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3500亿,三巨头赚嗨了

文 | 李德林

10、继母掀起杉杉夺权大戏

杉杉控股的董事长郑永刚突然去世,儿子郑驹接掌400亿市值上市公司,没想到继母大闹股东大会现场。因为郑驹的继母生了三个孩子,按照遗产继承,继母将获得郑永刚60%的家产。豪门深似海,富豪们生前之名利,无疑将成为一把锋利的匕首,插进家族的胸膛,分崩离析。

辣评:宫斗剧又有新素材了,现实比故事更狗血。

9、许家印向天再借3000亿

恒大集团负债1.898万亿,境外债务1407亿。许家印提出两个解决方案,一个是4年后开始付息的借新还旧方案,一个是转成恒大系股票的债转股方案。方案中还提出,未来三年还要融资3000亿才能复工交楼。康熙向天再借500年,许家印向天再借3000亿,都是人才。

辣评:康熙说,朕要是有3000亿,也不至于国库空虚。

8、小米利润骤降100亿

小米集团正在步入自己的寒冬。2022年营收2800亿,同比下降14.7%,净利润85亿,同比下降61.4%,骤降108亿。小米手机出货量更是下滑了20.9%。当手机卖不动了,汽车会成为小米的救命稻草吗?现在新能源车已经是杀红眼的红海了,留给小米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辣评:米粉们,Are you ok?

7、华为实现芯片领域突破

芯片领域有三大工具软件:设计(PCB)、辅助设计(CAD)、二次开发(EDA),华为三大工具均取得重大突破,其中EDA已完成14nm以上工艺的国产化。尽管美国的芯片设计生产2nm已经进入了产业化的突破,相信中国芯片产业链的国产化徐徐图之,终能守得花开见月明。

辣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6、3个月A股并购超1000起

2023年三个月内,A股已经有超过1000起的并购事件,其中235桩已经完成,还有864桩正在进行中。大市值并购占比超60%,在注册制汹涌浪潮中,中小市值担心成为淘汰的泥沙,也通过并购图谋逆风飞扬。并购是为了做大做强,莫要成为坐庄的幌子,小心并购一地鸡毛。

辣评:投资者希望并购能让公司做大做强,而不是单纯两拨人坐在一起办公。

5、马云归来

马云堪称民营企业的精神图腾。2020年外滩金融峰会后,马云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行踪变得神秘,偶尔有他的信息也是在各国旅行。企业家长期旅居海外,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提振的信心。马云一回国,阿里巴巴股价呼啸上涨。随着大佬们的回归,经济信心恢复指日可待。

辣评:赵本山小品说,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更好。

4、马斯克呼吁暂停高级AI试验

马斯克在内的行业高管、AI专家等1000多人联合呼吁,暂停高级AI的开发6个月,因为这些系统对社会和人类存在潜在风险。他们可不是当年那些呼吁停止火车研究的马帮,更不是那些呼吁停止珍妮纺织机研发的小工们。马斯克肠子都悔青了吧。AI快车错过了就错过了。

辣评:高级AI应该为人类造富,千万不要用到一键换脸、一键脱衣这种扯淡的场景上。

3、三桶油日赚近10亿

中石油营收3.23万亿,净利润1493亿。中石化营收3.32万亿,净利润663.02亿。中海油营收4222.3亿,净利润1417亿。三桶油总利润超过3500亿,日均净赚近10亿。难怪巴菲特减持新能源,不断买入石油股票。在全球经济预期越来越糟糕时,赚钱的企业才值得拥有。

辣评:优化简历的素材又有了,明天去加个油,就说自己参与了日赚10亿的大项目。

2、A股23倍PE终结

A股主板曾有23倍PE的天花板,任何公司上市都不得突破,打新可闭着眼睛赚钱。现在A股进入全面注册制,意味着23倍PE的天花板终结了,IPO进入一个全面的市场定价新时代。A股无脑打新赚钱的时代成为历史,打新就跟谈恋爱一样,有惊喜,也要小心中签如中弹。

辣评:薅新股羊毛得讲究姿势了,不然羊毛没薅到,还惹一身骚。

1、降准6000亿资金入市

央行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0.25个百分点,将向市场释放低成本、长期限的流动性资金6000亿。在银行负债成本承压,净息差持续收窄的情况下,降准有助于激发实体融资需求,稳经济、降成本,同时缓解银行负债和经营压力。让市场真正产生利润才是一切问题的关键。

辣评:兄弟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华为   继母   新能源   小米   市值   净利润   芯片   利润   高级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