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轻人不生孩子的理由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1月报道了《日本27%的50岁女性“一生无子”》的新闻,在日本的社交网站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在中国也受到了关注。为了能听到更具体的意见,日本经济新闻2月在日本实施了读者问卷调查。通过这些总数超过5000条的开放式回答,可以看到日本人对生育孩子的不安和放弃,以及没有孩子的人所承受的负担。

“日本政府和社会不会改变”

“在日本找不到养育孩子的希望”。

在向没有孩子的人询问“无孩理由”的开放式问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年轻一代的不安和放弃。

开头那句话是一位20多岁的男性(正式员工,已婚)的回答,他接着写道:“基于人口这一确切的数值,在以后将进入衰退期的日本出生的孩子会很可怜。我无法完全承担起责任”。在回答另一个问题“对社会有什么期望”时,他只写道“日本政府和社会不会改变”。

在无子女的人当中,有的人想要孩子却没有生育,有的人原本就不想要孩子。在此次的问卷调查中,3成左右的人回答称“不想要孩子,以前也不想要”。在询问其理由的开放式问题中,也出现了很多悲观的内容。

这些内容包括“只有女性在职业生涯中有空白期,这一点无法理解”(20多岁的女性,正式员工,未婚),以及“赚的钱只够自己生活”(30多岁女性,正式员工,已婚)等。

悲观的理由似乎也反映出上一代人辛苦育儿的影响。

理由包括“我母亲抱有‘本来很想进入社会得到认可,但还是成了全职主妇’的遗憾。我在长大的过程中总感觉到‘养育孩子就会牺牲自己’”(50多岁的女性,正式员工,已婚)等。

“大男子主义家庭”

还有很多人给出的理由是家庭成长环境。

比如,“我在大男子主义家庭长大,想象不出各自承担任务来生活的家庭状态”(20多岁女性,正式员工,未婚),以及“父母关系不和睦”(20多岁男性,正式员工,未婚)等。

“无论有没有孩子,都有信心度过快乐的人生”(30多岁女性,正式员工,已婚)等积极的回答比较少。

在询问没有孩子的人“对社会有什么期望”的开放式问题中,大家最希望的是涨工资。其他还有多种回答,包括“减少加班”“取消调职”等劳动方式的调整以及“允许选择夫妻不同姓”。

“没有孩子的困扰是什么”的开放式问题反映出了社会容易忽略的课题。

回答内容包括“公司会把辛苦的工作强加给自己”(30多岁女性,正式员工,未婚),以及“必须为有孩子的人代劳一些工作”(40多岁女性,正式员工,已婚)等。虽然有的大企业会向代替有孩子的人完成业务的员工提供津贴,但这一制度并没有广泛普及。

还有很多人提到外界的干扰,除了“继承”、“料理后事”等事务性问题外,还有“来自父母的压力”(30多岁男性,正式员工,已婚)及“被周围人催生”(30多岁女性,兼职人员,已婚)等。

不管有没有孩子,当问及所有人“在没有孩子的人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政府和社会最好改变的方面是?”,自由回答中表示要减轻教育费用和育儿费用的人最多。

人们需要多种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也有人回答“希望不管有没有孩子都可以平等地享受休假和缩短劳动时间等待遇”(40多岁女性,正式员工,未婚),“因为有人不需要孩子,所以不要总是强调育儿友好的社会”(30代女性,兼职人员,已婚)等。将有孩子作为责任和义务的风潮有可能会让个人痛苦。

希望接受多种生活方式的意见也有很多,比如:“希望人生不要以成家为前提”(30代男性,正式员工,未婚)、“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30代女性,兼职人员,已婚)。

调查是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与日经Research公司合作,于2月16日~20日面向拥有“日经ID”的人通过线上实施。共获得了3421人的回答。其中,没有孩子的有1599人。

不想要孩子的原因是收入低

留意一下,你会发现日本已成为世界上不要孩子的人最多的国家。现在50多岁的人里,4个人就有1人以上没有孩子。2000年出生的人中,最多4成有可能一辈子不要孩子。

日本一方面要解决想要孩子却没有孩子的课题,还要关注本来就不想要孩子的背后原因。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的出生动向基本调查结果表明,回答孩子理想人数为“0人”的人越来越多。

该研究所的守泉理惠的研究推测,女性中有5%左右不想要孩子。尤其年轻人的这种倾向更为强烈。未婚女性中,低收入者不要孩子的概率更高。

从日经读者问卷调查的自由评论区可以看到年轻人的绝望。侧重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根深蒂固的性别分工意识、人口减少的衰退……。面对日本的一成不变,年轻人通过减少人生选择来保护自己。日本亟需提高薪资、减轻教育负担等,建立让年轻人充满希望的社会。

“没有养孩子的信心”等回答也很多,可见日本人的认真的一面。

日本内阁府2020年实施的“有关少子化社会的国际意识调查”中,分析了结果的专家得出结论:“对日本人而言,养育孩子比起自己的人生,会让人更强烈意识到社会所期待的职责以及想在高质量环境中养育孩子的责任感,因此容易感觉到沉重的负担”。

应该生孩子、女性应该照看孩子、男性应该赚钱、父母应该支付足够的教育费用等“必须这样”的规范束缚和压缩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问卷调查也可以看出“因为做不到”而决定不结婚、不要孩子的想法。

另一方面,在面对当今社会“不要孩子”已不再是少数的生活方式,但仍以有孩子为“标准”的制度和风潮,有人也开始表达不满。在护理等社会保障方面,也需要建立不管有没有孩子都能放心生活的机制。

应该将承认没有孩子这种生活方式与担忧人口减少区分开。也有研究分析指出,俄罗斯及中东欧各国由于社会对没有孩子不宽容,无子率虽然低,但很多人选择只要一个孩子。奖励生育并不利于解决少子化问题。

尊重各种生活方式的自由富裕的社会是什么样的?虽然日本政府高举倍增儿童预算的旗帜,但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民的生育态度就不会改变。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福山绘里子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日经中文网 https://cn.nikkei.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日本   生活方式   开放式   日本经济   男性   理由   员工   正式   孩子   年轻   女性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