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报国 - 钱骥:志在宇宙的“千里马”如何托举起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钱骥姓钱,家里却是真没钱。


1917年12月27日,他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的一个穷苦农家。父亲钱海寿虽然只是个普通农民,却也读过几天私塾。


听到儿子刚出生,哭声就那么嘹亮,父亲觉得这孩子说不定以后能一鸣惊人呢!于是,他给儿子起名为钱骥。在古语里,这个骥字可以当千里马讲,也可以用来比喻杰出的人才。


事实也证明,老钱对儿子的判断非常准确——由于家境贫困,钱骥小小年纪就要帮母亲分担家务,年纪稍大一点,还得开始放牛和种地,可是即便如此,他的学业是一点没耽误。


在同年龄的孩子里,钱骥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不仅如此,闲暇的时候,他还能在家乡的读书会里教人念书,或者是带着弟弟妹妹们识文断字。


青年钱骥


1930年7月,钱骥从小学顺利毕业,考入江苏省立南京中学的初中部,这所学校可是当年江苏省的名校。


亲朋好友听说了,都来钱家祝贺,可钱骥却高兴不起来,为什么?


原来按学校的规定,学生要预缴第一学期的学费、住宿费和伙食费一共40元。可对于钱家而言,这真是一笔天文数字!


之后,就发生了咱们开篇小剧场里提到的那一幕,父亲钱海寿决定将家中的几亩薄田卖掉,凑够学费送儿子上学。


多年以后,钱骥在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曾经写下过这么一段话:


在我读中学阶段,家中就常常以典卖土地来维持我的求学费用。家里的人苦熬着而让我读书的情形……促使着我读书时非常努力。


进入南京中学的钱骥,成了学校里的一个另类学生——因为他比别人要勤奋上百倍!


上课时他片刻不停地记笔记,恨不得把老师讲的要点全都记下来。


到了周末,别的同学都进城去游览南京的名胜古迹,而钱骥呢,则是一头钻进图书馆,翻阅各种物理、数学的参考书。


他仅有的消遣,就是在图书馆里看看《申报》、《时报》等报纸。这么勤学苦练,他不是学霸谁是学霸?


1934年7月,钱骥以优异的成绩从初中毕业,暂时回到了老家金坛,在当地的一所小学里担任教师,这样还能挣到一些钱,缓解家里的负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思想上也很进步,那时还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读书会组织。


转过年来,钱骥又成功考入了无锡的师范学校,开始了进一步的深造。


其实,当时的他对自己的未来也没做什么过多的打算,可是,一件大事儿的发生,让他忽然找到了明确的职业方向,怎么了呢?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到了这一年的十月,无锡也遭到了敌人飞机的轰炸。


从天而降的炸弹摧毁了美丽的校园,也炸死了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


在一片火光与废墟中,钱骥意识到,日本鬼子这么凶残,不就是因为他们工业实力强吗?中国只有打造出自己强大的工业才能不被这么欺负啊!大约就是从这个时候起,钱骥抱定了工业救国的人生方向。


为理想求学,为祖国留下气象所


带着这样的人生规划,钱骥继续踏上了自己的求学之路。那么,在之后的几年里,他又会经历些什么呢?


由于在无锡的学校已经毁于战火,钱骥被迫和同学们一起撤往大后方,转入了位于重庆北碚bèi的国立四川中学师范部学习。


1938年8月,钱骥从这里毕业,之后参加了国家统一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国立中央大学的理化系。


说起这所国立中央大学,那可了不得,它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学科设置最全的大学。


学校的地址本来在南京,可是因为日本入侵,不得不内迁到了重庆。


考上这里之后,钱骥延续了自己之前勤奋学霸的人设:上课要坐第一个,听讲数他最认真,笔记记得最清晰,考试永远排第一。


这样的钱骥,前途自然也是不可限量的:194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理化系毕业,之后直接被学校留下任教,同时继续进修物理学。


1943年钱骥国立中央大学毕业照


一晃又是四年过去了,钱骥顺利拿到了物理学的学位。就在这个时候,一份邀请函出现在了他的面前,有人邀请他加盟中央气象研究所,这个人又是谁呢?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我们国家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先生。


