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设计的这座大殿无柱无檩无一根铁钉,独特稀奇,举世无双

禅修寺的传说

文/郭云会

禅修寺(摄影/杜安民)


榆蓝高速像一条黑色巨龙,飞腾在南北雄伟险峻的黄土高塬之间。南跨渭河后,沿赤水河谷向蓝田玉山奔去,两边谷深沟密,谷沟重叠,高架桥下,溪流潺潺,沟随塬转,路循谷行,蜿蜒盘桓,小桥流水,风光宜人。车行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寺前村时,一座雄观寺庙屹立在路旁,在晚霞和火烧云的映托下,光芒四射,金碧辉煌。这就是闻名遐耳的禅修寺。

禅修寺,南依秦岭,北望渭水,东链黄土丘陵,西临长寿高塬。寺院地形是一个标准的莲花穴位。长寿塬坡八条沟织成一朵莲花,东边是一条长约五华里的马尾沟,沟窄又深,两边悬崖峭壁,整体为L字形,沟口正好与莲花蕊心相对。禅修寺正好座落在莲花心蕊中,马尾沟就是莲花茎根。远处眺望,莲花飘荡天空,寺庙光芒万丈,光彩夺目,景象万千。

相传唐代年间,天宫王母娘娘驾云巡游,发现长寿塬坡有一朵艳丽雪莲,好象她的莲花座坛,甚是高兴,就托梦于唐太宗李世民,言说在此风水宝地修座寺院,可国强民富,永盛不衰。而长寿塬是西北黄土高塬之精华,天再久旱无雨,长寿塬却每晨露水满地,土壤温润,旱涝保收。自唐以来,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贤强接踵。皇上立即派人踏勘,下旨建筑庙宇,招揽天下能工巧匠,朝廷派专人监管。

禅修寺大殿设计独特稀奇,举世无双。整个大殿无柱无檩,仅用一根大梁直通东西两沿,运用通梁与拐角结合的方法,组成为一步整架,各部构件紧贴通步大梁。主殿形成三间顶一梁,一梁固整房的独特风格,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奇迹。

大殿结构灵巧,意义博深,栩栩如生,天衣无缝。屋檐的正面都是斗拱衬托,背部与大梁之间阴阳铆榫相接,可装可卸,无一铁钉。

整座大殿,用圆雕、透雕、浮雕、线雕等技艺美术精细刻成,殿顶都是琉璃盖顶,构建独特,彩绘装饰,光彩夺目,绿瓦红墙,飞檐高耸,斗拱密布,雄伟壮观,古朴清雅,玲珑自然,坐南向北,依塬傍水,全都是取意深刻的民间艺术。

建造工匠自始至终都为大梁犯难,大梁需一根长18米、直径1.5米的顺溜圆木,工匠跑遍周边数里都难找到这根木料。就是有,整体千斤,当时也没运输工具,道路崎岖不畅,无法运送到施工场地。正当作难之际,一天夜晚,突然恶云翻滚,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天空中轰轰巨响,霎时大雨倾盆。熟睡的村民紧关门窗,钻进被窝,不敢探头。等到黎明时,风雨骤停,天空晴朗,人们发现大殿前庭院中东西顺放着一根圆木,正好长18米,直径1.5米,通身端直,光滑顺溜。据说是天兵天将从商洛深山中深夜运来的,是一根蒿木大梁。所谓蒿木是由一种名叫蒿草,经过万年生长成精变成的,山中蒿草遍地皆是,人们常用草径做腊烛杆,小娃点灯笼可用。从此这根蒿木大梁驰名天下,世上无双。

大梁有了,怎样上到屋架,也是件艰难事,整体几千斤,当时无现代吊梁器械,也难以人工所为。工匠们围着大梁转来想去,全无良策。焦急之时,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头站在院中,红脸白须,拄着拐杖,身穿道袍,不停走动。有人问:“老人家,有啥办法把梁架到房上?”老头手拈胡须嘿嘿一笑,不紧不慢地说:“我老汉土快埋到脖子上了,能有啥法?”说毕忽然无影无踪。工匠们想老汉说的话,土埋脖子,是叫我们用堆土造坡上梁。于是,就在房中间堆成土堆,造成慢坡,把大梁滚动着,沿慢坡推上屋架。据说白胡老汉也是天神下凡,特意前来指点迷津。

