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思维:阴阳调和之法

一、调和阴阳是治病之法

先以29条为例。29条是营阴亏虚的芍药甘草汤证,不是阴阳两虚。阴阳两虚是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29条“小便数、心烦、脚挛急”是连贯症状,是营阴虚的见证。营阴虚则生内热,内热迫阴下泄则小便数,内热扰心则心烦,小便数又加重了营阴亏虚,则出现筋脉挛急,表现为脚挛急。虽然有脉浮(卫阳强)、自汗出(营阴弱)、微恶寒(表证)的桂枝汤证,也不可与桂枝攻表。因为营阴已经亏虚,卫阳缺失了后援,与桂枝攻表必亡阳,故得之便厥,逆变成厥逆、咽中干,烦躁吐逆的阴阳两虚证,此证不能与芍药扶阴,扶阴则厥不还,吐逆不止。故作甘草干姜汤先复其阳。


反与桂枝,得之便厥,这是桂枝损阳的明证。桂枝汤证脉浮弱、自汗出,必无小便数、脚挛急的营阴亏虚证。故桂枝汤方以桂枝通泄浮越有余之卫阳,以芍药补益缓弱不足之营阴,促使营卫和,其病则愈。如经曰“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怎么解决呢?宜桂枝汤“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荣卫怎么和了?就是芍药甘草补益不足之营阴,桂枝通泄有余之卫阳,协助人体实现营卫和,其病则愈。

桂枝类方治虚劳也是调和阴阳:

虚劳急病,小建中汤是代表方。小建中汤证有阳气强的表现,如心悸、四肢疼,手足烦热;也有阴气虚的表现,如衄血,腹中痛,梦失精,咽干口燥。故以桂枝通泄有余而外亢之阳气,以芍药甘草胶饴补益不足内敛之阴气,促使内外谐和,其病则愈。

虚劳慢病,薯蓣丸是代表方。薯蓣丸同样以桂枝柴胡大豆黄卷桔梗杏仁防风等药通泄有余之阳气,以当归地黄甘草人参芍药麦冬阿胶大枣等药补益不足之阴气。以一百丸为剂,长期调理。


虚劳伤人,有急病也有慢病。虚劳并不都是慢性病,也并不都是阴阳两虚者。虚劳急病若能及时得到正确治疗,就能防止发展为慢性病。而一切疾病的治疗原则,都是察其阴阳,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以期阴阳得和,其病乃愈。


二、阴阳和不和,重点在手足

看医案,时见这样的记载:四肢厥逆,肢冷过膝,肢冷过肘,身冷凉。


触摸常人的身体,多为凉的感觉。老人常说:“好孩儿,凉钱儿”,是说触摸没病的孩子的皮肤,就跟触摸铜钱儿一样凉。所以,病案记载身冷凉,是冷还是凉?就不明确。常人的身体,多为上肢温一些,下肢凉一些,肘比臂凉,膝比腿凉。全身以膝最凉。故病案记载四肢厥逆,肢冷过膝,肢冷过肘,也不规范。因为膝冷足温者常见,肘凉手温者也常见。


《伤寒论》中只有“手足厥逆,手足冷,手足温,手足热”;没有“四肢厥逆,肢冷过膝,肢冷过肘”。《金匮要略》中还有“身凉和”。身凉和,是身体温度恢复正常了。身凉和之和,是正常的意思。


手足温度,才是判断一个人阴阳气谐和或不谐和的非常重要的依据。

通常手足由热变温或由冷变温者为阴阳和。手足热者为阳气强。手足冷者有阳郁而冷,血虚而冷,阳虚而冷。常见的手足冷多为阳郁而冷和血虚而冷。阳虚而冷者,病情就严重了。

手足热常见病证:

卫强郁热与胃强郁热

卫强郁热者,如太阳伤寒,太阳中风,虚劳阳强。

太阳伤寒者,脉浮紧或脉浮数,无汗,恶风寒,头身疼痛,项背强急。治宜发汗解表,方选麻黄汤,葛根汤。

太阳中风者,脉浮弱或脉浮数,有汗,恶风寒,头痛,项背强急。治宜发汗解肌,方选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


虚劳阳强者,少腹拘急,心中悸,衄血,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疼,咽干口燥,方选小建中汤。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男子梦遗,女子梦交,脉芤或脉动或脉微或脉紧。方选桂枝龙骨牡蛎汤。


胃强郁热者,腹胀满,小便数,大便硬,舌红苔黄,治宜泻热通腑,方选承气汤类。


手足冷常见病证:

