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死后,此人可替明朝抵挡努尔哈赤,却被崇祯冤杀绝了后路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明朝末年的世界是动荡的世界。一方面欧洲开启了大航海时代,越来越多的欧洲商人、传教士离开欧洲,奔赴世界各地。

自1567年隆庆开关以后,中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西欧商人和传教士的身影。另一方面,沙俄的脚步已扩散至黑龙江流域,女真诸部和蒙古诸部悬在大明北方虎视眈眈。对于明朝来说,国际形势不容乐观。

明末形势图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明朝中央也有对时局的讨论和应对之法,尤其在东北后金建立后愈发的强烈。而明末发生的一场武器革命与今天的主人公孙元化紧密相关,本可替明朝抵挡后金军,可最后被崇祯冤杀。

传教与科学:孙元化初窥门径

孙元化像

孙元化是上海人,明熹宗天启年间中举,但未能进士,是我国少有的西洋火器专家。在那个西洋科学并不受推崇的年代,孙元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流的火器专家,是因为其与来华传教士的渊源很深。

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但少有用作杀伤力的武器。而火药经由丝绸之路进入西欧后,欧洲人看到了征服的曙光,他们大力的开发枪炮技术从而服务于他们的大航海运动。

明中叶正德年间,葡萄牙殖民者曾经进攻大明帝国南部边疆,其新式火器让雄极一时的明朝军队吃尽了苦头。当时的明朝海道副使曾经试图仿造,但结果都不太理想。

直到明朝万历年间耶稣会来华传教,火器的仿造与改进才有了质的进步。

利玛窦与徐光启

耶稣会是当时对中国影响很大的基督教会。它是基督教天主教的分支之一,由西班牙人在法国巴黎建立。其传教范围囊括世界各地。时至今日其教众还遍布五湖四海,影响力十分巨大。

当时的耶稣会为了取得在大明帝国传教的自由,决定与明朝政府合作,帮助他们仿造并改良火器并培养科学人才。徐光启、孙元化都是在耶稣会的帮助下习得西学的。

利玛窦是较早来到中国的传教士之一。他不但带来了许多西方科学的先进知识,而且培养了科学全才徐光启。

徐光启在多种科学技术领域都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并且加入了天主教。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利玛窦的栽培,他很快凭借出众的西方科学素养入阁,曾一度成为次辅,权倾一时。而他的学生中就有孙元化。

徐光启

孙元化与徐光启都是上海人,是通过“嘉定四先生”中的程嘉燧介绍认识。虽然二人相差将近二十岁,但二人一见如故,结为师友。徐光启在孙元化身上仿佛能看到年轻的自己,二人常常一起谈论新学,交流感悟。

朝政府党争不断,东林党、阉党朝中弄权。孙元化、徐光启等都被边缘化,也正巧二人都无政治之野心,于是乎师生二人便钻研起西洋科学来。孙元化也在跟随徐光启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开始接触传教士。

1616年的南京教案爆发后,孙元化还帮助过一些传教士躲避来自权臣的迫害。

1621年,孙元化在北京加入了耶稣会。他认为天主教的教义可以补足自己所习儒道法佛各家中欠缺的地方,是值得他去学习的。

这时的孙元化已经跟随他的恩师徐光启研究西洋科学将近十年。十年间他们交流思想,研究各种西洋科学。这段经历对孙元化日后改进火器帮助很大。

天启二年,东北边防战事吃紧,孙元化即将离开他与徐光启的研究小屋,前往辽边去实践他的研究成果。

宁远大捷:火器改良初尝试

上文说到的天启二年是1622年,这是孙元化加入耶稣会的第二年,也是他即将离开北京的一年。

后金疆域图

早在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中,后金的努尔哈赤凭借其骁勇的武功与出奇的智谋,率领后金军队以少胜多,打得关外的明朝军队魂飞魄散,精锐尽失。明朝军队不得已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守。

