时候,在日本干厨师的师兄跟我说,他买了个3万元的相机。我听后又吃惊又羡慕,这差不多是我一年的工资。

师兄刚去日本3个月,工资就达到了每月18000元左右,而且还管吃管住,所以每个月的工资基本都能存起来。

他建议我也去日本发展,当地的中华料理很出名,而且每一家生意都很火爆,比在国内干活简单。

至于语言,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店里除了老板,员工都是中国人,就算一句日语不会说,只要会干活,肯吃苦,不愁挣不到钱。

不过,一年只能回国一次,跟家人长时间分别,很难受。

(在日本逛街)

听了师兄的话,我决定去日本闯荡,漂泊的痛苦跟没钱的痛苦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当时去日本务工的人很多,算是一种潮流。跟家人商议后,他们也同意我出去试试,何况我有熟人在那,更有优势。

来到日本后,师兄介绍我去了一家小餐馆工作。刚去前两个月工资不算高,后来慢慢涨起来,也拿到了18000元左右。

日本的餐馆不卖早餐,只卖午餐、晚餐和宵夜,所以在日本干餐饮,会轮到上夜班。

在日本当厨师,和国内最大的不同是速度。中午顾客着急上班,所以要求出菜速度特别快,韭菜猪肝、干烧虾仁、青椒肉丝等菜,客人点完1-2分钟后,就能端上桌。

饮食行业,速度和口味很多时候是没法兼顾的。这样的情况下,菜大多是在水里打个滚,在油里走一圈就捞起来了。

(我2分钟做好的青椒肉丝)

之所以快,因为在前期做好了各种炒菜调料汁,菜也提前处理过,这也是提高效率的“秘密武器”。

工作久了,我发现店里的菜品,有的几十年都没变过。

我们店里有一道番茄紫菜汤,听说十多年都没有换过配方。还有一道西芹虾仁,在店里已经有30多年历史,比我当时岁数都大。

我刚去饭店工作的时候,老板就特意交代过,店里虽然卖中华料理,但是得按他的要求来。所以,我一开始还挺不习惯的。

在国内,我们灶台摆的是五颜六色的调料,但在日本,我们面前都是大桶大桶的汤汁。

不过既然要挣钱,那就得按别人的标准来。其实干习惯了,也就行了,工作没啥技术含量,每天做的菜都差不多。

(在日本工作的地方)

除了出菜速度快,和在国内干厨师不同,日本厨师得十项全能,不仅要炒菜、做面点,还得干买菜、洗碗、收拾等各种杂活。

我是全职,店里还有一个厨师是兼职,他不在时,厨房里的事,就是我一个人包圆。

刚去的时候,因为要上夜班,有时候下班都凌晨3点了,回家洗漱完只能睡5小时左右,就得起床去店里干活。

小饭馆就两个厨师,生意非常好,一天都在干活。有时太忙,饭都不想吃,只想安安静静靠一会养养精神。

虽然辛苦,不过挣得多,每个月钱一拿到手,我就赶紧寄回国内。凭借努力,我前后在沈阳给家人买了两套房子。

当时日本的中华料理很出名,也可以自己开个店,但父母只有我一个儿子,孩子也在国内上学,以后迟早是要回去的,就一直当厨师,没有开店。

(在日本旅游)

回国买房时,我在国内开了个小餐馆。可惜,因为各种原因没开下去,再加上已经不适应国内的厨师生活,面对房贷压力,我又回到了日本。

没几年就赶上了疫情,和国内管控不同,日本大街小巷照常营业,我们餐馆只是减少营业时间而已,只到晚上9点。

最严重的时候,每天的感染人数增长速度像窜天猴一样。后来我也感染了,当时缺医少药,就吃了两片从国内带过来的感冒药,居然很快就好了。

疫情之前,我每年都会回国一次,而疫情暴发后,3年没回过家,来回机票加两边的隔离费用,起码3万元左右。

(在日本旅游时)

