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技要闻简报(第七期)

编者按:本期要闻对近期国内外艺术与科技相关资讯进行简要整理,主要涉及区块链收藏、艺术展览、影像装置等。

其中,蓬皮杜和LACMA宣布收藏区块链作品,拓展了蓬皮杜艺术中心新媒体作品收藏史,标志着文化现象制度化的重大转变;昊美术馆「你和我,保持凝视」展览以“你和我”为名,体现个体与时代的对望;“达芬奇再现Da Vinci Alive”天才500年沉浸式光影与装置全球巡回大展于中国首展北京,呈现了一场声光电及嗅觉结合的视觉盛宴;“文本、代码与感知的回声——艺术实践中的三种媒介视角”展览启幕,以艺术实践中的媒介视角,探究艺术表达空间与多维度视觉体验;“青年视界——2022深圳青年美术大展”开幕,以艺术作品表达呈现的差异化反映了当代深圳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实境——广东当代水墨的循迹与衍变”展览将东方的文脉关系与美学语言结合,以期打破传统的审美定势,谋求传统水墨语言与当代文化的互动空间;艺术时尚跨界鼻祖Castelbajac中国首展亮相,带来互动装置展“明日之民”,以童年符号为指代,唤起观者的艺术感知力。


回顾

2023.2.12 “编码:艺术进入计算机时代,1952-1982”于美国洛杉矶艺术博物馆举办

2023.2.20 艺术中国推出“青年新声·艺术沙龙”首期话题;“新起点·新风尚”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在深圳市开幕


1

蓬皮杜和LACMA宣布收藏区块链作品——对蓬皮杜艺术中心新媒体作品收藏史的扩展

蓬皮杜艺术中心

2月10日,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宣布购入13位艺术家的18件NFT作品。此次购藏涵盖加密艺术、造型艺术、网络艺术和生成艺术作品,扩展了蓬皮杜艺术中心新媒体作品收藏史,也是法国大型艺术机构首次收藏此类作品。蓬皮杜馆长泽维尔·雷伊(Xavier Rey)在一份声明中写道:“Web3是一个创新的领域,艺术家们现在已经抓住这一领域,创作了很多新颖的作品。这次收藏重申了我们对艺术家征服新表达方式的支持,这是现代艺术的基础。”

在地球的另一端,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LACMA)2月13日透露,该机构收到了来自“科索莫·德·美第奇”(Cozomo de’Medici)捐赠的22件区块链艺术作品。LACMA表示,这份礼物是美国博物馆中“最大的同类收藏”。这笔捐赠包括艺术家德米特里·切尔尼亚克(Dmitri Cherniak)、蔡国强、马特·德洛里耶(Matt DesLauriers)、莫妮卡·里佐利(Monica Rizzoli)和克莱尔·西尔弗(Claire Silver)的作品,类型涵盖人工智能作品、照片、史上第一本以太坊区块链铸造的去中心化书籍和NFT。坊间传闻“科索莫·德·美第奇”可能是美国说唱歌手Snoop Dogg,他一直是Web3和加密技术的支持者。

无论是捐赠还是购买,此类作品进入著名公共艺术机构收藏标志着艺术界的一个巨大转变,并显示出一个文化现象从发现到制度化的过程正在加速进行。


2

昊美术馆五周年特别展览「你和我,保持凝视」——个体与时代的对望

展览海报

昊美术馆(上海)于 2023年2月17日呈现开馆五周年特别展览「你和我,保持凝视」,精选来自20多位国内外艺术家的30余件馆藏作品,以同时代不同个体的经验与思考构建展览多重脉络。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5月28日。

和以往以线性时间为脉络,对馆藏作品进行标签的方式不同,本次展览以“同时代的人是紧紧保持对自己时代的凝视”为线索,以“你和我”为名,在展厅中,“你和我”即与空间对话的直接核心,填补了主体与场景的缺席。


展览现场



3

达芬奇再现沉浸式光影与装置大展——声光电及嗅觉结合的视觉盛宴

展览海报

2月18日,风靡全球的“达芬奇再现DaVinci Alive”天才500年沉浸式光影与装置大展全球巡回中国首展北京站,将在北京杜威中心正式开幕,展期至6月25日。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展览近4000平,分为光影与装置两大部分,装置部分还原了达芬奇的著名发明物如自驱车、坦克、飞行翼等近20件大型作品。解剖学环节重现了达芬奇手稿中珍贵的人体结构历史记录,是一场结合艺术、科学、自然、发明与一体的综合性具有特别教育意义的大型展览。

“达芬奇再现”通过国际领先的电影级数字多屏专利技术Sensory4打造声光电及嗅觉结合的视觉盛宴。运用几十组高清激光多屏互动呈现的方式,让体验者身临其境的看到音乐、听到画面,走入作品中。展览以数字化的方式完美呈现了达芬奇一生知名的画作、手稿与发明物,通过沉浸式光影和实物展示的方式,重现文艺复兴时期人类艺术与科技的辉煌。观众跟随达芬奇的脚步,一起穿越芬奇镇、佛罗伦萨、米兰、罗马和安布瓦兹,感受他的奇思妙想与绚烂人生。


