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走进大湾区,中国(广宁)竹产业创新发展峰会举行

3月25日至27日,中国竹产业创新发展峰会首次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在肇庆市广宁县举行,搭建起全国竹业界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企业家代表与地方党委、政府深度交流合作的平台,为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汇智聚力。

3月25日到27日,中国竹产业创新发展峰会在肇庆市广宁县举行。南方+记者 施亮 摄

一头连着低碳环保,一头连着产业发展,创新型林业产业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呈现广阔发展前景。当前,广东省作出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在实施“六大行动”的同时,注重协同发挥绿美广东的综合效益,扩大经济林、木竹加工、林下经济等优势产业,拓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朝阳产业。

全国竹产业盛会落户广宁,其背后是当地竹资源基础优势和竹产业升级转型取得的实际成效。肇庆市是广东林业大市,广宁县是“中国竹子之乡”,全县竹林面积约有108万亩。竹产业是广宁实施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和富民强县产业,该县2022年竹业总产值约35亿元,占林农收入的30%,全县40%的农户从中直接受益。

峰会上,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国家竹产业研究院院长于文吉作专题报告。

峰会期间,竹产业创新发展论坛、竹产业发展院士专家座谈会等系列活动举行,国内竹产业专家学者围绕“以竹代塑”、竹纤维、竹机械、碳汇等方面开展主题演讲,共同为竹产业创新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

广宁县是全国青皮竹中心产区,拥有青皮竹面积约78万亩,受限于材质特点,该品类长期以来用作生产香烛芯、竹签等附加值不高的产品,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是竹产业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对此,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国家竹产业研究院院长于文吉建议,广宁应加强与研究院合作,推动青皮竹向竹纤维深加工领域探新,充分发挥竹纤维产品优势,引进大资金、做好大企业、产出大品牌,建全建强产业链,加快构建“主攻二产、带动一产、推动三产”的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峰会中,国际竹藤中心与广宁县人民政府签署了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竹资源培育、竹加工利用、竹林碳汇开发、竹林生态站建设、竹品牌推广、竹产业科技人才培养等领域为当地竹产业发展提供全产业链的科技支撑。此外,23个重点竹产业项目顺利签约落户广宁,涵盖工业竹浆、“以竹代塑”环保新材料、竹缠绕复合管道等多个领域,总投资达39.2亿元。

23个重点竹产业项目顺利签约落户广宁,总投资达39.2亿元。广宁县供图

近年来,肇庆以广宁竹产业基地为着力点,带动周边传统竹产业转型升级,延长竹子深加工链条,全面提升竹林生态功能和景观形态。广宁县先后出台了《广宁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关于加快推进广宁竹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努力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位于肇庆市广宁县的广东裕丰一直与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深耕竹加工产品,目前已经研制出竹纤维塑料母粒等竹塑产品,可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同时,竹玻材料也是该公司重要的“以竹代塑”产品。该公司总经理陈诗国介绍,此次峰会的召开,看到了政府部门对竹加工产业的重视,正在增资扩产的他们,也因峰会提振信心。同时,通过峰会,能了解竹产业的更多前沿信息,与更多的企业以及科研机构交流,为未来研制更多“以竹代塑”产品打下良好基础。

广宁县主要负责人表示,广宁将以此次峰会为新起点,聚焦做大做强“一根竹”,加快推进“新示范园区+传统加工集聚区+旅游区+种植基地”三区一基地建设,积极引育“以竹代塑”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竹产业集群,建立健全竹种植、生产、研发、设计、销售、储运以及生态康养旅游产业链,力争2025年竹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努力实现“一竹富民”,持续擦亮“中国竹子之乡”品牌。

【南方+记者】施亮

【通讯员】梁爱玲 廖通 曾梅英

【作者】 施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广宁   广宁县   峰会   肇庆市   中国   竹林   青皮   产业   广东   竹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