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蒋介石因何访问日本,最终却无功而返


1927年9月29日下午,以“个人身份”访问日本的蒋介石抵达长崎,发表以下讲话:“余此次来日,乃欲视察及研究十三年来进步是以惊人之日本,以定未来之计划。且余之友人居日者甚多,欲乘此机会重温旧好,并愿藉此与日本名流相晋接。此外并无何等之目的。关于此后之事,尚无何等决定。现拟赴云仙小住,暂事静养。”

蒋介石赴日前,曾要黄郛与日本当局约定对蒋一行的此次访问绝对保密,并且不许接待新闻记者和各团体。因此,蒋介石在日本的活动有相对多的自由。他先后游玩了云仙、神户、宝塚、奈良、大津、箱根、汤本、芦之湖、河口湖、热海、伊东等地,走走停停,10月22日才抵达东京。

抵达东京时,蒋介石发表《告日本国民书》,明确宣告他的访日目的。蒋借孙中山之名,鼓吹川日亲善,要求日本抛弃以张作霖为首的北方军阀转而支持自己,表示“吾人今后努力亲善之工作,首当扫除国民间以前之误会与恶感,以及亲善障碍之军阀,并切望日本七千万同文同种之民族,对于我中国革命运动彻底了解,而予以道德及精神上之援助。”

带着上述目的,11月5日下午蔣介石在张群陪同下应约前往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的青山私邸,与田中会谈长达两小时之久。张群为蒋作翻译并记录。

在会谈中,田中一如既往,对蒋介石反对共产党表示支持。他说:“日本对于贵国的内乱固然可以一概不予干涉,但共产党如在贵国得势,便断难袖手旁观。根据这一道理,反对共产主义的您如能巩固南方,这对日本来说,乃是最大的希望。为此,在国际关系允许的条件下,或在不牺牲日木的利权等条件下,对您的事业,将不惜给予充分的援助。”蒋介石则表示,如果共产党得势,他将奋然抗之。当时,中国共产党已相继发动海陆丰农民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开始了对国民党的武装斗争。田中力诱蒋介石致力于剿共,语有所指地说:“共产党恐怕要利用土匪”。蒋介石则有意强调军队难于控制,说:“共产主义者浸入军队,却令人胆寒”。

蒋介石是为北伐取代张作霖以建立全国性政权而来的。令人大失所望的是,田中却要他固守江南,缓期北伐,应以“整顿江南为当务之急”。田中对蒋说:“您不必过分急于北伐,首先在于巩固自己的地盘。”“日木对此必将给予最大限度的援助。”日本是要对中国分而治之,然而蒋介石却绝不满足于江南半壁江山,他委婉地表示:“从前北伐是由于当时的形势,生怕不进行北伐,反而会祸起江南。”他解释道:“革命军的成份复杂,将士有轻敌的风气,当时如不北伐,势难免于分裂。”蒋介石表达了将来可能不得不北伐的意思。

北伐所将攻击的目标,是奉系军阀张作霖。蒋介石直言不讳地说:“尽快完成革命是我和同志们的理想。中国之所以排日,乃是因为日本帮助张作霖才引起的。本人对于日本的态度虽然十分了解,但是嫌弃军阀的中国国民却认为日本是军阀的靠山。所以日本有必要帮助我们同志早日完成革命,消除国民的误解。” 对蒋的要求,田中不作正面答复,而搪塞说:“日本绝对没有支援过张作霖,不用说是物质,就是替张作霖说话等等也从未有过。日本的希望,只在于满洲的治安得到维持,便已安心了。”

田中欠口否认日本支持张作霖这一众所周知的事实,显然对蒋介石毫无诚意。他进而提出满洲问题,看来是暗示日本对张作霖的态度取决于这个问题。蒋介石对此的态度却十分暧昧。他既不明确指出“满蒙”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维护其领土主权的完整;又不保证南京政府必将承认日本在该地区的“特殊权益”;而是含糊其辞地表示,如果日本支持他“完成革命”,“满蒙问题也便容易解决,排日运动当可绝迹。”所渭“容易解决”,只是一种空泛的许诺,甚至可以作截然相反的解释。田中并不为之所动,表示会谈时间已过,希望来日“再见面一次”。蒋则说将留下张群听取意见。

会谈结果,双方在北伐、张作霖以及满洲等重大问题上并没有达成任何谅解。蒋介石未能为自己一统天下的事业取得日本政府的支持,日本之行就此意味着失败,这令一贯心高气傲的蒋非常懊恼!它预示着中日关系的未来充满风险,蒋日冲突不可避免。这是包括蒋介石本人在内的中日亲善的鼓吹者们必须接受,但又难以接受的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日本   蒋介石   满洲   目的   亲善   东京   无功而返   江南   军阀   共产党   国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