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没在教学上?网传姚燕燕师德考核不合格,漫长升职路透露真相

“硬刚”这个词在河南女教师姚燕燕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她在面对自己的职称评级问题上,一直都没有退让,所以才有了令自己满意的结果。这让一开始以为她是“螳臂挡车”的人,打开了新的格局。

老师给人留下了印象,应该是明事理,讲原则的,尤其是女老师,通过这一种身份,自然给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温婉有气质,像是能硬碰硬的角色。

但姚燕燕有所不同,外表瘦弱内心却很强大,纵观她长达九年的职称评选之路,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细节,可以说她的得偿所愿,给很多教师增加了信心。那么姚老师,如今的状况又怎么样了呢?

网传姚燕燕师德考核不合格,漫长升职路透露真相

可能很多人不了解姚老师的经历,这位外表看起来就有老师气质的女子,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小小的教书匠”。既然是老师,那对职称的追求,自然就不会少。

可是姚燕燕的职称评级之路,却充满了坎坷。1996年开始在学校任职的她,选择在2020年站出来说明,自己多次评选都没有拿到副高级职称的事情。并且列举了事实,她的参选评比积分是第2名。

本以为稳赢的,但最终的结果,她却败给了积分排在第16名的老师,姚老师红了眼睛,最后选择站在了学校以及教育局的对立面上,用告到底的态度,坚持为自己找到正义。

既然有勇气站出来,她也就想到了之后要面对的事实,受舆论的影响,她的班主任职位丢了,配合调查了一个多月,查无可查才恢复正常教学。因为坚持,所以有收获,姚老师,终于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胜利,副高职称回来了。

但也有网传姚燕燕师德考核不合格,这样的考核,对于老师来说至关重要,如果不合格,那么职称评选可能就会受影响。加上之前,本来就有人觉得她太功利,这下更有人看热闹了。

不过,她漫长的升职路透露真相,在维权的过程中,官方肯定会对老师的表现进行综合考量,并且不止一次严格审查,既然之前都没有表示出有问题,那就足以证明,这种传言不可信。

职称一事影响教学状态,既已回归,教书育人才是工作重心

笔者倒是觉得,网友口中所说,因为职称的事情分心,所以姚老师被质疑心思没在教学上,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学校的做法和她是对立的,再伟大的老师,也会心有芥蒂。

但无论如何,该有的荣誉都有了,关系到薪资和退休金的支撑也到手了,说明老师在教学方面还是很有水平的,既然已经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那么也应该无愧于老师这个身份,将教书育人作为重点。

老师在工作的过程中,学校就是老师的底气和依靠,当家长不配合老师的工作,或者诸事繁杂,影响老师的工作心情,那老师可以寻求学校的帮助,或者说安排都是学校定的。可如果这种底气不够充足,那面对家长的时候,心境也不同。

有支持姚老师的网友总结了这样一句话“站着的老师才能教出站着的学生”,或许经此一事,家长和学生能够更信任这位老师,因为她不服输,争这个职称,开始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发展,但越是到后来,越是觉得这关系到老师的尊严。

教师职称评级,遇到不可抗力,怎样对待才可解围?

不管是在什么岗位上,有时候一些不可抗力会让人感到无奈,就拿教师职称评级这件事情来说,其实有很多隐晦的东西,不排除会有一些教学能力不是很强的老师,会用一些不知道怎么得来的奖项,为自己加分。

所以说遇到这样的事情,老师还是得深思熟虑,要想解围,就得想好自己是否能坚持住,能坚持就去尽力争取,在整个过程中,也尽量要保持自己教师的水准,具备应有的体面,思路清晰,流程完备是必要的。

当然,最主要需要保证的,还是对于资格评选的标准和监督,学校能够教书育人,也能培养优秀的教师,但如果老师没有得到应有的对待,勤勤恳恳,本本分分,各项都优秀,但就是情商差那么一点点,那也不应该被忽略,甚至是被替代。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师德   升职   螳臂挡车   真相   教书育人   不可抗力   底气   对立   职称   心思   漫长   家长   事情   老师   教师   学校   工作   姚燕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