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那么多国人黑“华为”


华为在中文互联网上的名声一直不太好,黑华为、咒骂华为的比比皆是,给人的疑惑,就是华为把这些人怎么了?

但凡看到这类论调,我都会质疑他们的动机——华为的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很可能动了别人的奶酪,破坏了一些旧的行业规则。

华为的电子产品人性化设计到了极致,用起来真不比苹果的差,很多东西我一直有在用,我感觉华为的电子产品没问题啊。

有人说,华为产品贵啊,质量好,贵一点也能接受,苹果的也不便宜啊!以前还有人卖肾买苹果,怎么就不觉得苹果贵呢?联想的也不便宜吧?据说这两家产品在国外卖得都比国内便宜,是不是有一种特别不值的感受?

我今天不是来吹捧华为的,我只是想研究一下,为啥我们的经历感受跟网上喷子们说的不一样。

直到我无意中看到了关之檀的观点,查了一下资料,简介是电影导演、编剧之类,具体拍过啥电影,我也不知道。

他拍了不少短视频,大多是他痛骂那些崇洋媚外的“跪族”、民族败类,在我看来,三观很正、很阳刚,思维逻辑比较好。攻击他的喷子也多,无非说他假大空、不务正业之类的无聊话。

关于“为啥那么多人黑华为”的原因,关之檀说的比较透彻,不仅有个人在喷,竟然还有中国企业痛恨华为的,这就有意思了。

我把关之檀的话整理了一下,见解比较独到,分享给大家。

很多人还不明白华为被制裁的核心意义是什么,为什么非要打压华为,有些国人和企业还落井下石。

早几年,华为找到日本一家企业,他们是专门研发用于芯片制造产业链的树脂材料,这种材料就是美日韩相互卡脖子的关键材料之一。华为提出承担全部研发费用,并提供庞大的市场需求,唯一要求是把研究所设在中国国内。但日本企业以种种理由推脱,谈了很长时间都没有答复。

华为又找了一家北京企业,对这种材料进行联合研发,过程艰辛但比较顺利,目前还在进行中。

华为的做法同苹果、英特尔等独立研发的美国企业不一样。为了突破技术封锁,华为想办法找到相关企业,哪怕实力弱一点也不要紧,华为出钱、出技术方案、出经验、出需求,带领相关企业一起研发,等到技术突破、产品定型后,华为出市场,解决联合企业的后顾之忧,一起做大做强。

这样的研发联合体不仅壮大了一批中国企业,也让华为突破了一项又一项技术封锁,还做大了市场。

美日韩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并不是贸易战开始才有的,它一直困扰着我们。

还记得周冬雨屏幕这个梗吗?华为因为这个屏幕显像效果不好的屏幕,默默背负了很多年骂名。背后就是京东方OLED屏幕排列技术的无奈,因为当时的专利技术都被当时的三星垄断。

为了打破三星的专利垄断和市场控制,华为联合京东方成功搞出更先进的国产屏幕,终于打破三星屏幕的专利神话,市场不再被收割。

不光是屏幕和芯片被卡脖子,有人做过统计,一部手机的大小零件有13000多个,缺一个零件都不叫手机。也就是说,华为用的每一个国产零部件,都是用联合研发的办法搞出来的,背后是几千上万家企业跟着崛起。

华为为了照顾美国企业,才用了一点他们的零件,这叫适应性采购,还要额外支付一笔专利给美国人,一个产品收两笔钱,这合理吗?

当美国政府越是打压,华为就被逼得国产化集成度越高。

专利就是通过联合研发一点点死磕出来的,当其他企业还在为采购美国零部件渠道通畅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华为已经用百团大战的方式,为自己和联合体企业筑起技术战壕,悄悄做到了百分之百国产化。

一部分人受益,也就有另一部分人损失,这个我放后面讲,嫉妒和谩骂、尊敬和自豪就跟潮水一样涌向华为。

华为用二三十年的时间,摸索出一套集体突破性研发的流程,先带着一批精锐中国企业搞研发急行军,集体性的竞争力堪比百团大战中的八路军战斗力,不仅要突破美国人的封锁,我们还要造出比美国更先进的产品。

