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照小事小节之镜

党员干部,应常照小事小节“镜子”,照一照自己。随时打扫思想的灰尘、坚守精神的高地,自架“高压线”、自设“防火墙”、自套“紧箍咒”,筑起“不愿腐”的红色警戒线。

《却赠檄文》张伯行 清

作者:梁子安

兰考历史上出了一个有名的清官张伯行。他历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为谢绝各方馈赠,专门写了一篇《却赠檄文》,其中说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我们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小事小节是恪守廉洁的第一道防线,良好作风是在小事小节中建立起来的,唯有“正己身”,才能形成清正廉洁之风。

张伯行从政四十多年,清廉爱民,一生多在繁华富庶之地为官,却始终过着俭朴的生活,保持着寒儒本色。他用一篇《却赠檄文》,表达自己廉洁奉公的原则和操守,以警示自己,约束下臣,终获“天下第一清官”的美誉,成为流芳百世的一代名臣。党员干部,应常照小事小节“镜子”,照一照自己。随时打扫思想的灰尘、坚守精神的高地,自架“高压线”、自设“防火墙”、自套“紧箍咒”,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腰板挺直,筑起“不愿腐”的红色警戒线。

常照小事小节“镜子”,塑造清廉形象。清正廉洁,才有做人的底气、做事的硬气、做官的正气,才有担负领导重任的“资格”,才能敢于做事、以正压邪,才能健康发展、成就事业。我们从事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圣洁而光荣,不干净的人是没有资格的。一个领导干部,组织培养起来很不容易,但要自己堕落下去却很容易。常照自律之镜,就是要始终保持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坐针毡的警觉,自觉以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只有自觉把监督作为“防火墙”“杀毒软件”,视监督为成长进步的保障,自觉主动地接受批评和监督,才能在健康成长、实现人生最大价值的同时,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常照小事小节“镜子”,“只见公仆不见官”。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77年前的“延安窑洞对话”和73年前的“西柏坡赶考”,都给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答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是阅卷人”的生动实践,更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诠释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厚伟力。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只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踏实践行群众路线,工作中敢于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撸起袖子、甩开膀子、迈开步子,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必然能够如期实现。

常照小事小节“镜子”,修得一身正气。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基、处世之本。追溯一些落马官员的堕落轨迹,有的人或理想信念动摇,或过于浮躁,或安于现状,更有甚者,想一些歪门邪道来铺就自己的成长道路。凡此种种,都是其“三观”不正的具体表现。党员干部修得正气最好的方式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少许浮躁,静下心,多看书,多看一些慷慨激昂充满正能量的作品,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不断丰富,培养落落大方积极阳刚之气,以干事为责,以干事为荣,以干事为乐,永远坚守和弘扬共产党人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把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融入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之中。

心中有戒,则不逾矩;心中无戒,则必逾矩。党员干部,须常照小事小节“镜子”,保持严谨的生活态度和优良的工作作风,竖起道德标准,守住纪律底线,常敲自律警钟,时刻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扎紧纪律规矩“生命线”,筑牢廉洁自律“防火墙”,扣好廉洁思想“风纪扣”。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小节   小事   檄文   清正廉洁   高压线   巡抚   廉洁自律   共产党人   清官   紧箍咒   警戒线   干事   正气   防火墙   镜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