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洞、碉楼、古村遗址,红色基因阳台山的隐角落你可能没去过

阳台山,深圳西部第一高峰海拔587米,雄崌南山、宝安、龙华三区交界处。

羊台叠翠


大象石

拥有深圳八景之一“羊台叠翠”的阳台山溪谷纵横、山势巍峨、森林密布风光秀美,是市民健身、观光、户外运动、郊游的好去处。

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东江纵队根据地,以及1941年香港沦陷后救援转移过800余名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的阳台山,素有红色英雄山的称谓。

众多的登山者只知阳台山红色基因,没见证过英雄事迹的历史痕迹,难免会认为徒有虚名。

小编真实到达考证过阳台山隐秘地的多处遗址,带你深刻了解阳台山的光辉历史。

碉楼


碉楼内景

一,鸡板坑古村遗址

鸡板坑古村位于赖屋山水库库尾山洼,最有名的当属这座屹立在密林中的碉楼。

2018年12月10日龙华区文体局已将碉楼列为不可移动文物加以保护,与碉楼相邻的房屋都已坍塌残垣断壁尚存。

史料记载,鸡板坑大部分村民姓张,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陆陆续续迁往西乡凤凰岗村。

鸡板坑曾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大队根据地,王作尧在此设立兵工厂,著名的藏枪洞就在卧龙遗蛋附近的山石之下。

龙华古寺遗址

二,龙华古寺遗址及华风堂村旧址

龙华古寺原名华堂庙,修建明末清初,位于阳台山半山腰龙溪谷左侧。面阔三开间二进,进深十几米,庙前有一广场,左侧有一个池塘以及竹林,下临山溪清泉流水。庙内有钟鼓楼,前殿立如来佛金像,左右分别为观世音和关公像。正殿有玉皇大帝、观音菩萨、三清祖师等。偏殿有各村的“土地神”。该庙在1958年“大跃进”“破四旧”时期被拆除,部分遗迹尚存。

华风堂村位于现在“华风亭”位置,清朝末年整村迁往大浪下横朗村,房舍痕迹已荡然无存。

石洞

三,咬园笼石洞

石洞位于小阳台顶下方,面向元芬村的石壁中部,洞高约两米深约二十米。

传说石洞在700多年前的宋代就已经存在,由于元兵追击宋兵至龙华的阳台山一带,元芬村民被迫逃到阳台山上的“咬圆笼”石洞躲藏。抗日战争时期,村民也在“咬圆笼”躲避日军。

卓氏宗祠

四,芋荷塘古村

芋荷塘古村位于阳台山雄鹰嘴地势平坦开阔的半坡,清朝乾隆年间卓氏迁至山下狮头岭村居住。

芋荷塘作为抗日战场曾经歼灭过日伪军三十余人。

宗祠由卓氏捐资重建于2015年。

天书岩


巴黎洞

五,巴黎洞和天书岩

西丽麻磡村流传着阳台山洞穴的传说。在麻磡村后阳台山南坡一处三四百米高的峭壁上,有个花岗岩大石洞,口窄内宽,最宽处40多米。

1939年春到1945年之间,东江纵队副司令员王作尧,率部队活跃在阳台山,这个山洞就是他们当时的栖身地之一,战士们称此天然洞为巴黎洞。

在巴黎洞旁有一块光滑平整的巨型石壁。在被厚厚的植被覆盖的山坡上,这块石壁非常显眼,远远看去,石壁就像被刻意镶嵌在山崖上,石壁所处位置十分陡峭,站在石壁上,几千米以外一览无遗。巨石表面有非常清楚的刻痕,这些天然形成酷似神秘的字符就是当地人所称的天书。

蕉窝郊野径


蕉窝村旧址

六,蕉窝坑旧址

蕉窝村处于官田溪之谷上游一处山坡之地,呈梯田式坡幅,村背靠山,左边腹地是芭蕉林,一条清澈的小溪顺山而下。

旧有土砖屋三排,村前两排、靠近后山一排,村前有良田数亩。

左边腹地原是村民果园和菜园,种植有沙梨树、柿子树、柚子树等。小溪形成两个小水潭,上潭供村民饮用,下潭供村民洗菜洗衣。

当年从香港营救过来的邹韬奋及夫人和儿女、胡绳夫妇、戈宝权、沈志远夫妇、丁聪等文化名人曾在蕉窝村隐居过,他们常在后山大树下、石头上聊天,在村前小溪旁洗衣擦身子。

如今的蕉窝村只剩石基、青瓦、石柱等房屋遗迹,当年的谢氏村民早已迁居到山下的龙眼山村溶入特区城市生活。

石岩阳台山门楼


阳台山红色基因图

观赏阳台山自然风光的同时,了解厚重的史实,线下真切体会感知革命前辈的艰辛和困苦,感谢感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有人文故事的立体风景更加让人着迷。

你认为对吗?这么践行了吗?

我是@大脚丫色彩专家​,旅行户外爱好者和自媒体创作者,欢迎关注,共同探讨互相学习,获取更多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碉楼   山溪   石洞   遗址   圆笼   阳台   天书   巴黎   石壁   山洞   村民   基因   角落   红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