正逢天启二年正月里明军遭遇的广宁新败。孙元化了解了战争详情后,写成《防边》等对策若干条。

其中以火器来防御成为他主要阐发的对象。这样的对策受到了朝廷同僚乃至皇帝的一致好评。明熹宗的老师孙承宗对其也是赞赏有加。正逢孙承宗被调往辽西主持军务,他便把孙元化一并带了去。

关宁锦防线

孙承宗一行人到达辽西后,听取了先到辽西的副将袁崇焕的建议,整修锦州、宁远至山海关一线的若干据点,从而形成关宁锦防线的初步模型。

关宁锦防线是辽西走廊的重要战略防线,自山海关去锦州二百余里,包含大大小小若干据点。可以说,守得住这条防线,后金的虎狼之师将很难攻入北京腹地,是极具战略意义的防线。

而孙元化与袁崇焕一起被派到了宁远城主持修缮工作,袁崇焕主军事调度,城墙修缮。而孙元化只负责炮台,他在这里对西洋大炮进行了第一次改进。他二人并肩作战,使得宁远城成为关宁锦防线的中坚力量。

很快,检验他们修缮成果的时候到了。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在辽西辽东从未吃过败仗的努尔哈赤,与他的后金铁骑出现在了锦州和宁远附近,他们气焰十分嚣张,不可一世。如果再让努尔哈赤打下锦州与宁远,那下一步就只剩下山海关了。袁崇焕和孙元化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也绝不会退让半步。

宁远城

而此时的背景下,孙承宗刚被迫离职回家,新来的辽东经略高第胆小如鼠、色厉内荏,早早的就把大军撤回到山海关内。

此时的宁远城是孤悬在外,兵力有限,防守的策略就只能依靠袁崇焕培养的关宁铁骑和孙元化的改良火器。而袁崇焕与孙元化就如同利矛坚盾一般死死的焊在这宁远城中。

是时,努尔哈赤对宁远城展开大举进攻。持续围攻宁远城六七日,攻城数十回,每每差点靠近城墙,就被这强大的火力轰了回去,如此三番伤亡惨重。西洋火器的威力让努尔哈赤怀疑人生。

而在他的部队休息不攻击的时候,他们的帐外还有游走的关宁铁骑,由猛将祖大寿率领,也让努尔哈赤吃尽了苦头。眼看自己的八旗子弟都快要打完了,努尔哈赤只好劫掠周边村落后悻悻而归。

明清火炮

这是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之后对明作战的第一次失败,也是大明从未有过的完胜。这一仗不仅成就了袁崇焕,也检验了孙元化的西洋大炮改良版的威力,是强大的黑科技武器。

同年的八月,想不明白为啥会输的这么惨的努尔哈赤郁郁而终,也有历史学家说他是在战争中负伤,因伤而亡。

总之是这宁远之战给了努尔哈赤沉痛的一击,孙元化和他的改良西洋大炮第一次走出图纸,成为明朝国防的核心力量。

辽事吃紧:孙元化不被重视

即使取得了宁远大捷这样空前的胜利,也没能让孙元化等人的仕途顺遂多少。他们同孙承宗一样受到了佞人魏忠贤的迫害,虽然留下了一条性命,但是做官的路也被堵死。

但很快,事情便迎来了转机。明熹宗去世,明思宗朱由检上位,年号崇祯。

崇祯帝一上位就打掉了魏忠贤在朝中的黑恶势力,让袁崇焕、孙元化等官复原职。并让袁崇焕担任辽事的都督,执掌辽东大权。

因为袁崇焕与孙元化在宁远大战中结下了很深的友谊,袁在上任之时点名让孙元化到辽东来上班,帮助他加强各个城镇的炮台以对付后金的虎狼之师。

袁崇焕

没过多久,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就试图绕过山海关,轻骑进入北京腹地,想直接端了明朝首都。得亏袁崇焕回防及时,才没让皇太极冲进北京城。

