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夜宿长溪村

文/王尊广

正月二十那天,凌晨4点我就起床了,为的是赶上5点集合出发的自驾游团队,一起共赴皖浙,感受早春烟雨江南的独特韵味。

正月里的5点天还黑黑的,在这浓浓夜色里,我们的丰田中巴车出县城上高速,一路奔向900余公里远的长江以南古徽州而去。

车上一同前往的友友们有的打起了瞌睡,有的玩着手机,而此时我的思绪却回到了2021年的3月份的那次江南之行。

那天是3月6日,也是乘坐这辆车,自然司机也是正在为我们开车的薛师傅了。薛师傅大号薛军建,是一名退伍军人,爱好旅游,喜欢在祖国东南西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中行走,因此便买了这辆考斯特中巴车,做起了自驾游的领队、导游兼司机。由于他特立独行的性格,所以他选择的自驾游路线也与众不同,其他旅游团队都是往人多的地方去,而老薛却反其道而行之,专往人少的地方走,美其名曰探访“小众秘境”。你想啊,在热点景区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是看景啊还是看人?而老薛所设计的路线充分考虑到游客心理,既让你领略到常人看不到的景色人文,又避开了高峰人流,而且去的大多是新发掘的古村古道古镇,极大的满足了自驾游发烧友的好奇心,颇受欢迎。老薛昵称“笑傲江湖”,最喜欢友友们称呼他“教练”和“领队”,所以一些多次跟他旅游的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叫“教练”和“领队”。

经过多半天的行驶,下午三点多车子从江西省婺源下了高速,在两边都是山的柏油公路上又走了一阵后,车子驶上了一条水泥路面的盘山路。这条盘山公路窄的仅容一车通过,越往上爬越险峻,虽然是初春,但两旁的茂林修竹依然枝繁叶茂。不知盘过了多少个弯,车子终于开下山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古色古香的徽派古村落,村口一个不知历经多少年风霜雨雪剥蚀的石牌坊,带着岁月的风尘已显老旧,上面的三个字“长溪村”牢牢的记在了我的心里。

长溪村青山环抱,群山逶迤,峰峦叠嶂,绿水依流。村内鳞次栉比的典型徽派民居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有诗形容长溪村:飞泉高低锁源流,鳞光山色溶画中。可说是“九山半水半庄园,只见道路不见田”。因村中及村周围没有耕田,长溪自古就有“千烟无耕牛”之说,村内大路和巷弄均青石铺路,路边房前均有小溪相通,十分清澈。在村民的引领下,我们沿着古山道登上了海拔1057米位于村北的最高山峰三花尖。居高望远,感受长溪村那南方山地的俊秀与雄浑。村民告诉我说,这三花尖是长溪的最高峰,也是婺源的最高峰。环绕着三花尖的山峦大多也都在海拔500米上下。从山里鱼贯而出的是一条长溪河,因这条河在长溪村过境,谓之长溪河,长溪河气势磅礴逶迤,流经戴村、方家、长溪、港头,至车田流入景德镇而去。清纯甘洌的长溪河水,水质好,无污染,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是信口解渴的天然矿泉水。可谓“长溪山藏珍蕴宝,绿澈河水玉流金”。

江南的天气真是让人捉摸不透,上山的时候天还好好的,当我们正要下山时,山谷里竟出现了一股股云雾,飘飘袅袅,往山下看去,那村庄、那竹林、那河流……时隐时现,宛如人间仙境。我们纷纷举起手机拍下这难得一遇的美景。这时忽然就落起雨来,虽然不大,却胜过毛毛细雨。出发时倒是准备了伞,却都在车上,等从山上下来,大家衣服上都湿漉漉的了。

晚餐自然在长溪村吃了,因为我们今晚要下榻在这“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长溪古村,用“教练”的话说就是:让大家感受一下江南秘境古村落夜晚的静谧与奢华。

我们晚上用餐的地方与我们晚上下榻的地方是古村里相邻着的几家开民宿的民居。村里民居大多为两层楼房,这几家因为开民宿的原因吧,相对更好一些。用餐的地方是一户戴姓人家的一楼客厅,我们一行16个人当然要开两桌的,两桌在厅里摆开,一点也不显得拥挤,足见客厅面积之大。一天坐车又爬山的,终于坐下吃顿饭了,我们都盼着吃上一顿古村特色的好饭菜,但外出在景点能如愿吗?我实在低估了长溪村民的热情好客朴实善良的水准了。可以说那一桌菜是我多年多次在景区用过的团餐里最具特色最实惠的一次团餐了,完全的泉水配餐,鸭是长溪河里的鸭,鱼是长溪河里的鱼,肉是长溪村民自熏的腊肉,菜是长溪山上村民自种的菜,茶是长溪村民自采的茶……那味道也咸辣适中,符合我们的口味。那晚,由于我们一天在车上光吃零食了,所以就着可口的菜肴,米饭吃了一盆又一盆,主家一点没显出为难之色,反而一再地说,我们准备的米饭多,吃多少有多少。看来,山东人能吃的名号在长溪村算是落下了。

酒足饭饱,我们各自按照分发好的住宿民宿,来到自己下榻的房间。房东给提来了开水,还带来了茶叶,客气的说,这是他们自家茶园产的茶,随便喝不要钱的。多好的古村人啊。看到我被雨淋湿的衣服晾在衣帽架上,房东告诉我,这边潮气水气大晾不干的。那可咋办?没事,我给你拿火烘子去,帮你烘上,保证干的快。一会儿功夫,他就从楼下拿来了火烘子。那是一个口径一米见方的深色方形陶瓷容器,里面放有发出红红暗火的木炭,放有木炭的容器一周是一只藤条编做的1.5米高左右的架子,把湿衣服搭放在架子上,木炭产生的热能蒸腾上升,一会儿那衣服上就有水汽氤氲。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还想呢,这烟雨江南,赶上梅雨季节天天下雨,那衣服湿了怎么晒呢?这不就是最好的办法吗?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长溪村的夜真是静啊。白天还看到村里有村民养的狗跑动,此时却听不到一声狗吠。那高山密林里的生物们也进入了梦乡。赶快惬意的睡上一觉吧,感受一下这久违了静谧安然。

壹点号当代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婺源   齐鲁   江南   木炭   民居   领队   村里   村民   衣服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