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领红十三军攻克瓯渠后被叛徒出卖,死后头颅被挂温州城头示众

#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

瓯渠村位于永嘉县西部,西溪流域上游,20世纪30年代,全村300多户 1000多人。该村地主豪绅吴恩侯建立民团,人枪100多。 国民党在此驻有省保安队一个连。“全西溪土劣都视此为安乐土,携契据借约贵重细软物件及全家男女搬移引地。”瓯渠遂成为国民党统治永嘉县西部的一个重要据点。

红十三军成立后,早有拔掉这个据点的打算。在攻打缙云之前,军部派出政工干部、小源红军联络人员吴凤祥(化名吴胜)到瓯渠侦察并做民团策反工作。

但吴凤祥在召集西溪各地红军负责人会议时,被民团发觉,壮烈牺牲。缙云凯旋后,陈文杰、雷高升在白沙召开干部会议,研究决定乘胜袭击瓯渠国民党据点。

袭击瓯渠并非容易。瓯渠村沿溪一条大路与外界连接, 地形狭窄险要,道路崎岖。吴恩侯的民团盘踞瓯渠村,经营多年,武器精良,有白郎宁手枪18支,木壳枪30多支,步枪100多支。在村内外险要处构筑了工事,在后山腰筑有一个长方形的大碉堡,驻瓯渠的省保安队有七八十人。

9月9日,红军各路队伍共1000多人向瓯渠村进发。傍晚时,陆续到达上吴村,封住了通往瓯渠的道路。红军指挥部设在上吴村茶亭。

次日凌晨,红军兵分三路向瓯渠村发起攻击:一路从东南方翻过蒲坑坳,居高临下,向瓯渠民团发起攻击;一路从西南方的扁担山,向民团发起攻击;陈文杰、雷高升指挥的红军主力,从南面水口进军。

随后,徐岩星指挥的廿四垄红军,从东边的昆阳打过来。胡秀指挥的茗岙、 郑山、林山300多人,从东北方向压过来。民团难以抵挡, 纷纷向后山夺路而逃,吴恩侯也从东北的竹园湾潜逃。

省保安队举着一面红军军旗,冒充红军向西北的黄皮园方向溜走。红军进村后,没有遇到大的抵抗,缴获一批武器,没收一些地主的浮财,然后撤出瓯渠村。

红一团(师)攻克瓯渠国民党据点,影响非常大。永嘉城区(温州)国民党地方当局十分恐慌,立即宣布城区特别戒严。红军虽然攻克了瓯渠,但是没有彻底消灭民团和省保安队,让其逃走了,后来民团纠集起来进行疯狂报复,许多红军及其家属惨遭杀害。

在攻打瓯渠的战斗中,陈文杰脑部跌伤,被送往界坑上董疗伤。主要考虑上董董佐光部武器装备较好,有一定战斗力,上董又是群众基础较好的地区,并嘱董佐光加以保护。

陈文杰

董佐光当初是投机参加红军的,在缙云战斗后和小源(属青田县)整训时受到陈文杰的批评,便心怀不满,于是决定出卖陈文杰作为投靠国民党的见面礼。

9月18日早晨,董佐光假说自己要去参加战斗,用轿子把陈文杰抬着走,走到半路,董佐光又劝陈文杰回去,说等他向军部汇报后再来通知。

等陈文杰回到上董,国民党“救乡团”头子陈华早已派兵埋伏。陈文杰发现敌情,立即拿出手枪进行还击,可是子弹早被董佐光卸掉了。他把手枪一掷,准备和敌人肉搏,终因双方力量悬殊,陷于敌手。

敌人抓到陈文杰后,妄图从他口中得到整个红十三军的机密,宁绍台温“剿共”指挥官王文瀚亲自审讯,他软硬兼施、用尽手段,但陈文杰坚贞不屈,勇敢面对。

9月21日,陈文杰在温州松台山英勇就义,头颅被悬挂在温州城头“示众”。

董佐光的叛变,使红一团(师)的力量减弱,对红十三军是一个较大的打击。陈文杰的牺牲使红十三军失去了一位领导核心人物,使红十三军的统一领导受到极大损害。

参考资料: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红十三军和浙南革命斗争》、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浙江历史》第一卷、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温州历史》第一卷、中共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永嘉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特此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温州   缙云   永嘉县   民团   保安队   城头   党史   据点   叛徒   头颅   红军   国民党   中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