少阳气郁,少阳热郁,血虚内寒,阳虚里寒。

少阳气郁者,胸胁满,嗳气,呕吐下利,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舌苔白,脉弦。治宜通阳解郁,方选四逆散。


少阳热郁者,身热有汗,面垢,舌苔干厚,脉滑数。治宜清热泻火,方选白虎汤。

血虚内寒者,形寒身痛,得热痛减,舌质淡红,苔薄白润,脉细。治宜温养血脉、逐寒和营,方选当归四逆汤。若内有久寒,兼见少腹冷痛,或干呕、吐涎沫,可加吴茱萸、生姜暖肝温胃、散寒降逆。


阳虚里寒者,腰膝冷痛,或下利清谷,或骨节疼痛,舌淡苔薄白,脉沉。治宜回阳救逆或温阳祛寒,方选四逆汤,附子汤。


三、阳气太强是病态

阳气强是病态,不是正常状态。如247条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趺阳脉浮为胃气强,胃气强则脾气相对为弱,胃强脾弱则脾胃不和。“脾主为胃行其津液”(《黄帝内经》)。脾胃不和则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表现为小便数,大便硬。同理,营卫不和者,营气相对为弱,“阴弱者汗自出,阳浮者热自发”,这是《伤寒论》阐述的发病机理,即脉浮发热汗出的病机为荣弱卫强。营阴弱者汗自出,和脾阴弱者小便数是一样的道理,汗自出和小便数,都是“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黄帝内经》)的病理现象,即阳气亢热,则阴气被迫外泄,病机原理是阴弱阳强,阴阳不和。


阴阳基本定义:内为阴,外为阳;下为阴,上为阳。故下利过多为亡阴,汗出过多为亡阳。亡阳就是阳虚。如286条曰:“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亡阳(阳虚)的表现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虚寒,如38条“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服大青龙汤若汗出亡阳,会导致阳虚厥逆的虚寒证。

一种是实热,如111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太阳中风以火劫发汗,则汗出亡阳,导致阳盛阴虚的实热证。


阳虚(亡阳)为虚寒者容易理解;阳虚(亡阳)为实热者不易理解。其实只要理解什么是阳,那么阳虚所表现的虚寒和实热两种状态,就都容易理解了。


什么是阳?外为阳,上为阳。如经曰“荣在脉中,卫在脉外”,营气在脉中为阴,卫气在脉外为阳。“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面色缘缘正赤者”为血液怫郁在面,“阳气怫郁在表”也就是血液在表为阳。


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此为阳气重,也是血液在表部郁滞重。从《伤寒论》原文可知,表部的血液就是阳气。那么亡阳,就是亡失表部的血液。


亡失表部的血液,则表部血亏,丧失回入里部救里的气血了,那么里部偏寒者则里寒变重,变为少阴虚寒证,如38条;里部偏热者则里热变重,变为阳明实热证,如111条。由于病人的身体状态不同,里部偏寒者若发汗亡阳则变为少阴虚寒证,里部偏热者若发汗亡阳则变为阳明实热证。如124条抵当汤证“脉微而沉”为阳虚,“其人发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为里热。《金匮要略》“阳气衰者为狂”也是阳虚里热证。《黄帝内经》“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瘖,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石之则阳气虚,是用石针或石片放血则表部气虚,丧失回入里部的气血,导致里热加重则发狂。


从《伤寒论》和《黄帝内经》的论述中,可知阳气为表部之气,即由里向外出之气,包括气上冲之气;阴气为里部之气,即由外向里入之气,包括气下陷之气。那么胃气强,就是里部气多而出现里部郁滞不通;卫气强就是表部气多而出现表部郁滞不通。所以,桂枝汤方、麻黄汤方等,都是发泄表部之气,以解除表部郁滞。表郁去则卫气由强变平。桂枝、麻黄的作用机理,就是损外气,也就是损表部有余之阳。因而表虚者需慎用桂麻之剂。如《金匮要略》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就是因为“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冲气降低了,而反更咳、胸满,就是上虚胸寒了,所以去桂加干姜细辛。


111条“阳盛则欲衄”,是火劫发汗导致的阳邪盛,不是阳气盛。如《黄帝内经》曰“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内容仅供临床参考,非中医专业

请勿试针试药

以上内容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黄帝内经   阴阳   郁热   虚劳   桂枝   芍药   阳气   阴气   甘草   手足   思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