1947年,赵先生被正式任命为中央气象研究所的所长,他雄心满满,希望能把中国的气象研究方向,扩展到整个地球物理学的领域。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开始招揽各路青年才俊,像钱骥这样的中央大学高材生,自然是符合这个标准的。


钱骥(左一)与赵九章在意大利访问


就这样,钱骥来到了气象研究所,成了赵九章先生的助理研究员,您要知道,在当时的研究所里,大部分人不是在欧洲读过书、就是在美国留过学,像钱骥这种完全由中国自己培养,没有海外留学经历,还能被重用的研究员,那可真是独一份。


时间辗转就来到了1948年底,随着解放大军的步步前进,兵锋直指南京。


此时的气象研究所接到国民政府命令,要求他们做好准备撤往台湾。


面对这项命令,钱骥等人采取的方式就是——拖!能拖就拖,不能拖了,就把不重要的办公家具、图书、仪器打包,按政府要求送到上海去,重要的仪器资料都留在南京。把一些员工和家属也可以去上海,给政府做个姿态,觉得他们真的在做搬迁准备。


钱骥想,以解放军推进的速度,最迟到第二年年底,南京和上海都能解放,只要拖上一拖,就能顺利把气象所留下来了!


让钱骥没有想到的是,事情后来的发展速度,比他预测的还要快,都不用等到49年年底,1949年4月南京解放,5月上海解放。


而正是由于钱骥等人的努力,才为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留下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气象仪器、设备和资料,以及当时中国最优秀的一批气象学家。


他们后来被整体并入了中国科学院,成为了新中国气象研究领域的基础。


卫星计划启动,主持设计东方红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个消息让钱骥无比激动,也让他找到了新的前进方向。


他向组织提出申请,放弃已有专业,为了国家利益去研究卫星。


为什么他愿意做出这样的牺牲呢?


就在苏联的卫星上天之后不久,毛主席就在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宣布:我们中国也要搞自己的人造卫星。


1958年5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大第二次会议上


消息传到了中科院,让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们无比兴奋。不过,和其他光顾着兴奋的人相比,钱骥想的则更多,他之前专门研究了火箭与人造卫星的情况,这让他意识到,造人造卫星,其实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带动一系列专业学科的发展,还能衍生出许多新兴的技术,这将会推动中国科研水平的整体进步。


这样的整体进步,对于钱骥这位爱国科学家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也促使他最终做出决定,放弃自己已经小有成就的地震学研究,转而投向全新的空间科技领域。


为了打造中国自己的人造卫星,中科院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代号为“581”工程,意思是1958年启动的第一号重点工程。


项目组以钱学森为组长,实际工作由赵九章和卫一清两位副组长负责,钱骥则担任了办公室副主任,后来又成为了总体研究室的主任,统筹负责卫星、火箭头部设计和卫星上各种天线、电源结构等设备的研制。



从此时开始,中国的科学家们正式踏上了探索太空的道路。


可是,就在这项581工程刚刚启动后不久,钱骥却忽然得到一个消息,传闻这项目要立刻下马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随着项目的开展,国家意识到,放卫星并不是个能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长期的科学积累和研究,而当时的中国呢,正面临着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比较现实的做法就是放慢步伐,脚踏实地地稳步前进。


中科院经过讨论,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将581项目组的研究任务从人造卫星转到了探空火箭上。


时间转眼来到了1964年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积累,中国的卫星事业终于有了足够的积淀。于是在这一年的春天,钱骥协助自己的老领导赵九章,给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希望能重启人造卫星上天的计划。


党中央很快就进行了回复——钱骥他们的愿望实现了:人造卫星项目重启了!


