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记者看世界丨走进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感受世界文化遗产名城的永恒魅力

总台记者看世界!大家好,我是总台驻拉美记者曹璇!不久前,我和同事们来到巴西首都巴西利亚进行采访,我们感受到巴西利亚是这样一座充满独特魅力的文化名城。

巴西利亚(图片来源:CFP)

巴西利亚位于巴西中央高原,这里海拔约1200米,面积约5780平方公里,是仅次于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的巴西第三大城市。当你置身其中,穿梭于现代化的大楼之间,各种风景静物,将现代与未来、光荣与梦想等元素和谐地糅合在一起,伴随着美丽的景色、流动的街道、现代主义的建筑艺术,以及气象万千的市井生活,相互交织、相互映衬,一定会使你流连忘返,印象深刻。

在这里,我们切实感受到巴西利亚城市设计的匠心独运之处。从高空俯瞰,城市主体部分呈现出一架巨大的飞机形状,自西而东,十分醒目,“中央机身”是滨海大道,两个弧形“侧翼”处分布着办公楼、住宅和商业设施等。对于巴西人,这里仿佛像是隔绝在喧嚣都市之外的未来之城,它超前的设计感改变了人们对南美地区传统城市的刻板印象。

外交部大楼(图片来源:CFP)

走在城市中心,总统府、外交部大楼、国会大厦、大教堂和国家大剧院等,这些特点鲜明的建筑,又仿佛在商业气氛浓厚的城市里,增添了一抹现代派艺术的笔触,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无论它们的宏伟、无论它们的精致、无论它们的建筑语言,它们所展示的内涵,常常会让你驻足思索。这些上世纪的建筑,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即使今天来看,都充满了探索精神的时代美学。

议会大厦(图片来源:CFP)

有作家曾经这样描述巴西利亚:这是一座充满梦想的“未来之城”。文学作品,或媒体报道也对巴西利亚所展现出的气质赞赏有加。晨曦、鸟鸣、棕榈树,还有淡淡的花香和轻轻的柔风……巴西利亚的每一个角落,仿佛都有一番景象。1987年,巴西利亚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巴西利亚,有两个历史人物常被人们缅怀。一位是前总统儒塞利诺·库比契克。20世纪50年代,为促进内陆地区发展,时任总统库比契克决定在内陆腹地建立新都。自1957年破土兴建,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于1960年4月正式建成巴西利亚,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

为了纪念他对这座城市的贡献,巴西利亚机场、城市公园等公共场所多以他的名字命名。特别是库比契克纪念馆,你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库比契克的雕像,高高耸立,仿佛这座城市的守护者,永远注视着他深爱的这片土地。

另外一位重要人物则是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1956年,库比契克任命尼迈耶为巴西利亚的首席建筑师。在之后的三年多时间里,尼迈耶不负重托,主持设计了市内主要建筑,特别是他对于建筑之美的执着追求,广泛地体现在这些建筑的线条中,使这些建筑群展现出未来主义特点和高度现代化的风格,成了世界建筑爱好者的圣地。

半个世纪之前,巴西利亚只有十几万居民,如今这里已是一座约300万人口的大都市。通过巴西利亚,巴西正向世界展示文化遗产的永恒魅力,展示他有能力走向未来,憧憬更好的明天。诚如库比契克的名言:“巴西利亚凝聚了巴西人民开拓进取、敢为人先、自信自强、推陈出新、勇于担当的民族精神。”

以上就是总台驻拉美记者曹璇在当地的观察。

本期《总台记者看世界》作者:总台驻拉美记者 曹璇

(出自中国之声专栏《总台记者看世界》)

监制丨王巧玲

记者丨曹璇

编辑丨杜雨亭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巴西利亚   巴西   总台   里约热内卢   外交部   记者   世界   拉美   内陆   名城   首都   大楼   世界文化遗产   来源   魅力   未来   梦想   建筑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