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区划调整,第2个成立的地级市,为何如今只辖4个区县?

江西是我国的中部的一个省份,全省的面积不大、人口也不是太多,所以下辖的地级市只有11个。

江西的区划调整,第2个成立的地级市,为何如今只辖4个区县?

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该省于1949年建立,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江西的行政区划也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变动。其中,位于江西东北部的一个地级市,更是在行政区划调整中历经风雨,屡屡变换面貌,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城市。那么,这个地级市究竟是哪个?为什么在区划调整中变动频繁?本文将从历史、地理、经济、政策等多方面来探究。

这个地级市就是江西省的宜春市。宜春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宜春市成立于1949年,最初属于江西省萍乡地区。1953年,宜春市从萍乡地区分出,成为江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之后,宜春市历经多次的行政区划调整和变动。

1983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将宜春市划归萍乡地区管辖,宜春市成为一个县级市,下辖6个区县。1993年,宜春市再次被划归江西省直辖,成为省辖市,下辖10个区县。2000年,江西省政府又决定将宜春市撤市设区,成立宜春市地区,下辖2个县级市和3个县。此后,宜春市一度被降格为镇,由宜春地区代管。2002年,宜春市再次升格为地级市,下辖6个区县。2005年,江西省政府又将宜春市下辖的3个县划归吉安市管辖,宜春市仅辖3个区县。至今,宜春市仍以3个区县为主体。

宜春市之所以在区划调整中变动频繁,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宜春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与江西省其他地区相比发展水平较低,需要进行区划调整来促进其经济发展。

江西的区划调整,第2个成立的地级市,为何如今只辖4个区县?

江西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东临浙江,南接福建,西接湖南,北邻安徽。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之一,江西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的行政区划调整,形成了今天的地理形态和行政区划。

其中,江西的第2个成立的地级市是上饶市。上饶市创建于1983年,是全国第一个县级城市升格为地级市的地区之一。上饶市曾经辖有11个区县,是江西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之一,也是全国面积排名前列的地级市之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上饶市的行政区划发生了多次调整,如今只辖4个区县,这个曾经的大地级市为何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呢?下面就来详细探究一下。

一、上饶市的历史背景

上饶地处江南丘陵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交通要道和商贾云集之地。早在春秋时期,上饶就是楚国的西南边疆。在隋唐时期,上饶成为了苏松、浙江等地的贸易集散地,是通往江南的重要通道之一。

到了明清时期,上饶地区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当时的上饶府辖有20多个县,是江南地区的重要行政中心之一。1949年以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上饶地区先后归属于南昌、九江等省辖市,直到1983年才独立成为地级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江西   区划   宜春市   上饶市   区县   萍乡   上饶   江西省   行政区划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