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杂谈」对武则天的评价欠妥当

文|阿朝

编辑|朝子亥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的武则天,想必所有中国人都对这个人物又是耳闻,并且对于武则天从一介平民到皇帝身边最为得宠的皇后再到成为中国历史上独特存在的唯一的女皇帝,这传奇的人生所带有的传奇色彩的故事与传说也不少。

从武则天踏入宫门的那一刻起,世间众人对于她的评价便如潮涌的海浪一般,一番又一番完全不同的评价奔涌而出,从古至今,人们对于这位极具争议的女皇帝的评价从未停止。

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位女皇帝在历史洪流中存在的地位呢?不同的时代对于她的评价又有何种剧变?又为何有这种两极对立的评价的产生?

无字碑中何处寻武皇之功过?不敢书写的历史中究竟藏了什么?

我们也有听过在武则天与唐高宗的合墓陵园中,有两块墓碑,而这两块墓碑上却有着极其不同的情况。

西边的碑是唐高宗的,为什么?

因为在这块巍峨的墓碑上密密麻麻地刻满了属于唐高宗的丰功伟业,以及对于他身为皇帝的一生的好与坏的评价也赋于其上。

自然这西边的墓碑便是他最爱的皇后,唐朝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墓碑了。

而这一块高然树立的墓碑,有八米之高,可墓碑上却没有刻一个字,与这满碑功绩的唐高宗形成鲜明的比对。

对于武则天的无字碑有好几种说法,有的人说武则天过于自傲,自认为自己功绩伟业,这碑上根本刻不完;

还有有一种与之完全相反的说法,是武则天自知虽然身为皇帝,却实施暴政没有脸面刻字功绩;

更有一种十分浪漫的说法,是武则天认为一代君王的功绩应当由后人前去评说,要由万世之后来做评价,所以碑上无字由后人自作评价

但其实这些说法都不正确,因为这块碑根本就不是武则天为自己立的。

在唐朝本没有为自己立碑高颂功绩的做法,而是到了武则天时期,她为了向他死去的丈夫前一代皇帝唐高宗竖立墓碑,才建造了之前所说的那块墓碑。

而当武则天去世后,下一代君王也就是她的儿子李显唐中宗想为她立墓时,是不知道该如何述说武则天一生的功绩。

甚至于当时朝廷中对于先皇武则天的评价各异,有极为好的赞扬也有极为痛恨的鄙弃,一时间唐中宗也无法做出判断,加上这件事朝中反对之声的不断回响,为武则天立碑刻字这件事也就渐渐遗忘,再无下文了。

对于为武则天刻字立碑一事所激发的争论,可见在当时人们对于这样一位女皇帝是拥有各自极为不同的观点与看法。

有人弘扬她的功德,她渴求贤才并且重视有能力之人,向全国寻求有才之人,于是注重科举制度,广招贤才并且亲自审查,可见其对于国家栋梁的选用是极其上心的。

不仅扩大了科举选官的范围还下令百姓可以检举官员,也可以推荐贤良,所以对于当时被慧眼相待的贤才们以及将其看在眼里的大臣们对武则天则称为知人善任的明主。

但对于武则天的评判的声音也同时存在,因为武皇治理官吏极其严苛,制定了一系列的严格的对于贪官恶吏的惩治的政策,任用酷吏,将反对和阻碍她登上王位的官员处死。

其中尤其有大多数的皇家宗族被杀害,这其中或许真的有武则天的私心,有对于天下的野心,所以这些做法自然被世人诟病,认为她倒行逆施、荒淫残暴,是一个昏庸无道的君王。

所以在古代,人们对于武则天的看法大多成对立的两方阵营,并且双方争论不休。

在武皇在世时,支持和赞扬的呼声与反对的评判的声音还能有能力相对抗。

但当武皇离世后,对于武皇的评价便全方面呈现一边倒的形式,四面八方都是对于武则天的评判的声音,将她后期沉迷男色的淫靡与她执政时的酷吏的政策的残暴无限放大,不断地对其进行诬陷性质的评价。

仅仅四字,淫靡残暴,便可将她前半生的功绩一笔抹除,也将一位女子能登上男子的地位的能力给遮蔽隐藏。

一代女皇是世间千千万万女性对于自我追求的闪亮的明星!