但总有小人在皇帝身边嚼舌根,进谗言。说皇太极是袁崇焕放进来的,还污蔑袁崇焕与皇太极私自议和。

皇太极

之前袁崇焕杀毛文龙,崇祯帝就不太舒服,现在还有这么多人说袁崇焕有问题,多疑的崇祯帝反手就把袁崇焕给杀了,徒留孙元化在辽东感叹人生。

他二人曾携手与金军战于宁远,孙元化是断然不可能相信袁崇焕是卖国贼的,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而他也继承了袁崇焕的遗志,死守关外已经建立完备的关宁锦防线,他的西洋大炮足以让后金人再多吃若干年的苦头。

当战局稍微稳定,孙元化曾进言以广宁为基点进行反攻,这是战略反攻的绝佳计划,但未被采纳。没有了袁崇焕的辽东就好像少了一柄出鞘的利剑,只剩下孙元化的大炮来固守了。

不久,孙元化被调回山海关,而关外的各项工作也移交了其他人,他逐渐被边缘化。

一代儒将,终遭枉死

孙元化被撤下来后又担任了登莱巡抚,他并没有因为远离辽东而泄气,相反他在登莱二州间组建了自己的西学团,使得登莱二州成为研究西学和开发黑科技的前沿阵地。

在袁崇焕还健在的时候,袁崇焕曾擅自杀了毛文龙,导致了其部下哗变。其中的部分叛将包括孔有德等机缘巧合下来到了登莱二州,成为了孙元化的部下。而这叛将孔有德却成为了一颗定时炸弹绑在了孙元化身上。

没过多久,这颗炸弹就爆炸了。因为孔有德及其部队属于辽人,而登莱二州的本土将士属于山东人,两部间隙已久,之前就经常有摩擦。

一日,因辽事吃紧,孙元化急派孔有德率部前去支援,但其部众却发生哗变,孔有德也在李应元的煽动下起兵叛乱。孙元化一个科学家哪里见过这场面,急忙领部众前去平叛,但谁知登州城内还有孔有德的内鬼,他们打开城门,孙元化兵败被俘。

孔有德

就算是被俘虏了,作为孔有德从前的长官,在孔危难之时收留他的孙元化依然得到孔有德善待。孙元化借机安抚孔有德,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眼看这孔有德已经回心转意,朝廷也同意了孙元化带孔有德等归附朝廷。偏偏这个时候有人从中作梗。

巡按御史王道纯把中央的许可书藏了起来。叛军这边迟迟没有收到招安的许可书,又准备作乱。孙元化又抓紧时间安抚他们的情绪,待到他们情绪稳定了,就准备一起返回北京。

但这返程途中遭到了王道纯的攻击,叛军以为朝廷要绞杀他们,立马再次叛乱,战事扩大了。

孙元化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朝中多说他也跟着叛将造反。

三月,孙元化被押送回京,这次反复的叛乱让他有口难辨,纵使诸多老臣为他求情,也难逃一死。

法场剧照

崇祯五年七月的某天,北京的西市口,徐光启看着他满头凌乱白发的学生、挚友留下了眼泪,这一天孙元化被问斩了。一代儒将就此陨落。

而叛乱的孔有德却并没有被抓住,他和他的部众带着孙元化研究的西洋火器一路向北,跑到了皇太极的帐下,从此以后成为了后金军队的一员。

也正是孔有德的投降,为后金带来了大明的黑科技。孙元化一生的心血最终落在了女真人之手,不知他在黄泉之下又会作何感想?

后金凭借着这些西洋火器,很快就消除了与明朝武器上的差异。那么后金的满人进入山海关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明清火器

回看孙元化的一生,少年开悟,得遇名师;中年成名,大炮破敌;晚年无奈,死于非命。我们也不禁会为他思考,如果他活在社会安定的今天,会不会成长为一个科学家,成长为院士,成长为大国重器的建造者,他的一身才学在盛世能够更好的伸展开来,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孙元化,一位错为将军的科学家,一个纯粹的研究者,一个为明朝鞠躬尽瘁的爱国将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努尔哈赤   崇祯   明朝   宁远   山海关   辽东   耶稣   太极   西洋   火器   后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