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散文-春日一游

文/张天科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外出踏青和游玩的好时节。3月19日一大早,乘大巴车随优生活组织的一日游外出游览。

第一站安排的景点是兴平马嵬驿。据说这个马嵬驿站在唐代到清代是朝廷传递宫廷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担负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是长安到蜀地,长安到吐蕃的首个驿站,是古丝绸之路、唐墓古道、秦蜀古道的重要驿站。

九点半来到马嵬驿景点。只见马嵬驿的兵站楼门采用青砖灰瓦构造,城楼脚跟和顶端都有青铜雕塑的古代士兵将军戎装像,城墙楼上彩旗飘飞、空气鲜美、视野开阔。站在上面可以俯瞰远眺马嵬坡驿站、街巷、石阶甬道、花园及内部青草绿树黄花;仰观斜望湛蓝如洗的天空。

马嵬驿即马嵬坡,因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马嵬坡之变,杨贵妃石塑等而特显声名。现在马嵬驿是一个八九十年代依托杨贵妃墓,黄山宫为背景建起来的农家乐驿站,以旅游观光为主。

站在坡顶临高远望,只见四周的黄土地围拢着这座驿站,这里地势沟壑纵横,驿站依高坡深沟而建。远远地看到仿古城墙上旌旗猎猎,青砖灰瓦的建筑古色古香、气势恢宏,还有高高的摩天轮和长龙般的过山车道。

我们进了城门,顺坡而下,跟着人群向左拐进一个走道,看到一座高大的城楼,楼上围廊里挂着串串彩带绣球,许多红的绿的绸带从城楼上斜挂下来,一端挂在廊柱上,另一端挂在地面的木桩上,城楼正中的牌匾上有大大“绣楼”二字。在特定的时段这里会有抛绣球表演,可惜当时我们没有赶上时间。绣楼前的开阔的场地上,几棵大树的枝桠上也挂满五颜六色的彩带绣球,平添了许多欢乐喜庆的氛围。这里的地面、道路上铺满了大大小小的磨盘和碾盘,围墙上也嵌着磨盘,乡村气息浓厚。与绣楼正对的是擂台,屏风正中刻着大大的“擂”字,两侧兵器架上摆着刀枪剑戟等各种兵器,犹如比武招亲的现场。

继续前行,可以看到一座横跨深沟的天桥,我们走上天桥。在栏杆边俯首鸟瞰,下面是一条繁华街市,酒肆茶坊鳞次栉比,店门前挂着串串红灯笼,招幌迎风招展。

走过天桥,可以看到几家手工艺品商店。我们走进去,货架上的传统手工艺品有各式香囊挂串、虎头鞋、泥塑、中国结、皮影画等等琳琅满目,品类繁多。

我们沿着台阶继续向下走,就转到小吃饮食街。原来这马嵬驿有三条沟,分别是东沟、中沟和西沟,小吃一条街位于东沟。这里汇聚了关中地区的几乎所有的小吃,除了常见的凉皮、锅盔、豆腐花、肉夹馍、臊子面、羊肉泡馍,还有搅团、烙面、醪糟、贵妃糕、云团馍等等。

之后我们又拾级而上,又回到了天桥,然后经过绣楼,来到了民俗文化饭馆。这里向我们展示的是关中地区民间的婚庆风俗。这里布置的是传统的婚庆场面,贴着大红喜字的窑洞前,几个人吹打着各种乐器,这里有花轿马车、祭祀的牺牲、华丽多彩的布匹和礼品、大锅土灶等等。

出了民俗馆,然后顺斜坡而下。远远看见有个城门,上面旌旗飘飘,城门两侧和门楼上各有身着盔甲的卫士雕塑巍然屹立。城门上牌匾上写着“马嵬驿”,两侧一副对联,内容是:“唐将兵变有虎胆,玄宗割爱不诚心。”

