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视角|华为问界智能遥遥领先 质量遥遥领先 销量能否遥遥领先?

编者按 | 第一视角是汽车咖啡馆推出的一档汽车行业内企业重大战略、动向、业绩评论栏目。紧跟企业动态,解读背后逻辑,理性呈现独立思考、新鲜观点。

出品 |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

“华为的质量遥遥领先,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华为都遥遥领先。”3月23的发布会上,余承东自信表示。

华为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再亮出了P60、Mate X30等一系列新产品后,最后半小时,华为终端BG、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再次回到舞台,宣布将在4月发布不依赖高精地图的问界M5/M5 EV高阶智能驾驶版。

作为一场汽车含量并不高的发布会,汽车业务依然压轴出场。余承东率先宣布“HUAWEI 问界全系车型升级HarmonyOS 3”,又从质量入手“开怼”友商,称AITO品牌在新能源新车质量排名中位居NO.1,“华为的质量标准远远高于其他汽车厂商”,“从交付至今我们没有一次起火”、“我知道像一些其他的车子天天烧的”。

质量遥遥领先、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也遥遥领先的问界M5,销量能遥遥领先吗?

智能座舱再升级 4月发布不依赖高精地图的问界M5

华为的智能化能力毋庸置疑。在搜狐汽车·E电园在2022年12月进行的智能车评测第二季中,根据场地实测,极狐阿尔法S HI版综合评分最高,搭载鸿蒙座舱的问界M5是两季智能座舱测评的冠军。(搜狐智能车评测第二季 丨极狐登顶/恒驰垫底 十款智能车评级出炉!)

但采用博世方案的问界M5的智能驾驶表现并不理想。无论是硬件数量还是支持功能都表现平平,随着华为自研智能驾驶系统的上车,问界M5的智能驾驶能力引发更多期待。

“高精地图很麻烦,成本很高,我们画了这么久甚至还没有把上海画完”。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再次表达了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智能驾驶的必要性。问界M5将成为国内首个不依赖高精地图就能实现高级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

余承东、何小鹏都认为高精地图是过渡路线,更倾向于“轻地图重感知”的技术路线。二者的区别在于,依赖地图就要在维护高精地图上付出更高的成本,而重感知则要在车上堆更多的“料”,提升整车制造的成本。

这一路线的优点在于,成本相对可控:自动驾驶所需硬件成本可以通过采购量的增加而摊薄,而高精度地图的成本却可能随着道路环境的变化逐渐递增,且很多城市、区域并不允许高精地图测绘。

挑战在于更高的产品成本及价格: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李升波教授认为,特斯拉此前宣称的纯视觉方案更多的是处于商业逻辑的考量,高级别的辅助驾驶一定要上激光雷达。而单科激光雷达的价格至少在万元以上。

对比极狐阿尔法S和HI版,2个摄像头、8个超声波雷达、1个毫米波雷达的525KM续航版价格为22.38万元,而500KM续航的HI版,多了一颗华为MDC 810辅助驾驶芯片,13颗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6颗毫米波雷达、3颗激光雷,售价39.79万元,二者相差17.38万元。

问界M5还未明确公布高阶辅助驾驶版的价格,但基于成本考虑应该高于当前最高配33.18万元的价格。这对一片价格战中的问界提出了更高的销量要求:只有销量达到一定门槛,才能有效分摊智能驾驶的硬件成本,使之成为一个比高精地图更容易盈利的方案。

换“华为”标加强智能化标签 智能化水平远未及天花板

从功能、技术层面来看,问界的智能化水平、技术能力相比大多数友商称得上“遥遥领先”,但产品层面的领先为何没有转换成销量层面的遥遥领先?

2022年问界全系全年销售7.8万辆,自7月以来多次月销破万,作为诞生第一年的品牌来说成绩尚可。但今年开年环比持续下跌,月交付在3-4千辆水平,销量目标遭遇挑战。

除了问界,主打智能化的小鹏在去年下半年也频频遇冷,销量难以回归万辆水平,逐渐落后于原来同一梯队的蔚来和理想。以“智能”为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在销量上都没有展现出其技术的领先之处。

一部分原因在于,将“智能”作为第一要义的用户群还需要拓展。行业层面上电动智能化的转型已然进入下半场智能化阶段,但在用户中的创新扩散还相对有限。终端销量证明,以“家”、“豪华感”为第一要义的用户,在目前还是多于以“智能”为第一要义的用户。

智能汽车行业尚处于定义需求的阶段:即企业提供高智能的且可靠的产品给市场,让用户感受到其中的价值,从而建立起对智能产品的需求。而当前市场中的产品表现出来的竞争力,还没能让用户感受到强烈的需求。

华为问界也好,小鹏抑或是其他新势力也罢,其智能化水平或许可以说达到了行业天花板,但远未及“用户体验”的天花板。

学习成本低、功能可靠性高且使用体验好才是真正的天花板。面对智能驾驶这些新技术,个别的事故案例可能就会打击用户一段时间以来建立的对智能产品的信任,守住安全底线才能让用户不被推到智能化的对立面。

展示智能的价值才能进一步的将用户“拉”过来。连续的语音指令避免了操作车机系统时的分心进而提升了安全性;有效的辅助驾驶功能提升了出行效率、甚至在关键时刻解决了安全问题,从这些层面影响用户心智才能将用户吸引过来,让智能在用户心中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高层次需求。

3月8日,“AITO问界”换标为“HUAWEI问界”,一方面,华为智能化的品牌形象能进一步为问界赋能,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华为在告诉消费者,这才是含“华”量最高的车型。

仅靠华为的标还不够,既然选择做智能化赛道的先行者,就要在“用户教育”上再多付出一点精力,将“智能”成为用户心中避不开的选项,并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天花板,打造可靠性体验感遥遥领先的产品,才能换得遥遥领先的销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华为   遥遥领先   销量   智能   座舱   天花板   视角   成本   质量   地图   用户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