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山西姑娘,在德国当公务员,给大老爷们开会,领导说:凶一点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794位真人故事

我是雨涵@茉莉一家的留德视记,80后水利工程师,来自山西大同。

留学的时候,我没想过要谈恋爱。

在德国上大学,10来年没毕业都不稀奇,课程和考试都要求比较高,绝对不是混一混就能轻松过去的。

所以我的目标清晰明确,以最快速度拿到文凭,之后回国工作。我性格活泼爱笑,跟谁都能相处得来,对于感情不是不开窍,只是从没想过自己要找个外国男朋友。

没想到,打脸来得太快。

(新天鹅城堡婚纱照)

2010年,金秋10月,一个落叶与风相逢的季节。在新生开学典礼上,人群中一个男生显得太过抢眼,并不是他有多帅,而是他那两米的身高,加上那双欧式大双眼皮,实在让人不得不注意到他。

缘分撩拨的初见,秋风都变得醉人。

我们两个带点“命中注定”似的成为了同班同学。学工科的女生很少,全班加我一共4个女生,后来中途退学两人,班级放眼望去全是雄性生物。

作为一大片绿叶里的红花,可想而知,我并不是因为多好看,才被托哥注意的,据后来托哥回忆说,他对我的第一印象,中国女孩,很害羞,很可爱。

我不知道,身高2米的视角,是不是看什么都可爱?

(婚纱照,身穿德国的传统服饰)

德国大学,在校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多数要靠自己去查学习资料,或者和同学们课下去做实验等。

我和托哥经常会被分到一组做课题,周末很多同学也会不约而同地约在图书馆,进行课外讨论。见面次数多了,自然就熟悉了,熟悉了以后也就互相产生了好感。

我们每天会说很多话,但没有一个字是关于爱情。人声鼎沸的空间里,似有一种不明不白的东西在蔓延,连对视一秒都觉得灼热。

后来,托哥也曾问过我,你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我的?

(中式婚礼)

曾在书中看过这样一句话,我没多少清晰的记忆,恰好每个片段都有你,时光像琥珀,凝结在一起,光阴分不出前后顺序。

大学旁边有个车站,很多学生放学之后,都会在这里等车。

那天,1米65的我,被埋没在人群中,看不见身高2米的托哥。由于离得远,托哥也没看到人群中的我。

电车缓缓驶来,车门打开的一刹那,所有人都齐刷刷地涌进车厢,等我要进去的时候,无意往右一看,发现站台上仅剩的两人,竟是我和托哥,我们在彼此眼中看到了惊讶。

之后相视一笑,同时走进了车厢。

(2019年,和托哥在三亚)

我们俩关系之所以有了进展,契机是因为托哥邀请我去他爸爸的生日宴。

虽然我们也有过很多私下的活动,但仅仅只是几个一起读书的中国学生,邀请德国的同学尝一尝中餐。然后,德国朋友作为回报,请我们去打保龄球。

像这种去参加家庭聚会,我还是头一次受邀。和闺蜜商量了一个晚上,最终决定去,毕竟他还邀请了其他朋友。虽然就我一个女生,但在德国,以一个普通异性朋友身份,去参加别人的家庭聚会,其实也很平常。

备好送给长辈的生日礼物,内心忐忑地去赴宴,到了那,哎呀,感觉不妙!

托哥全家人几乎都在场,他的叔叔婶婶,表妹,问了我很多,问题。我顿时觉得,托哥事先,应该是以一种喜欢的女孩的身份,把我介绍给了家人。

(2014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

他的家人,还贴心地把吃饭地点定在了中餐馆,这让全程紧张的我,心里轻松了不少。结束以后,托哥送我回去的路上,我以为会发生点什么,结果他什么都没有说。

当然我也没问,毕竟在传统认知里,恋情应该是先表白,再恋爱,再见家长,如今这状况,着实让我摸不着头脑。

可没想到,第二天,托哥把他社交账号的状态,改成了恋爱中,并且还关联了我。

说他表白吧,可又什么都没说。但虽没说什么,却又用行动表达了爱意,也许这就是直男的爱吧。

(德国樱花街)

校园爱情,简单又纯粹,20出头的年纪,没想过一生那么遥远的事情。

听过这么一句话,爱情始于心动,但总归会归于平淡,白头偕老靠的从来不是爱情,心定才是婚姻。

托哥这个人,内敛上进。并不是有意夸他,因为德国的年轻人,很大一部分不会选择去读大学。跟国内正好相反,德国的大学很容易进,但想毕业却很难。

所以很多年轻人,会选择参加职业培训,简单不说,挣钱也会比较早。

但是托哥目标一直很明确,拿到硕士或者博士的文凭。这样将来找工作会更容易,生活也会变得更好。

(2013年,做生物实验时拍了学校的招生宣传)

托哥学习很努力,这方面他给了我很多的帮助。

初到德国,对这边也不太了解,德国除了传统几项专业,比如,机械,法律专业热门外,经济,金融,化工,学的人也很多。

学的人太多,可能不好找工作。后来我选择了比较感兴趣,又觉得很有意义的环境保护方向,水资源管理专业。

学工科,会碰到很多专业的东西,非常难,即便翻译成中文我也不一定会明白。这个时候托哥会很耐心地给我讲解,或在考试之前,我们会一起复习,可以说,多亏有了他,我才得以很快地顺利毕业。