原来我们是从后面一路走到前门的。门楼正对着的是中沟,这边主要是民间作坊,什么油坊、醋坊、酸奶坊都有,物品货真价实。再往西边,穿过一个大的饮食广场,就看见有个古戏台。戏台上几位民间艺人吹拉弹唱,一人操着浑厚的嗓音,吼着秦腔。伴着这戏曲的音乐,我经过戏台继续往西,就到了西沟。西沟主要展示的民俗文化,有窑洞民居、博物馆、泥塑展馆、皮影戏等等都有着浓郁的地域传统特色。我们参观了泥塑展馆,这里通过泥塑人物造型展示当地的古今民俗风情。

我们来此心里最想的还是能看到杨玉环墓位。于是我们向西沿着用磨盘铺就的坡道拾级而上,去看看在高处的“香消玉殒”。哦,看到了,所谓的“香消玉殒”,是据《长恨歌》叙事内容情节复原模拟的一组群塑。这些泥塑向人们讲述了发生在唐朝著名的马嵬驿兵变故事。当年唐玄宗听闻安禄山叛军攻破潼关直逼长安后,仓皇出逃,经过马嵬驿时,兵士们发生哗变,杀死宰相杨国忠,逼迫唐玄宗缢死杨贵妃。“蝉鬓不随銮驾去,至今空感往来人”,美人从此香消玉殒,是是非非留给世人评说。艺人们以黄泥作材料,捏出城墙、大殿、手持兵器的将士及各色人等。人物容貌刻画得惟妙惟肖,神态栩栩如生。你看那,兵士刺死杨国忠,贵妃悬吊梨树上的画面,将故事情节表现的淋漓尽致,着实令人赞叹唏嘘。

从这组塑像中的各人面部表情来看,最为悲愤之人是“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而终至“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的痴情女杨玉环啊!献完青春献生命!无疑,杨玉环是最为令古今前贤高士讴歌,后愚吾辈在下慨叹之人。

在马嵬民居遗址中,还保存着原汁原味的老窑洞和老民居。织布坊、旧时农具、家具等展厅开设在老民居里。在老窑洞中,通过那醒目的文字和鲜活的泥塑群,我了解了“马嵬的由来”、“马嵬的历史名人”以及“关中八大怪”、“关中婚俗”等陕西民俗。

在这里,关中特色的建筑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古朴素雅;民俗作坊街、民俗小吃街、民俗文化展示街、大唐文化街等4条民居古街分布在天然形成的沟壑之中;山水瀑布、雕塑小品、亭台楼阁、石雕碑刻等景观分布其间,掩映在绿树花丛之中。

大红灯笼高高挂,黑亮的酒坛、金黄的玉米棒子、火红火红的 中国结,成串的红辣椒点缀在黄土高坡、灰色民居、作坊、绿树之间煞是好看,给人带来了红红火火,热辣无比的感觉。

不知不觉,已到了中午11点。虽然累些但快乐依然。按时间计划,我们折返岐山,停留在民俗村吃过午饭,稍事休息,又赶往第二站——风翔东湖。

不到二点到达目的地,这时天下起了小雨,我们从南大门进入园内,忽然感觉到一股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顿时清爽凉快。路旁绿油油的草地和一片片绿树,生机勃勃,是那么惹人喜爱。

湖岸上有一排排柳树,柳树垂着枝条,随着微风轻轻飘荡,似那美丽的少女长发辫子垂落下来。柳枝纤细,婀娜多姿也是东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沿着石板铺成的大路,走过一座高高的石拱桥,放眼四望,东湖水面似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在一起,好似一个大月亮。湖水是那样绿,绿得像被绿染料染过一样;湖水是那样平静,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湖水是那样清,清得能看见周围景色的倒影,有绿树,有红花,还有亭台楼阁。时值春花烂漫,园内到处弥漫着清香,让人沉静在这美景之中。

