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新疆火焰山

火焰山地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苍茫荒漠之中,东西长达100千米,南北宽约10千米,海拔500米左右。火焰山主要由红色砂岩构成,山势曲折,形状怪异。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红色砂岩熠熠发光,如同殷红的鲜血;烟云蒸腾,又像燃烧着的巨龙,奔腾跳跃,威武壮观。

火焰山山脉呈东西走向,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止吐鲁番桃儿沟,横卧于吐鲁番盆地中。其最高峰在鄯善县吐峪沟附近,海拔831.7米。火焰山是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南坡前山带的一个短小褶皱,形成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山脉的雏形形成于距今1.4亿年前,基本地貌格局形成于距今1.41亿年前,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岁月,跨越了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等几个重要地质年代。在这里,地壳横向运动时留下了无数条褶皱带,在大自然的风蚀雨剥下,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此外,热风对火焰山的形成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经过千百年岁月的洗礼,风将火焰山岩石表面的红沙或雕刻成缕缕细小的火苗,或雕刻成借着风威熊熊燃烧的大火,蔚为壮观。火焰山真可谓是沙漠狂风的大手笔啊!

高热之因

吐鲁番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传说,它就是《西游记》中所提到的火焰山。明人吴承恩的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以讲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而脍炙人口。此书第五十九、六十回和六十一回写了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给火焰山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书中写道“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天尽头,这里有座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壳、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这段描写虽然很夸张,但高热这一基本特征与吐鲁番火焰山是完全符合的。

吐鲁番火焰山是全国最热的地方,盛夏时的地表温度高达70度以上,历史最高记录曾达到82.3度。人们把鸡蛋随便搁在地上的沙窝里,不一会儿就能烤熟!难怪唐代边塞诗人岑参说:“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之厚,火山满天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为什么火焰山夏季如此酷热,并在全国保持遥遥领先的高温记录呢?原来,火焰山深居内陆,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因而云雨稀少,气候十分干燥。同时,由于云层稀薄,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热量多,而地面又无水分供蒸发,热量支出少,地温就升得很高,高热的地面又把能量源源不断地传给大气。再加上火焰山地处闭塞低洼的吐鲁番盆地中部,一方面阳光辐射积聚的热量不易散失,另一方面沿着群山下沉的气流送来阵阵热风,造成所谓焚风效应,更加剧了增温作用。以上种种原因使这里形成名副其实的“火洲”。所以,即使站在远处看火焰山,也会清楚地看到整座大山的“熊熊烈火”,会感觉到一股股炙热的气流扑面而来,令人汗流浃背、头昏目眩。由于火焰山下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十分有利于瓜果生长,这里的葡萄、哈密瓜闻名全国。

葡萄沟

由于地壳运动断裂与河水切割,火焰山山腹中留下了许多沟谷。这些沟谷风景秀丽、瓜果飘香,葡萄沟就是其中之一。葡萄沟位于火焰山西端,沟中铺绿叠翠、景色秀丽、别有洞天,同火焰山光秃秃的山体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葡萄沟内,两山夹峙,形成坡洼沟谷,中有湍急溪流。沟长8000米,宽500米,其间布满了果园和葡萄园。这里世代居住着维、回、汉等民族的果农,主要种植无核白葡萄和马奶子葡萄,还有玫瑰红、喀什哈尔、比夫干、黑葡萄、琐琐葡萄等优良葡萄品种。沟中的无核白葡萄晶莹如玉,堪称天下最甜的葡萄。葡萄沟的崖壁中渗出泉水,汇而成池,池水清澈。漫步于斯,令人有不知身在炎炎火焰山中之感

喜欢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了解更多地理文化领域的知识。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在留言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火焰山   鄯善县   吐鲁番   山脉   西游记   高热   新疆   盆地   火焰   葡萄   葡萄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