比如,麒麟9000量产后,美国人发现它的综合得分,竟然比苹果的A13得分82高出3分!这就是华为比苹果、英特尔等美国企业高明的地方。

大家以为华为是自己单独在造车、造手机和设备,其实它在悄悄打造产业生态系统,带着几千家中国企业一起攻占世界科技最前沿。

单个看中国企业的实力,的确是弱了一点,但这不是问题,当年的人间炼狱上甘岭战役,在一大批志愿军英雄中,特等功臣唐章洪只有17岁,他用20发迫击炮弹就打死了420名敌军,在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中歼敌620多人,伤敌无数。

朝鲜战场上的17岁特等功臣唐章洪


在我军当中,像唐章洪这样的“红小鬼”、特等功臣、一级二级战斗英雄非常多。所以,别看个体小,在集体战斗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冒出“红小鬼”打得美联军措手不及。这几千家中国企业,鬼知道会诞生出什么样的恐怖“独角兽”。

其实最早美国人也是这么干的,1957年成立的仙童半导体公司尽管昙花一现,但也分裂出一大批像英特尔、AMD等超级巨头,打造出半导体圣地——硅谷,通用公司创造出美国500强的CEO,也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华为是一家超级有危机感的公司,患有技术不足恐惧症,从2012年出版的《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当中就可见一斑,任正非给出的答案是一定会,所以华为一直重金疯狂砸研发。

在全球科研投入排行榜中,华为排第二,十年前开始为了应对封锁做准备。很多人都没想到,恰恰是华为强烈的危机感和充分准备,在这四五年的中美对抗中,为中国科技产业、士气,乃至国家层面,解决了很多危机,我们再也没有了当初特朗普政府攻击中兴通信时,一打就趴下的绝望。

从2018年贸易战开始,大量国外企业从中国撤出,并且带走核心技术开发人员,企图让我们在科技领域寸草不生。也正是华为开完誓师大会之后,满中国寻找合作单位,手把手教中国企业和科研单位啃硬骨头。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想死就得硬拼,这话一点都不煽情。谁都没想到,华为在外企撤走的地方,种出了一片属于中国的科技“森林”。换其他人,行吗?这也正是很多人说,任正非的雄才韬略远超特朗普的原因。

现在我要讲一下,为啥还会有中国企业痛恨华为。

在华为带着一片企业在奋斗的时候,却干了一件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把那些骗补贴混日子的企业给驱逐出去了,或者说是被识别、淘汰出局了。

这无疑触动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这些骗补的企业恨华为恨得的要死,自带狗粮黑华为,就是因为骗子的财路被切断了。

华为本身对员工、合作单位和供应商都极为大方的,员工平均年薪70万起步。华为的狼性是拿钱喂出来的,因为狼是要吃肉的,尤其是那些战斗力爆表的头狼。

还有些国外企业也是痛恨华为的,思科的路由器、交换机、通信设备曾经垄断了中国市场二三十年,思科的员工只需要从美国进口设备,然后高价卖给中国客户,每年躺赚几百亿。

等到华为进入通信行业后,思科立马被打回原形,其中有一个原因真不能怪华为竞争力强,而是思科的很多产品都保留了后门,谁家愿意留个后门,让别人随意进出窥探,数据被窃取了都不知道。

正好华为的设备解决了这个隐患,谁不喜欢呢?

不喜欢的是那些想着躺赚的买办,也是这些人黑华为最卖力。

美国的社会机制跟我们是不一样的,他们是企业影响政治,各种行业协会话语权极重,思科失去中国市场只是美国企业竞争力退化的现象之一,很多针对华为等中国企业的制裁,背后都有美国行业协会的影子,制裁禁令一出,美国企业一呼百应,英特尔、高通、谷歌等企业,哪个不是跳在最前面的?

商战就是战场,问题是有的美国企业打不过,就花钱雇人抹黑,还有一堆无知的人被带节奏加入黑华为的行列。

如果华为倒下了,他们又可以回来垄断中国市场,买办们又可以躺着赚钱了。

华为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国外科技企业的噩梦,打碎了他们一个又一个暴利的高科技行业,你说他们恨不恨华为,买办恨不恨华为?

——————————————————————————————

英雄,点个“在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三星   华为   思科   中国企业   美国   中国   国人   屏幕   苹果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