春风吹来,细雨蒙蒙,微波粼粼。低头一看,只见湖中有许多锦鲤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三条一群、五条一队在慢慢“散步”,多悠闲自在啊!有的嬉戏玩耍,多快活啊!只要有游人把鱼料洒到水面,鱼儿就争先恐后地去抢吃鱼料,湖面就顿时热闹起来了。

继续往下走,下来就属苏公祠、喜雨亭和一览亭值得一游了。登上高高的一览亭,整个东湖的美景尽收眼底,让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走进东湖的民间艺术会,让我大饱眼福,各种民间艺术品胜似繁星,尤其是泥塑,令无数游人赞叹不绝。走进碑林,就像走进了书法艺术的园林与宝库。北宋大书法家苏轼以及文人墨客咏颂苏公与东湖的运笔挺拔、构思超俗的石刻书法作品,无不令人称赞叫好,无不令游人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东湖公园还有许多让人流连忘返的景点,如壮观的凌虚眺远、岸柳飞雪、石螭吐甘、沧浪瀑布、断桥叙史、牡丹争艳、白鹅戏水等,有空您一定要来游览。

当天游览的最后一站为凤翔一座始建于明朝末年,至今有300多年历史的西府——周家大院,是一座明清风格的老宅,坐北朝南,有三座相连的四合院子,砖木结构,是北方典型的民宅古建,相传早在西府民间就有“凤翔周邓家,岐山郭宋家”,“周邓郭宋”是当年凤翔岐山两地颇有名望的四大家族。

周家大院位于风翔县城城关镇通文巷,是明末清初一周姓商户人家的宅院。大院建筑整体陈列分“两版块,一大厅”。府城人家(中院)、通衢市井(东院)为两版块,反映市民世俗生活、市井风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为一大厅,展示了西府地区民间非物质文化作品。

入大门为大院右侧,映入眼帘的是“府城人家”版块,四合院结构,右边设有主人居室、婚房、服饰,左边是书房、闺房、私塾。婚房的布置可看得出周家重视婚姻、择偶重德,善于创造美满幸福生活;“闺房”是旧时女子居住的地方,可能当年周家女子就在此处读蒙学、学女工、习礼仪;“私塾”属于旧时的“私学”,是大户人家设立的家塾,也可以想到周家重视子女教育。再向后走,两旁是马车、奏乐团、肥狗、石磨等。接着,来到了“通衢市井”版块的后面,设有豆腐房,整齐的豆腐块摆放在案板上,豆腐房旁边是马房,马夫正在认真地给马钉掌。

朝回走,经过通道,进入了“通衢市井”,也呈四合院结构,北设平昇舞,两旁设铁匠铺、花炮坊、酒坊、织布坊、油坊、造纸坊、医馆、药铺、当铺杂货铺等10个部坊,虽然面积都不大,但能看出周家丰衣足食的富裕生活,也反应出当时的手工百业,商贸流通等生产活动。“通衢市井”南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里面摆设着凤翔非物质文化作品,陈列着凤翔泥塑、木版年画、草编刺绣、脸谱皮影等,这些传统艺术是西府大地劳动人们的智慧结晶。

据史载,周家资本雄厚,以经商药材发家。在这仅存只有十分之一的古宅院里,足以显现周家昔日里富甲一方的生活以及良好的家风家训。现场观赏到的周家大院建筑工艺精湛,砖雕精美,造型意趣,风格独特,特别是各类花卉鸟兽、人物故事、文字等雕琢精美,堪称一绝。不仅反映了周氏家族耕读传家的文化氛围,也让人忆起当年西府人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

周家大院是我省境内为数不多,建筑时间较久,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居之一,堪称关中民居的典范。这宝贵的古建古物是留给后人参观及值得深究的传统文化。

 就这样,美满而快乐的一天春游结束了,赏心悦目,幸福满满。在这春光明媚的大好时光里,让我们走出户外,亲近自然,感悟生活,以积极阳光的心境,去迎接崭新的一天!

 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岐山   凤翔   关中   天桥   东湖   泥塑   市井   民居   春日   大院   驿站   散文   当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