托哥也不负所望,硕士成绩和论文成绩,几乎都是满分。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2014年德国本科毕业直接保研)

刚在一起的时候,有一次我爸来德国出差,提前得到消息的托哥,心理准备了一个星期,愣是没敢见我爸。

是不是女婿见老丈人,都像老鼠见到猫一样?还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视频,新女婿一进门,紧张到第一句话就说错,爸,你好,我是你老公。可把我笑够呛。

直到半年后,托哥非常想认识我的家人,也想去中国看一看,那是他从小就想做的事情。于是2011年,趁着放暑假,他带着他的好基友,我们三人飞回了国内。

至于为什么会带上他的朋友,原因俩字,壮胆。

用我奶奶的话来说,托哥是个老实孩子。因为每次饭局后,他总是把自己喝趴下,倒不是贪杯,实在是他认为长辈给他倒酒哪有不喝的道理。

家乡汾酒,高度的,托哥喝一瓶没问题,但是不能混着喝。喝完就难受得不行,喝不进去的时候,也硬撑着,完全不拒绝长辈们的热情。

在我家待了两周后,我们就出发在国内玩了一圈,北京、上海、杭州、苏州、云南,整整一个月都在路上。

(2017年,意大利罗马)

都说两个人合不合适,旅行一次就知道了。

有人说,旅行是生活的缩影,快乐的心情是第一位,其次才是时间。伴侣稳定的情绪,遇到突发事件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面对分歧沟通的方式,这些生活细节,都会在旅行中显现。

所以,有很多人旅行回来,要么比以前更亲密,要么直接分手了。

我们游到云南的时候,托哥听到导游说,来到这儿一定要给自己喜欢的人买块玉,没想到托哥趁我没注意,还真给我买了个吊坠,女生确实会被不经意间的举动,感动很久。

不过要说这段旅行,最难以忘怀的,除了让托哥尝到了各地的中国美食,还当了一回媒人,他的好基友和我的闺蜜,在一起了。

(2015年,内蒙古自驾游)

这两位男士,更是在2013年的同一天,向我们求婚了。托哥用打工挣的钱,买了一个钻戒,还买了很多的花,把屋子铺满,我感觉,这是他这辈子做过最浪漫的事。

同年暑假,我们再一次飞回国内,这次同行的,是托哥的爸爸妈妈还有哥哥。

这趟,我爸妈更喜欢托哥了,完全拿他当准女婿看待。可能他们也看出来了,这个人就是我这辈子要嫁的那个人了。

对待感情,我是一个很理智的人,也知道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说到这,不得不说一说,我生命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男人,我爸。

我家是典型的严母慈父家庭。小时候爸妈陪伴的时光很多,假期经常一起出去旅游。我妈是老师,在教育上会对我严一些,我爸则对我更多的是包容。

(小时候的我)

老爸爱好比较多,我们经常一起唱歌,或者会周末蹲在家里,看上一整天的电影。家人之间的互动,分享也是常有的事。愉悦的家庭氛围对我影响很大。

我坚信,爸爸对女儿的择偶观,是有一定影响的。对于我来说,未来老公,除了是爱人,也是朋友,要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彼此也要相互分享,会问我的意见。开心的事情会两个人一起去做,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同时我也很感谢爸妈,从小培养我独立自主的性格。这对我以后的帮助非常大,面对陌生的环境,我会很快适应。在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时,也会很冷静地去分析决定。

(2011年,北京十三陵)

双方亲家见了面,当我爸得知托哥爸爸爱吃烤鸭后,就带他吃遍了北京城所有的烤鸭店。两家人虽然语言不通,但举起酒杯,就什么都懂了。

一杯情,两杯意,三杯四杯成了好兄弟,两个爸爸的酒量可谓是旗鼓相当。

家长虽然都见过面了,可当时我们还在读本科。我的想法是,求婚归求婚,但我得先毕业,所以婚礼事宜,暂时搁浅。

2015年托哥说,如果他会中文,跟我爸妈沟通会更方便一点,就不需要我在中间翻译了。

德国大学,正好跟国内青岛理工大学有合作关系,于是,我们就申请了一个回国交换的机会。

托哥学中文,我在学校和青岛几大污水处理厂实习,半年后我回德国写硕士毕业论文。托哥继续留在学校,写他的关于青岛跨海大桥的论文,我们两个开始了一年的异地恋生活。

一年半的时间,托哥深深爱上了中国,是啊,祖国的魅力无人可挡。看山是空山新雨后,看水是坐看云起时,看花是出淤泥而不染,看夜是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看景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011年,玉龙雪山)

那时,我们彼此在自己的学业上忙碌,几乎每天都会打视频

电话。学习,爱情两不误,最终我们都顺利毕业,并且很幸运,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德国水利局工作。