于是,曾经的581项目组再次忙碌了起来,钱骥作为技术总负责人,负责将任务分配给相关的业务骨干。


很快,各种报告、方案和设想连续出炉,在翔实的资料基础上,中国的卫星研制计划终于再次起航,明确要在1970年发射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任务的代号改为651,意思是1965年第一号重点项目。



1965年5月,中科院成立了卫星设计院和相关工作组,研究和拟定了第一颗卫星的初步方案,经过内部讨论后形成定稿,由钱骥负责直接向周总理进行汇报。


别看钱骥是大科学家,第一次在总理面前汇报方案,内心里还是紧张得要命。


没想到周总理见到他第一面,却是直接拿他的姓氏打趣:


诶?我们的卫星总设计师也姓钱啊?看来我们搞尖端的,原子弹、导弹、卫星,都离不开“钱”啊。


这里解释一下:这个钱字是一语双关,一方面是指当时负责原子弹的钱三强,负责导弹的钱学森,再加上钱骥,恰好都姓钱;另一方面,周总理也是表示,搞高精尖科学研究,最终还是需要国家花钱支持的。


钱骥后来回忆,周总理这段平易近人的打趣,一下就让他原本紧张的情绪放松了下来,也让后面的汇报轻松了许多。


初步的卫星方案顺利通过了,可是接下来,要想把真的卫星送上天,难度依然不小。


举个例子,要想设计出合理的卫星,就必须要了解当时火箭的运载能力,这可是当时严格保密的科学数据,连赵九章都拿不到详细的资料,这可怎么办?


面对这个问题,钱骥与上级进行了沟通,决定让他的总体组发挥关键作用,由他本人带领组员,深入各个系统和研究单位,了解详细情况,协调技术问题,召开技术研讨会。


他的努力,完美地实现部门间的有效联动,把参与两弹一星的各个科研单位,成功拧成了一股绳,让大家劲往一处使,确保把我们的卫星送上天。


靠着前辈们的努力,1970年4月21日,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终于随着“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进入了太空。几分钟之后,一曲《东方红》被成功地播送出来。


随着东方红一号的成功,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航空航天史,也从此拉开了一个新纪元。


事业就是生命,甘当铺路石


随着东方红一号的成功,中国的卫星事业蒸蒸日上。在此之后,钱骥又为这份事业做了哪些贡献?在同事和家人的回忆中,钱骥又有着怎样的形象呢?



在东方红一号成功之后,钱骥带领研究院的技术骨干们,先后研制了返回式卫星、科学卫星、通讯卫星等一系列卫星,还提出了卫星通信的自主、保密安全等技术问题,全面扬起了我们国家空间科学技术的风帆。


在同事们的印象里,钱骥是一个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切以卫星事业为重的人。


他的一位同事回忆:那个特殊年代,钱骥也因为种种原因“靠边站”了,可是他对此没有任何怨言,反而是无条件接受了上级的安排。


不仅如此,在面对来和自己交接的同事时,他把所有的技术资料和工作方法倾囊相授,完全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只是希望中国的卫星事业不要停顿下来。



在家人们的回忆里,钱骥也是一个再老实不过的老实人。几十年来,他从来没有向组织提出过额外的要求,也不愿意去过问工作之外的任何闲事。


他总是百般忍让,与世无争。家里住房太挤,他不吭气;职称该调了,他不吭气;生病躺倒了,他还是照样不吭一声。


不过,他也有话多的时候,就是一谈起卫星的事儿,他总是眉飞色舞地讲个不休。


1983年4月,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贡献了一生的钱骥,因病住进了医院。


即便是病重期间,他依然惦记着工作,关注着世界航天界的动向。幸好在那个年代,中国的卫星发展日趋顺利,这给了病中的钱骥极大的安慰。


1983年8月,钱骥因为胆囊癌医治无效,不幸去世,享年66岁。


199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为23位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授勋,在这份名单中,钱骥的名字赫然在列。



尽管一生与世无争,尽管一直隐姓埋名,但是钱骥的功勋从来也没有被国家和人民遗忘,在适当的时机,他总会得到应有的尊重与纪念。


就如同一句老话所说的那样:人们应该铭记历史,即使历史中的人从不奢求。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人造卫星   金坛   气象学家   无锡   南京   千里马   中科院   新中国   上海   中国   气象   宇宙   顺利   事业   科学   学校   项目   国家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