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主播说-首次发现!盐碱地多产粮值得更多期待

盐碱地上多产粮,这个消息足够让人振奋!

3月24号,全球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等多个团队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的主效耐碱基因AT1,可以将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在盐碱地上的产量提升20%到30%。研究团队还预测,如果全球20%盐碱地采用这项成果,每年全球粮食至少能增产2.5亿吨。

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这既是首次发现,又是咱们中国科学家的成果,必须值得狠狠赞一个!

其实,在盐碱地上下功夫,咱们的成果还真不少,比如家喻户晓的海水稻,目前全国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万亩,在筛选种质与改良土壤的共同加持下,海水稻还取得了高产量和降低土壤盐碱度的双丰收;还有2022年潍坊海水稻基地里,编号BY018的海水稻亩产达到了698.4公斤,实现四连增。

当然,小麦的表现也很优秀,在山东滨州,得益于滨海盐碱地小麦提质增效新模式,小麦亩产达到607.93公斤,真是足够争气!

盐碱地变“米粮仓”,粮食丰收了,咱们的饭碗自然端得更稳当。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加快培育耐盐碱作物新品种。随着新研究成果的发布,盐碱地上多产粮,值得更多期待!

策划:任鹏

执行策划:兰姬慧

文案:刘晓续 兰姬慧

摄制:刘晓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盐碱地   亩产   盐碱   研究成果   作物   小麦   土壤   海水   成果   期待   发现   更多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