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桑野岛,一个“理想村”,去桐乡河山镇体验真实版“向往的生活”

“整个小岛被水系包围,总占地面积约220亩,包括房车帐篷露营区、越野区、烧烤野炊区、垂钓区等,还建有野食餐厅、足球场、小火车等设施,是一个综合型的户外旅游露营度假区。”

3月25日,桐乡市河山镇八泉村的乡伴树蛙部落·野邻桑野岛正式开业,这里没有城市林立的高楼和繁忙的马路,却有山野的旷达和自由,桑野岛一出场便恰到好处地击中了当代年轻人的需求。

近年来,桐乡市河山镇先后建成乡伴画圣浜理想村、东浜里传统村落、野邻桑野岛等特色项目,并串点成线建成蚕花胜境河山路,同时围绕“正月闹、清明游、金秋奔”三大主题,打造了新春文化艺术节、蚕花节、乡村马拉松赛等“三大品牌”活动,农文旅融合的成色越来越亮。

诗和远方就在家门口

春天的乡伴树蛙部落·野邻桑野岛不仅风景如画,而且富有野趣:宽阔的草坪,白色的瞭望塔,树木掩映下的帐篷……一派自然乡野风光。深入其中,酷炫的越野车、惊险的高空栈道、慢悠悠的小火车、浪漫的林下露营,自然的野炊体验以及大片的花海,都让人感受到乡村姿态的别样魅力。

乡伴树蛙部落·野邻桑野岛项目品牌宣传经理计丹云说,桑野岛将本地蚕桑文化与户外野趣有机结合,可为游客提供“多元化+多场景”的新型郊野生活体验,满足大家对乡村、对自然的向往。

而位于河山镇东浜头村的乡伴画圣浜“理想村”,则是多面的,它不仅是丰子恺笔触下的传统水乡,还是一处具有时尚气息的乡村田园综合体。

河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项目主要围绕丰子恺乡愁漫画艺术、绿色自然教育和田园健康生活理念,集居住、休闲、商业、文旅功能为一体,以原乡生活为基准探索村落重建。“未来,我们将结合现代业态和功能设施,探索具有中国传统美学的生活方式,旨在将其打造成兼具传统庭院美学和现代生活功能的乡村社区。”

可以说,一座桑野岛,一个“理想村”,带来的不仅是旅游美景,更是美丽经济。

文化大餐纷至沓来

文化富裕的基础是“文化供给”。无论是文化活动的举办还是各类文化设施的兴建,只要是为了群众文化层次的提升都值得鼓励,而这恰恰是将文化惠民这张名片做好的最佳表现。

走进八泉村文化礼堂,这里全景呈现养蚕制丝过程甚至蚕乡婚俗的情况,置身其中,瞬间把人拉回那个人人以植桑养蚕、缫丝织绸为业的农耕时代。老底子的文化习俗,吸引着众多中小学生前来“打卡”研学。而王家弄村村民倪阿大是制作桐乡名小吃“芽麦塌饼”的高手,每年清明节前夕,村民就登门邀请他教习制作技巧。看准他的这门手艺,村里把他请进文化礼堂里授课,还吸引邻近村庄的村民前来取经,手把手教习下,礼堂有了人气,这一传统民俗也得以延续。

从“借书还书”、吹拉弹唱到文化多样,人们与日俱增的文化渴求盼望着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来润泽心灵。为此,河山镇狠抓文化队伍建设,镇财政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文艺演出补助、新创节目奖励和对表现突出的村社及团队的差异化奖励。去年,河山镇还实行了“一员、一机制、一课堂”(精心培育“网格文艺员”、全域实行“金钥匙管理机制”、精心开设“群众文艺课堂”),靶向聚焦破解农村文化工作存在资源力量分布不均、文化阵地重建轻管、群众参加意愿不强等难题,以文化力量推动精神共富。

在编织好公共文化服务这张“网”的基础上,河山镇还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持续推进文体惠民工程,开展“最美河山人”评选表彰,成功打造3张文化金名片。

文化,犹如一场春雨,无声地滋润着河山这片土地。如今,走进河山大地,无论镇区还是乡村,处处都涌动着浓郁的文化氛围,体现的是河山的人文活力,藏着的是浓厚的文化味、乡土味。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河山   桐乡市   惠民   桐乡   树蛙   教习   养蚕   乡村   理想   传统   自然   真实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