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大学生“报复性旅游”

近日,网络上兴起了“大学生报复性旅游”的现象。我们可以在各个平台上看到,有些大学生利用周末或者各个节假日的时间到祖国的各个地方旅游。

例如,有位同学周四晚上买好票,转眼第二天下午两点就和广州塔合影了,三点去逛广州永庆坊,四点逛荔湾湖公园,六点去正佳广场,凌晨五点到长沙,凌晨六点到荷花池生鲜市场,早上七点半到橘子洲,十一点半到岳麓山,晚上九点到五一广场,十点半排队买奶茶,就在网友还在感慨时,一不留神,他又到了广州爬山。而后便回学校赶上早上八点的课。

如此紧凑的行程安排,只能说,年轻真好!或许会有人表示异议,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打卡、拍照,没有多大意义。这是理性思考下的实话,但不适合年轻人。年轻人玩的就是“极限挑战”,为的就是打卡、拍照及朋友圈的开心。正所谓“千金难买我乐意”,意义有无很多时候也并不那么重要,而凡事要有意义才去做,似乎也太功利心了一点。

况且,意义这玩意也不是想有就有的。笔者大学阶段两次去故宫溜达,除了想想这是以前皇帝住过的地方,多拍了几张照片,也就没其他感觉了。事后回想,要想找到其中的意义,需要对明清两代的历史、对故宫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才行。

也就是说,意义往往是多读、多走、多看、多思考之后的结果,是岁月洗礼、自我沉淀之后的成长。就像王国维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所以,大学生多走走、多看看是件好事。人们常说,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毕竟,多读书才能积累知识,才能启迪思考,而多游历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增长见识,感触人生百态,达到所谓的“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理想境界。

对于大学生而言,趁着年轻,趁着有大把的时光,又没有太大的压力和烦恼,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结合起来,开阔自己的视野,健全自身的心智,自然也就更有利于成长。如今疫情逐渐消散,抓紧时间旅旅游,也算是弥补一下之前的缺憾,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少留遗憾。

只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多走走、多看看是件花钱的事,大学生又没有收入来源,多是依赖于父母。所以,作为一个成年人,必要的理性思考少不了,不能为了自己快乐,加重父母的负担。

昆明日报评论员

责编:毕群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健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故宫   理性   大学生   报复性   旅游   广州   境界   早上   年轻人   晚上   意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