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友先生在沙地种刺槐,本就是严重违背科学的一件事情

说句不好听的实话:如果在沙漠种的是一断水源就得死的树,那还不如不种。

但凡从事林业口工作的,都必须知道这个原则: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原则是指在树木种植与管理中,使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与栽植地的环境条件相适应,达到以充分发挥所选树种在相应立地上的最大生长潜力、生态效应、观赏功能和经济利益。

城镇园林绿化得遵守,植树造林更得遵守,干旱半干旱这些个生态脆弱的地区搞生态林防护林防风固沙那必须得遵守。



你不适地适树那结果就是适得其反,靠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透支生态承载力勉强维持,稍微出点啥差池树就得死,在生态本就脆弱的干旱地区还有带走地下水、留下盐碱化、加速荒漠化等等等等一系列恶果。

这在生态上的危害比放任它自然演化还大。

从结果来看,孙国友老哥已经到了“稍微出点啥差池树就得死”的阶段了,希望恶果来的时候当地人少骂两句娘。



真的,很多媒体自媒体可以不专业,拍脑袋树典型搞对立;吃瓜群众可以不读书,被三言两语忽悠住。毕竟这些人追个热闹追完了拍拍屁股就能走人。

可是真心实意想种树的人不能不专业不能不读书啊。

宁夏那块儿之所以是荒漠半荒漠长不出绿树成荫的大林子,是因为自然规律啊,季风它就是吹不到这地儿啊。

千里迢迢跑来沙漠种树,站在制高点上好不痛快,却种绿油油的槐树……


刺槐这玩意儿说是说抗逆性强耐旱,实际上在实践中,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降水量十倍于宁夏的黄土高坡上就总结出经验教训来了:

本文对黄土高原刺槐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且分析了水分条件对刺槐生长的影响;进而利用多项式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刺槐的生长进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在黄土高原地区年均降雨量大于500mm 的地区,在营林密度不大于150株/亩的条件下,刺槐可期望成材;在年均降雨量400~500mm 的地区,营林密度应再降低,但本区刺槐已难成大径级材。[1]

事实上多读几篇文献就能得到这个结论:刺槐人工林在种植初期生长迅速,土壤水分消耗较大,进而使该地区土壤出现干层现象,导致可被植物利用的水分减少,刺槐林分生长不良,30年左右就出现生长状况减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林分的可持续发展。

那玩意儿在灵武可能长得好吗?

灵武市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长期靠指标调控,常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实在是没有多余的水养乔木。

华北地区600毫米就缺水要南水北调,灵武市常年低于200mm,根本没有多余的水来种植乔木啊!

下图是近几年灵武市的降水量数据:



刺槐的生理特征什么比叶面积失水速率在类似地区的生长状况之类的,随便找个本科生都能给你搜到无数篇相关论文。

自己种肯定也能发现“过一阵子不浇水树就不太行”这铁一样的事实。

你说该种啥那群读过书的记者不知道正常,你这花了几百万当成终生事业来做的不好好研究?

当然,如果他种树是有其他目的当我没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刺槐   黄土高原   林分   灵武市   差池   降雨量   降水量   沙地   树种   乔木   宁夏   恶果   水分   生长   生态   地区   科学   孙国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