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四溢!紫阳县26万亩富硒春茶抢“鲜”开采

  阳光讯(通讯员 郑晓虎 记者 向博)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3月25日上午,第六届“春之茶”开园仪式暨陕西省第三届手工制茶大赛启动仪式在紫阳县向阳镇富硒茶观光园举行,标志着该县26万亩富硒春茶全面进入“采茶季”,紫阳茶农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季。



  春分过后,雨后初晴,茶园里满目葱翠,茶香四溢。上午十时,茶山实景文艺汇演正式开始,演出分为三幕,分别是《时空对话—茶圣陆羽》《清明已煮紫阳茶》《祈福仪式》。现场通过打造场景式、沉浸式主题演出,让游客们近距离与茶圣陆羽面对面,实现一场跨越一千多年的“时空对话”,展开了一段沉浸式互动体验。“山之茶”奇妙游多个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开园仪式结束后,主办方通过茶企展销、现场手工制茶、茶歌茶艺表演的形式,吸引广大茶农和游客积极参与,打造了一场别样的文旅盛会,让游客乐在其中。



  活动当天,还同时在焕古镇举行了陕西省第三届手工制茶大赛启动仪式,选拔制茶工匠,充分展示出紫阳茶产业发展的喜人成就。期间,还将举办“春之茶”中国·紫阳富硒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暨紫阳富硒茶系列新标准发布会、“春之茶”紫阳丰收之夜晚会、“春之茶”系列茶事活动、“春之茶”系列文旅活动,系列活动将一直持续到5月份。



  据了解,紫阳是全国重点产茶县,是中国最北缘的古老茶区,是中国最早的贡茶产地和陕甘茶马古道源头,也是全国两大天然富硒区之一,茶叶是该县的主导产业和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紫阳茶始于西周,兴于唐宋,有3000多年的种茶历史,唐代作为宫廷贡茶,清代紫阳毛尖被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近年来,紫阳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禀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升级之路,全力提升以富硒茶为首的产业质效和竞争力;紧紧围绕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目标,紧扣“世界硒源·中国硒谷”战略定位,坚持“以茶兴业、以茶致富”理念。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链长的富硒食品产业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高质量发展“1+5”实施方案、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意见和富硒食品、秦巴医药、生态旅游、修脚足浴4条产业链方案,从稳定茶园面积,培育优良品种,加强产品研发,提高茶叶品质,做强茶叶品牌,做精茶旅融合,增加产业附加值,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绿色化等方面做足“茶文章”,撬动“茶经济”。截至目前,全县发展茶园26万亩,17个镇共有12万人从事茶产业,全县近500家茶企,开发绿、白、红、黑及调味茶等茶产品40余种,年产茶过万吨。紫阳富硒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近百项殊荣,品牌价值达62.22亿元。紫阳先后被评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茶叶优势区、全省现代农业(茶叶)全产业链典型县,连续五年荣膺全国茶业百强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紫阳   紫阳县   陕西省   茶农   春茶   茶园   产业链   中国   茶叶   仪式   产业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