禅修寺始建于唐代,原名“兴国寺”。宋代、元代都进行过整修,明万历年(1573年)整修后改名为“禅修寺”,建筑面积342.9平方米。历史上的禅修寺规摸更大,占地600多平方米,佛门朝南,并建有山门,东西两边修有钟楼、鼓楼,三座大殿,厢房十二间。佛事主持不断,晨钟暮鼓,诵经声声,香火燎绕,热闹非凡。现仅存大雄宝殿一座。

1983年禅修寺被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4月20日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解放后,禅修寺曾做过学校。第一任教师是蔺家村的蔺茂红,第二任教师是朱张村的东明太。后来在寺院南盖了两座教室,学生才搬到新教室上课。十年动乱年代,造反派红卫兵打着破除迷信,砸烂封、资、修的旗号,毁坏房屋脊兽雕刻,拆除佛像,使寺庙破烂不堪。文革后,寺院来了两位年事已高的女主持,2000年从北京来的女大学生释小彩,三人共同住进寺院,打扫堂庭,几十年来,苦心经营,每日忙碌佛事,接待香客游者。后来两位老主持先后逝世,小彩在寺院内修建了陵坟,汉白玉墓碑,以作纪念。现今释小彩仍然健在,继续主持佛亊,競競业业,还著写佛经,讲述经文。

上世纪八十年代,上级文物部门准备拆迁大殿,移迁到县城内,和同是唐代建筑的文庙迁移一处,集中保护。寺前和周边村子群众坚决不同意,村民选出张东京、张天恩为代表,带领代表团上省市相关部门交涉。后来发现文庙寺内已动工修建大殿地基基础,怕来人强行拆除,就挖断进村公路,村口竖有横幅标语,上写:“誓与禅修寺共存亡!”男女老少围坐大殿台阶上,迫使文物部门不得不放弃迁移计划,遂决定原貌复修。

1991年,省文化局拨专款重修大殿,重塑佛像金身,群众也捐资捐款,捐物捐料,给佛教主持划分耕地,提供日常生活保证。

2016年,文物部门又拨专款重新整修,增设广场,垒修围墙,安装路灯旗杆,修了仿古式标准厕所,修建了土地庙、龙王小庙。大殿门顶高悬着全国佛教主席赵朴初题写的“大雄宝殿”金字大匾,寺院面貌焕然一新。

榆蓝高速从寺旁穿行而过,高速管理部门也瞅准了这块风水宝地,于是在路旁修建了华州服务区,和禅修寺隔路相对。现代化建筑和古典庙观相对比美,和穿梭奔驰的车辆融为一体,真乃风景如画,风光无限。

榆蓝高速华州服务区(摄影/杜安民)


今春正月二十三日,笔者有幸游观了禅修寺庙会。但见远近香客,成千上万,渭南塬各条羊肠小道,穿红挂绿的游人都涌向寺院,大小车辆队排数里长,村中巷道小吃摊位一家连着一家,空手行人都很难通行,院内几副大鼓,围的水泄不通,锣鼓喧天,扭秧歌、跳广场舞、跑马高桥耍的正欢。大殿前香火燎绕,拥拥挤挤,穿梭往来,诵经声声,暮鼓咚咚,整个寺院,地动山摇,吼声震天。

我望着眼前宏伟状观的场面,不由得放声赞美:

美哉禅修寺!

壮哉禅修寺!



【作者简介】

郭云会,男,1946年12月出生,渭南市华州区人,退休干部。六十年代入职教育系统,七十年代高塘中学体育老师,八十年代转乡镇党政机关工作,2006年12月退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8

标签:大殿   渭南市   慢坡   马尾   长寿   铁钉   举世无双   大梁   工匠   稀奇   寺院   老汉   寺庙   古人   独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