展览现场


4

“文本、代码与感知的回声——艺术实践中的三种媒介视角”启幕

展览海报

2023年2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2021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文本、代码与感知的回声——艺术实践中的三种媒介视角”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由感知的新灵韵、无声者的展演、计算机的生命三个板块组成,试图通过对艺术实践中的媒介视角的观察,触及创作者面对如此多重复杂的技术现实,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媒介的历史、特性的细微把握,其中涉及对所谓旧媒介的语言维新,对艺术表达空间和关切维度的拓展,以及对技术未来的寓言和反思。

展览以六位青年艺术家包括耿雪、蒲英玮、王郁洋、武子杨、邱宇和高文谦的作品为研究样本。每一位/组艺术家的作品涉及了不同的媒介思考及表达的维度,这种多重性折射了今天这个时代艺术创作经验的多重复杂的状态,展览中艺术家从他们的媒介工作方法出发,以文本、图像、影像和媒介具有的视觉特性,去建造一个综合体验的展览空间场域,希望通过观察艺术家如何从不同的媒介特性出发,完成各自的感知经验的表达,看到由此所勾勒、演绎、虚构出的思想现场。


展览现场

耿雪 《米开朗基罗的情诗》黑白影像视频,有声,19分10秒,2015,媒介及技术:雕塑、影像

蒲英玮《黄昏记忆·返乡》;高清彩色视频,有声,10分35秒,2018;媒介及技术:影像

王郁洋《王郁洋 #—操作》;布面油画,266×400cm,2015;媒介及技术:计算机算法、爬虫技术、绘画

邱宇 《微·声》 装置 2021;媒介及技术:植物叶片,计算机程序,电子显微镜 ,控制电路等



5

“青年视界——2022深圳青年美术大展”:深圳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展览海报

3月3日,“青年视界——2022深圳青年美术大展”在深圳红立方龙岗区公共艺术馆开幕。展览由王子蚺担任策展人、陈俊宇担任学术主持。作品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影像、新媒体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媒介,将展出至3月31日。深圳是座年轻的移民城市,深圳当代艺术的发展在各个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拥有不同身份和背景的新一代青年艺术家群体聚集在这里,选择了丰富多样的创作形式以表达对自身与社会环境的观察探讨与思考。艺术作品表达呈现的差异化反映了当代深圳青年群体在艺术实践和观念上的开放性、包容性特点。


展览现场

陈霈《透看美术史—敦煌》76cm × 57cm 水彩 2021

赖婧,形外的流动(之三)50×40cm 2021 版画

刘炯程 《烟·火》25x25cm× 4 水性综合材料2022

侯康生《四时之喵_冬》100cm × 100cm 尺寸可变 数字绘画 油画布、高清艺术微喷 2020


6

“实境——广东当代水墨的循迹与衍变”:东方的文脉关系与美学语言结合

展览海报

由皮道坚担任学术主持,蒋薇策展的“实境——广东当代水墨的循迹与衍变”展览及学术对谈将于3月7日下午在罗湖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呈现王川、王璜生、王绍强、石磊、孙晓枫、刘子建、江衡、严善錞、周湧、林于思、梁铨、魏青吉12位艺术家的88件作品,展期至2023年3月26日。

“实境”主题引自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指自然质直、情意真率的艺术风格。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实境”强调去除一切遮蔽,在纯粹体验中,让生命真实呈现。展览分“自天”、“情悟”、“道心”三个单元,用东方的文脉关系与美学语言结合,直抒胸臆的水墨作品和水墨意境来诠释东方精神内涵。循迹广东当代水墨的发展历程与文脉,探讨水墨衍变的新面貌,就中国画中笔墨境象的塑造与表现进行研究,在文化意蕴及艺术境域中探讨水墨的变奏。

展览作品的选择强调灵感触发和情景交融,挑战传统水墨的审美定势,追求笔墨和时代环境的契合,并在作品中融入多元化媒介元素,使水墨也逐渐成为一种中国式当代艺术的语法和逻辑,探讨当代水墨的多种可能性。本次展览选择了十二位在广东生活工作的艺术家为研究对象,他们的创作有着地域文化沉淀带来的特性,同时谋求传统水墨语言与当代文化的互动空间,试图打破原来传统的审美定势。这几位艺术家用水墨为媒材表达艺术观念、思维方式和个体心性,诠释环境、人性、自我的态度和情感。


展览现场

王川 1999 No.18 纸本水墨 69×69cm 1999

王璜生 褶皱3 布本水墨剪 200x200cm 2015

孙晓枫 识器No.3 140×248cm 纸本综合2018

王绍强 列宿垂象NO.2纸本水墨,影像384X1602cm 2020


7

互动装置展“明日之民”——艺术时尚跨界鼻祖Castelbajac中国首展亮相

展览海报

“童年像是一个世界,一个我一直无法遗忘的世界。现在,我又回到了这里。”

——卡斯泰尔巴雅克

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即将为中国观众呈现全新互动装置展“明日之民”。作为国际时尚大师、知名法国艺术家让-夏尔·德卡斯泰尔巴雅克(Jean-Charles de Castelbajac)的中国首展, 艺术家创造了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符号”世界,引导观众步入一场发现和创造之旅。今天的创造力就是明天的引擎,展览“明日之民”正是艺术家献给大家的礼物,藉此唤醒并激发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艺术感知力,今天的年轻人就是明天世界的未来,并希望透过展览引发所有拥有赤子之心的观众的喜爱和共鸣。


展览现场



END

图文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 | 梁若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达芬奇   大展   艺术   简报   深圳   水墨   媒介   艺术家   要闻   装置   青年   作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