而托哥为了我,放弃了在国内读博的机会,他的付出更加坚定了我对这份感情的信心。说实话,这场跨国恋,我的顾虑一直很多,但托哥一直在用行动给予我安全感,即便当时我回国内,他也会义无反顾地跟我回中国。

时间来到2017年6月,我们迎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托哥还有他的家人给了我一场,非常难忘的婚礼。

(公婆为我租的婚礼马车)

公婆住在德国的郊区,他们特意为我租了一辆南瓜马车,婚礼当天,从一个村子绕到另一个村子,走了很长时间,最后在一个城堡里完成了仪式。

不仅如此,一向节俭的公公,还花了3万人民币,为我们独家定制了烟花,还自己编程序,有桃心,有我和托哥的名字缩写,整整燃放了40分钟,那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美的一场烟花。

除此之外,婚礼和晚上派对的费用,也都是公婆和大伯哥出的。

德国很多年轻人是不举办婚礼的,因为花销会很大,所以公婆一家的做法,真的把我感动到热泪盈眶。

(我们结婚啦)

在结婚前,我和托哥也讨论过中德两国的婚礼习俗,比如中国接亲,新娘脚不能沾地。而德国传统风俗新人要锯木头,因为锯子软,需要两个人配合用力才能成功,也就寓意新婚夫妇在以后的生活中,要一起克服困难。

让我意外的是,托哥竟把聊天时说过的话,记在了心里,当天完成婚礼仪式后,我们要到城堡后面的花园庆祝,托哥说了句,雨涵的脚不能占地,随即就抱起我,走下了又窄又陡又很多层的旋转楼梯,之后把托哥的老腰疼了好几天。

同年9月,我们又在中国举办了一场中式婚礼,八抬大轿,凤冠霞帔,君心为聘,许一世情深不渝。

(中式婚礼穿婚鞋)

公婆在德国郊区盖了很多房子,婚后我和托哥住在了其中的一套中,不仅如此公婆还给我们买了车。

婚后,我做饭,托哥包揽家务活,他特别喜欢吃中餐,所以我们两人,没有什么文化上的冲突。当然,我们平时也会有去到公婆那里蹭饭。

鸡毛蒜皮的事上,我们会考虑彼此的感受,也会留一些私人空间给对方。比如,托哥有时会提出,让我去跟朋友们旅游,把家里一切事宜放心交给他。我也会支持他跟朋友们出去喝个酒,喝完我去接他。

(德国婚礼传统,新人锯木头)

人生大事已定,我们两人又都在各自的领域忙碌。

在德国政府单位里,我是唯一的外国人,所以就要更加努力,我的工作内容跟河道防洪,建设防洪堤有关,常常作为甲方代表政府,跟施工方,设计方进行沟通和招标。

每天跑工程,跑现场的,还要开工程会、施工会,会议室里清一色都是德国大老爷们,就唯一我一个女性,还是个外国人,压力非常大。一开始什么事都不敢说,还被急哭过。

后来领导跟我说,去参加工程会,一定要表现得凶一些,不要老一直笑,会显得太和善。最后我练到,拍着桌子和他们吵架。

(交换戒指)

至于托哥,他前几年一直在大学里做助教和研究项目,现在我们两个同属一个系统,但不在同一个地方办公。

德国国家级的政府部门,它在每一个城市都有分点,包括我们住的这个城市就有三个分部,但做的内容,差不多相同。

托哥的主要工作是,河道桥梁建设这一方面的。

后来,托哥又得到一个回中国读博的机会,不过正赶上我怀孕,所以他又放弃了。女儿出生后,他觉得读不读博真的是一件非常无所谓的事情了。

孩子出生后,公婆平时都会来帮忙带孩子,他们给我们这个小家庭的帮助,真的是非常的多。如今我们俩在一起13年,结婚5年多了,余生我们慢慢走,慢慢来。

(女儿出生,托哥在医院陪护)

当然自己幸福之余,也不能忘了爸妈,我和托哥的计划是,在德国工作期间,尽可能地多回国看他们,也可以把他们接过来探亲。

爸妈老的那一天,我们也考虑,要不让他们长期住在德国,要不我们回国发展。总之无论怎样,我们都会携手解决要面对的问题。

最后我想说,婚姻里,最重要的是人品和担当,以及原生家庭刻在骨子里的三观和教养。

有的人进入你的生命里,会让你觉得人间值得,会成为你的光,而有的人会把你的光都熄灭,一定要人间清醒,谋爱的路上不放弃谋生的能力。

(2022年,参加朋友婚礼)

多去笑一笑吧,都说爱笑的女孩儿运气都不会太差。不管现在你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不要丧失对自己,对生活的期待。

在年轻的时候认真生活,认真挑个跟你生活的人,如果有一天你结婚了,希望是发自内心的开心,而不是大松一口气觉得完成了一个任务。

在家,厨房有烟火;在外,有牵挂,有问候;在精神上,有沟通,有理解;在生活中,有依靠有包容,那么余生,值得期待。


【口述:雨涵】

【编辑:李家菇凉】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都会   公婆   德国   山西   青岛   大老   爷们   中国   婚礼   公务员   家人   姑娘   爸爸   传统   领导   旅行   喜欢   朋友   国内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