孩子上中学,父母年迈,每月的房贷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妻子在家照顾,也没法上班,只有我一个人挣钱,虽然每月薪水过万,但压力还是很大的。

和很多在外打工的同胞一样,我也时刻想念着家人,平时只能通过视频联系,不管打多少电话,都替代不了陪伴。

今年3月,我终于买到了回国的机票,临行前给家人带了很多礼物,包括儿子心心念念的乐高。

最后礼物塞满行李箱,超重了。给亲人的礼物舍不得拿掉,只好把自己的东西往外拿。飞机落地后,一路转高铁到达了心心念念的城市。

刚到沈阳高铁站出口时,老远就看到来接我的妻子和儿子,当时真是相顾无言,唯有心里泪千行。

(回国后和家人出去玩)

凌晨5点,坐在车里看着眼前一闪而过的高楼大厦,熟悉又陌生,竟一点困意也没有。

回家后,我不停地给父母妻儿做饭,好似能弥补这几年缺失的陪伴。后来又到亲戚家轮流做客,吃了很多东北地道美食。酱肘子、韭菜馅饼,新鲜的饺子......

我一直很喜欢吃韭菜馅饼,已经3年没有吃到了。主要是日本的韭菜很贵,不仅菜贵,各方面物价都很高,我很多时候都舍不得。

看到我大舅子开了家小餐馆,卖东北当地美食,生意红红火火的,特别为他高兴,听说已经挣到买好几套房的钱了。

有时候我也在想,自己厨艺不差,人也勤快,为何饭馆开不下去?

(在日本住的地方)

不过人生没有可比性,不用羡慕别人,也不需要自我否定。我尝试过,努力过,证明自己不适合走这条路,那就老老实实做好眼前的事,说不定能有别的转机。

两年前,我闲来无事,就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在日本当厨师的日常,开始看的人很少。

不过东北人自带幽默基因,我拍的视频真实接地气,到现在,已有20多万粉丝,还接到了广告。工作之余,我打算好好拍视频,也算多一条挣钱路径。

我们这行职业病很多,长期站立让会导致腰椎不好、静脉曲张、腱鞘囊肿等疾病。

去年6月,我突然腰疼得没法下床。好在没啥大问题,就是长期劳作,疲劳过度,医生开完药,休息一周就好了。

说来大家可能不信,我来日本12年,薪水变化幅度不大,始终在18000元左右,日语只会说一句“你好”。

(我们店里卖30多元的炸春卷)

虽然不会说日语,但我在日本生活一点都不受影响,同事都是中国人,不存在交流问题。

不管上街还是旅游,随处可见的标识标牌,都有汉字的影子,连蒙带猜也能知道大概意思。

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不过很多习俗跟中国非常不一样。

他们待人接物特别礼貌,见面都会相互鞠躬,吃饭时更是谦让。我在饭店曾看到两个日本女士,一直相互点头说感谢的话。

如果说他们讲礼貌,但有时候又显得不近人情。

只要是出去吃饭,哪怕是情侣、夫妻也会AA制。住在一个屋子的人,孩子工作挣钱后,也必须给父母出房租、生活费。

好在平时很少跟日本人打交道,闲暇时候,很多老乡约着一起玩,所以也不存在文化习俗的误会。

(去逛商场)

其实这么多年,我只在两家店干过。因为日本换工作是很麻烦的事情,要开离职证明、办理保险、换居住地址等,有很多复杂的手续要办。

我目前干得还不错,老板和同事也好相处,没有换工作的打算。

春天万物复苏,正是好好努力的时候,所以,短暂的相处后,我也即将回到日本,继续做好厨师工作,继续这漂泊的生活。

希望以后把本职工作做好的同时,再把自媒体做好,有更好机会时,就回国发展。

(关注我,带你走进美食的世界)


【口述:小丁】

【编辑:欣玥】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日本   阜新   日语   韭菜   大酒店   疫情   中华   套房   厨师   师兄   月薪   店里   家人   工资   真实   国内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