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时代,怎样经营一家博物馆?

大多数人都曾在闲暇时参观过身边的博物馆,也曾被博物馆里高度浓缩的文明和浩瀚如烟的文物所震撼。但我们或许未曾想过,在博物馆数量越来越多的今天,人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似乎无限接近,但这些消失距离却似乎带来了新的问题: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博物馆如何进行互动交流?观众与博物馆之间只能是被动的受众和主动的教育者的关系吗?势不可挡的数字技术介入如何重塑博物馆访客的体验?以上这些问题,或许都可以在今年举办的博物馆高峰论坛中找到答案。

3月24日至25日,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协办的“博物馆高峰论坛2023”于香港艺术周同期压轴举行。本届论坛汇集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35位博物馆及文化机构代表,在为期两日的论坛以“无间”为主题,分设多个专题论坛解读当下博物馆业内的热门话题并分享专业经验和成果。

疫情阴云消散,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坚实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正全力将香港发展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并制订全面的“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正如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欢迎辞中指出,本届博物馆高峰论坛将为香港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文物业界建立、重启和深化合作关系,开启新的篇章。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在开幕演讲中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博物馆建设取得的成就。截至2022年,我国拥有超过6000家博物馆,馆藏文物达5800余万件,其中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数量达5605家,超过博物馆总数的九成。这让中国成为世界上博物馆免费开放覆盖范围最广、受益人数最多的国家。而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未来国家还将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博物馆,同时建设国家重点专题博物馆,并且对中小博物馆的能力水平进行提升,通过这三方面的共同发力继续推进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

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馆长Eike Schmidt在演讲中表示,当下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博物馆提供跨越国界、接触更多观众的机会。与法国卢浮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齐名的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以收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和其他各画派代表人物作品而驰名。在上任馆长以后,Eike就大胆地将古典艺术文物“活化”了一番,推出了博物馆专属的短视频社交账号,鼓励员工将经典艺术品制成表情包传播,甚至将当代的街头艺术带入博物馆,这些举措赢得了许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开幕仪式后,Eike Schmidt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他表示,博物馆在年轻人每天都要用到的社交平台上多“刷刷存在感”十分重要,而且需要用一种让时下年轻人感到“与我有关”的方式为他们解读藏品,他认为“这是历史型博物馆迈向年轻人的第一步”。而对于本报去年也曾报道过的多家西方大型博物馆艺术品连番受到环保组织“袭击”一事,Eike表示,由于这些激进组织的“破坏”大多是象征式的,并非真的想破坏艺术品,因此乌菲齐博物馆采取的是相对温和的保护措施。例如,将作品放到不反光的特制安全玻璃展柜中展示,同时也会做好馆内现场的安保工作。此外,他们还设置了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展厅,希望以疏治堵地让观众找到合适的空间理性讨论和发表自己对环保议题的看法。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国家文物局   博物馆   意大利   馆长   香港   美术馆   艺术品   中国   高峰论坛   文物   特区政府   观众   年轻人   艺术   国家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