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的门票:从《大国大城》,看《去有风的地方》

《大国大城》,在帆书(原樊登读书)上看到好久,最近经常坐班车,在半梦半醒之间听完。(见笑、见笑,不是对作者不敬。)在昏沉之际,对作者陆铭教授提到的大城市门票和大城市“宅男”的解读还是印象深刻的。(因为这部分内容篇幅靠前^_^)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大城市的生活丰富多彩,但小城市也有小城市的好,小城市的生活比较安逸,成本也不是那么高。但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大城市有许多小城市不能比拟的地方。举个简单的例子,吃的东西。在大城市,人多,需求就多,大城市里就有很多餐馆,餐馆之间就会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什么北京菜、安徽菜,甚至是秘鲁菜、格鲁吉亚菜,这种小众化菜系。这就是大城市人多带来的好处,即使是小众,只要喜欢某一个小菜系的人到我这儿来就够了。但如果在小城市,肯定会采取另外一个策略,你做格鲁吉亚菜,大概率会做不下去。这就是大城市往往会成为美食天堂,因为只做某一种菜系,专业化强,还有相互竞争,做不好就会被淘汰。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比较,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想要来到大城市,必须要付出成本,必须要有大城市的门票,那张门票就是房价或租金。如果你付了门票,却在大城市做“宅男”,作者的意思那肯定是亏了。想做“宅男”,只要有空调,有无线网络,在哪儿宅着都一样。关键是已经买过门票了,实际上你没去,就相当于你把门票浪费了。


听到这里,不仅联想到春节期间追过的《去有风的地方》。这里面的人物,却是反向而行,从大城市回到小城市。看《去有风的地方》,也是比较凑巧,春节期间宅在家里(有时也在想,是不是有做宅男的潜质),闲来无事刷头条,刷到不少介绍,又有美女、帅哥和美景的加持,追剧。40集,亦不算短,几天看完,整部剧清新、舒缓,正能量,让人愿意看下去。可能是上了年纪,笔者现在不太喜欢那种苦情剧、虐情剧。剧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从大城市呆了多年,正值当打之年,最终都回到了洱海边的小村庄。男主反向而行,却不是为了宅,而是为了发展家乡。有风小院的租客们,包括女主,一开始都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大城市,来到小村庄避世的,通过相处成了朋友,最终都成功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方向,一部分人又回到了大城市,一部分人选择继续留在了小村庄。不要深究每个人的背景和经济情况,他们都有大城市的门票,但也都有自己的选择,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即使留在小村庄,也是把帆扬起的。


最后,很喜欢这部剧的片尾曲,轻声吟唱,娓娓道来,推荐给大家。即使没时间追剧,那就听首歌吧。

去有风的地方

听落雨掉进寂静的森林

看夕阳之下远山的风景

屋檐的水滴悄悄地氤氲

嵌入了眼睛

世界像一座安静的岛屿

鱼肚白升起悄然无声息

等海鸟轻轻声唤起涟漪

等一缕阳光透过这湖面

照进我心里

等有风的时候把帆扬起

云朵的倒影

月色的缺盈

漫天的繁星

迷失的脚步

也慢慢被抚平

四季的光影

我看见划破长夜的流星

风吹起的时候

万里无云

去有风的地方

遇见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大城   洱海   格鲁吉亚   大城市   门票   地方   小众   菜系   村庄   大国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