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竟然砸毁了魏征的墓碑,你知道吗?

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故事被人们知晓,并最终成为了千古美谈。唐太宗也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就连在魏征死去以后,唐太宗都曾很伤心说过自己失去了一面宝贵的镜子。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在魏征死后不久,李世民便亲手砸毁了魏征的墓碑,不由得让人感叹,变脸比翻书还快。究竟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了解。


李世民画像

魏征与唐太宗的君臣之交

魏征,河北人,在为李世民效力之前,曾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在玄武门之变后,在李世民审问魏征之时,问道:“你为什么为李建成出谋划策,与我作对?”可是魏征却不慌不忙的说道:“如果太子早听从我的建议的话,就不会有今日之死。”李世民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是对他委以重任。


魏征画像

李世民登基之初,踌躇满志,励精图治,经常将魏征带入自己的寝殿中讨论自己政治的得失。而魏征又恰好是治国大才,又恰逢知己之主,便竭力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唐太宗也虚心听取建议,还夸奖魏征说:“人家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妩媚可爱的地方!”魏征性情直率,又敢于直言进谏,在一生中总共进谏两百余次,为唐初社会的繁荣奠定基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李世民画像

有一次,唐太宗准备对关中地区16~18的男子实行大规模征兵。可是魏征极力反对,他说“如果把水抽干而捕鱼,今年是能捕到好多鱼,可是到明年就捕不到鱼了。如果把森林烧了抓野兽,那么到第二年就没野兽可抓了。如果现在连十六岁的青年也要征来当兵,那么势必会造成将来劳动力减少、农田荒芜、赋税无源、财政空虚的后果。”李世民也欣然接受了他的进谏。


魏征画像

还有一次,唐太宗在群臣的怂恿下,准备到泰山封禅祭天,来炫耀自己的功德。但是这种行为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会给沿途的老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魏征也十分明确的告诉李世民:“隋末以来,全国战乱频繁,大片土地荒芜,各地受到的严重破坏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如果皇上去封禅,必然会带大批官吏和卫队,这一路上会给老百姓带来多大的负担呀!”李世民因而想起了隋朝灭亡的原因,便决定取消封禅祭天。


李世民画像

还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为什么历史上有昏君与明君之分?”魏征回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还列举了历史上尧、舜贤君与秦二世等昏君的例子,说道:“治理天下的明君,如果能够采纳来自下面的意见,那下情就能上达,就不会受到蒙蔽。”魏征还常常劝谏唐太宗要居安思危,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后来,他觉得李世民不像原先那样节俭朴素了,便写下了一份谏书给李世民。唐太宗看后,觉得十分有道理,便将这份谏书贴在墙上,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松劲。


魏征画像

在公元六百四十三年,魏征病死。唐太宗十分悲哀,便对着周围的人说:“魏征就是我的一面镜子,他总是告诉我哪儿错了。现在他死了,我从此失去了一面镜子!”

可是在魏征死后不久,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于魏征死之前推荐的杜正伦因罪而罢免他,侯军参与谋反被斩首。于是李世民便开始怀疑平常看起来老实的魏征。


李世民画像

后来,李世民知道了魏征曾给记录历史的褚遂良看,更加怀疑魏征是为了博取亲正的名声,心中十分不开心,也下令解除了魏征长子魏叔玉与衡山公主的婚约。在后面,李世民越来越恼火,便亲手砸毁了魏征的墓碑。

总结

最后,因为权利的关系,让君子之交的道理发生了变化,一代君臣佳话,也最终如此,实在是令人叹息。

求关注,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墓碑   无源   关中   衡山   偏信则暗   昏君   画像   得失   太子   野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