一个人身处于世间怎么可能一点错误都不会触犯,谁都不是完美的无错的天神,尤其是处于帝王之位的天子们,他们的一举一动,所作所为,都将在历史上有所记录,都将被万世后人所评价。

而每一人身上都有着作为人的最基本的恶与善,只是所呈现的方式不同,时期不同。


有那么多拥有开国伟业的帝王们,在前期意气风发为国为民,指点江山,锦绣山河,到后期都会发糊涂,做错事,为自己的私欲所满足于世。

这其实都是很正常的,人们对于这些君王也大都弘扬学习其长处,规避其短处,决不只以片面的观点进行评价,那为什么对于同样拥有自己丰功伟绩的武则天却得不到相同的对待呢?

或许这对于古代封建时代是难以实现的,在当时对于女子的要求主要是附庸于男子,对于女子所追求的地位自然会拥有一种被亵渎的越位的自羞感,也是对于女子得不到相同的尊重的体现。

但现在,我们早已不是那个封建的时代,在武则天身上所被遮盖的功绩我们应该揭开薄雾向世人揭晓。

从一位君王的角度上来看,武则天所做出的一切看似极为暴力的一面难道其他君王就没有嘛?

我们不和那些本就没有实力与作为的浑水君王相比,我们直接与那些在中国历史上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君王相比。

武则天对于贤才亲力亲为,广纳贤才,深知百姓徭役赋税过多便会减轻百姓负担,忠言逆耳利于行,广开言论积极纳谏,并且重视文化教育以及对外建交,可是营造了贞观之治的盛景。

虽然也会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哪个时代没有所遗留的缺洞呢?

好歹我们谦虚一点可以说自己没有太大的贡献,但是起码没有拉低国家社会的发展吧。

而对于严苛的官员管理手段,其实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可以探寻出其中武则天所隐藏的自己的秘密。

当武则天一上位,她便将一直反对自己,阻碍自己的长孙无忌等人赶出朝廷,以此作为警示让朝中其他有所想法的人直接消除于萌芽期,以维护自己的核心权力和领导地位,身为君王的威严与领导天下的气派。

而这些如果带入任何一个有想法,有野心的帝王中,都会称赞于他的手段,而将这些带入进一个女子中,又有何不可呢?

性别在当时是一道高耸于人民心中密不透风的墙,男子可做之事,女子同样可以做到,并且做得更好,只是当时的社会很难给与女子这样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

但是武则天身为帝王之位后,便下令让更多的女子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从事于朝廷之中,让朝中也可以有女官的身影。

武则天的成就也会在社会中激发更多的女性可以突破封建时代的束缚,可以为自己做更多的事。

其实武则天的出生也未能是很美好的童年记忆,她从小便被自己的哥哥们欺负,殴打也是家常便饭,所以这也在武则天小时候便积攒下了她对于暴力的反抗,与暴力的追求。

曾经有这么一个传闻,当时的皇帝唐太宗宣召她进宫,正巧遇到宫中新进了一匹宝马,此烈马性情猛烈难以驯服,皇帝兴致一来便问武则天会如何驯服这匹马。

武则天则是直接向皇帝答复到,用铁鞭、铁拳、匕首,一道道来,如果最后不行,那就直接一刀匕首杀之即可。

可见武则天从来就不是一个心软的人,心中是有被小时候所影响的暴力心理,所以有人曾评价,武则天或许并不是作为一位女皇帝的身份出现在当时的社会中,或许她的身份更多的是一种对于唐朝男性社会的冲撞,对于当时的社会制度的破坏。

评价从来就不是单一的偏见,而是全面的基于现实的见解。

不知全貌,不予评价,是当今人们应该所奉行的对人对事的态度,尤其是当下网络信息的狂轰滥炸下,我们会看见太多形形色色的事件,甚至于一些博人眼球的舆论,但是千万不要被轻易的被他人的言语带着走。

就像是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也是要基于真实的历史记录才能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我们还要基于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当时的思想的狭隘,对于性别的阻碍与失去了自尊和对他人尊重的言语,每个人都有自己自尊自强的能力。

现如今对于人物或是事件的评判还可以与更为广阔的知识相联系,例如对于人物心理的精神世界的联系,对于社会风尚的关系,人与人的社会交流,都会是成为影响人一生的判断。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她自有其治理天下的手段,也有开辟万世伟业的气魄,自是一代风流人物。


参考资料:《旧唐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伟业   评价   都会   贤才   功绩   君王   妥当   墓碑   杂谈   皇帝   女子   社会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