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人|陈凤玲:扎根山区13年 照亮山里娃的成长路

范坑乡地处偏远,曾被喻为福安的“西伯利亚”。2009年10月8日,陈凤玲来到这个偏远乡镇的中学教书,一教就是13载。获评福建省优秀教师、入选“教育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评为宁德市“不忘初心 教育报国”优秀青年教师、宁德市优秀共产党员……硕果累累的荣誉下,是一位人民教师爱岗敬业,用行动诠释“愿做一束光照亮山里娃”的质朴初心。

初到学校,破旧的教学楼、宿舍楼,也曾让陈凤玲感到气馁。一次家访,彻底改变了她的想法。这里许多家庭的贫穷程度超出了她的想象,这是一群迫切需要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摆脱贫困的学生。她开始认识到自己在这从教的意义——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大山,去创造属于他们的美好未来。

此后,陈凤玲以全身心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英语学科师资不足,她主动承担起毕业班英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一当就是9年,成了学校的“初三专业户”。由于学校里留守儿童和贫困生占比较大,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心无力,她用“爱”为孩子撑起一片天。不仅在物质上帮助孩子们,更在精神上给予更多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每年临近中考,她时常留校陪学生复习,并为初三学生“加餐”,让他们有足够的体力应对繁重的学业压力。

2016年,陈凤玲休产假,因工作需要,她提前2个月销假返校上课。作为一位妈妈,她缺席了自己孩子很多的“第一次”,但她从未缺席学生的任何一节课。同年,她考取了福建师范大学的在职研究生英语教育专业,需要脱产学习一年,因为她热爱山里的孩子,放弃深造的机会,选择了坚守。

2018年9月,陈凤玲多方筹措,设立了“范坑中学励志奖学金”,每个学期评选8名品学兼优的家庭贫困学生,给予他们每人600元的奖励,激励孩子们自强不息。2019年暑假,她为3名家庭贫困的初三毕业生送去每人1000元的助学金。疫情防控期间,她也多次自掏腰包为学生垫付复习材料费和中考报名费。

从教13年,陈凤玲始终坚持业务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英语这个科目上,先后5次获得“福安市教学质量奖”,2021年在福安市中学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宁德市级的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先后有7篇论文发表在CN刊物上,撰写的信息化教学论文获得宁德市二等奖。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农村教育事业的热爱,用满腔教育情怀和教育理想,化成一束光,照亮了山里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宁德市   福安市   福安   西伯利亚   宁德   初心   英语   偏远   青年教师   山区   贫困   好人   身边   优秀   孩子   家庭   学校   学生   陈凤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