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和李沁饰演的高加林和刘巧珍,来自路遥的 人生

《人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路遥的成名作,一部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的优秀中篇小说。作品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在农村与城市中几度徘徊的故事,亦描写了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小说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描写得淋淋尽致,给人带来一种无奈的无力感的同时,引人深思。

高家村里最贫寒的人家,是高加林一家。虽然家境贫寒,但高加林是全村最有文化、最有出息的青年。天有不测风云。他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学,可是大队村支书想让他的儿子高双星走出山沟沟就找人帮忙换了高加林和高双星的户口,顶替了高加林上大学的名额。

高加林家里没钱支持复读,他只能回村种地,变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后来,村支书因为顶替一时对高加林有愧疚又给他找了一个民办教师的岗位。可没干多久,教师的职位也被顶替了,他又成为了农民。

高加林是地道的农家子弟,但在他骨子里,始终认为自己是城里人。这也难怪,他相貌堂堂,知识丰富,谈吐文雅,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不像农村人,更像是城市知识青年。然而,当民办教师的岗位被顶替后,高加林如梦初醒,他猛然发现,自己寒窗苦读十几载,关键时刻却不如有个好爸爸,这时候的他,内心悲愤交加。

做回农民后,高加林每天只能抡䦆头修地球,但他仍不甘心,梦想着有一天重返县城,回到他熟悉的环境里,读书、听音乐、打篮球,过文明人的生活。真实的生活终归要回到柴米油盐上来。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听从老父亲的劝告,挎着篮子去集市卖馒头,甚至去县城的公厕里去掏大粪。这些事情放在以前,高加林饿死都不会去做。但现在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放弃自尊,咬牙去做。去城里的公厕掏粪时,高加林屡次被人羞辱,他在心里告诉自己:“我非要到城里来不可。我有文化,有知识,我比这里生活的年轻人哪一点差?”

从教书先生沦为耕田农民,巨大的身份落差让高加林尴尬、悲愤、痛苦。这时,刘巧珍走进了他的世界。

刘巧珍是村里能人刘立本的女儿,她善良淳朴,美丽能干,美中不足的是,不识字。正因为如此,她才特别崇拜有文化的高加林。刘巧珍一直暗恋高加林,她知道农民的身份让高加林倍感屈辱。当看到心爱的人如此痛苦时,她也心如刀绞。

那一回,高加林提着一篮馒头去集市上叫卖,却始终因为面子问题张不开口。后来刘巧珍夺过篮子,帮他去叫卖,并把卖完馒头的钱一分不少地交到了高加林手中。回乡的路上,刘巧珍向高加林大胆表白。“加林哥!你如果不嫌我,咱们两个一搭里过!你在家里盛着,我给咱上山劳动!不会叫你受苦的……”

就这样,他们恋爱了。

多年的读书生涯,让高加林爱知识,讲卫生,举止文雅,一派君子风范。和高加林恋爱后,高加林的每句话,都成了刘巧珍的圣旨。为了讨心上人的欢心,刘巧珍顶着被村里人嘲笑的压力,坚持天天刷牙,还开始刻意打扮自己,一天能换三次衣服。

刘巧珍的纯真和善良,让高加林倍感温暖。正是因为有了她,高加林才觉得人生少了些许苦涩。真爱对人具有巨大的疗愈作用,高加林和刘巧珍之间的恋爱,尽管村子里除了高加林的父母,没人看好这段感情。

没多久,高加林的人生却迎来了重大转机。

当时,高加林的叔叔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成了当地劳动局局长。公社干事为了讨好新局长,擅作主张,给高加林谋得一份县委通讯干事的工作。这份工作,不仅很体面,还能解决城市户口,是真正的金饭碗。

进入新单位后,高加林意气奋发,干劲十足,很快就成为部门骨干,大家都很看好这个英俊潇洒且才华横溢的小伙子。高加林自己也身心舒畅,这才是他梦寐以求的生活。他相信,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在县城里的高加林遇到了高中同学黄亚萍。

黄亚萍是上海人,她父亲是县武装部长和县委常委。亚萍是在他刚上高中的那年随父亲调来县上,插入他那个班的。

她见过世面,那种聪敏、大方和不俗气,立刻在整个学校都惹眼了。


黄亚萍一直很喜欢高加林,但是他不愿意和高加林回农村做农民,高中毕业后去了县广播站做广播员,于是便选择了和张克南在一起。

黄亚萍没想到高加林也调到了县城,曾经那朦胧抑制的爱情,终于不可自拔的生根发芽了。犹豫再三后,她选择了和张克南分手。开始追求高加林。

在黄亚萍的猛烈追求下,再加上他逐渐意识到,自从他进城工作后,他和刘巧珍的精神差距越来越大,两人在一起时,基本没有共同语言,搞得高加林很痛苦。相比刘巧珍,黄亚萍和自己更有精神默契。

高加林终于产生了动摇,他选择了和巧珍分手,和黄亚萍在一起。

高加林约刘巧珍在大马河桥见面。大马河桥,正是刘巧珍帮高加林卖馒头的地方。当高加林说明来意后,刘巧珍心痛难抑,但还是强忍泪水,和高加林挥手告别。

正式和黄亚萍在一起后,他却发现,黄亚萍很任性,不像巧珍那么温柔体贴。在黄亚萍面前,高加林常常很自卑,他越来越怀念刘巧珍。

正当高加林事业春风得意时,他的人生迎来了第三次逆转。

由于黄亚萍和张克南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却突然和张克南分手,这让张克南的父母十分恼恨。张克南的父亲利用人脉私下开始查高加林的,发现是马占胜帮助高加林走到后门,才有了他县委通讯干事的工作。就向监察机关举报,说高加林的工作是走后门得来的。这件事越闹越大,最后单位不得不开除了高加林。

又是一夜之间,高加林从人生高峰,跌至人生谷底。高加林失意的回到农村,以为会被村里人看笑话,结果村里人都很安慰他。

当巧珍听到消息后,已嫁为人妇的巧珍不顾世俗流言,亲自跑去大队支书家,央求他给高加林安排一份体面的工作。高加林听说这件事后,心痛难抑,他知道刘巧珍是一块“金子”,而自己已经永远失去了她。

小说结尾,高加林百感交集,从德顺爷爷那里得到人生的无奈和真谛,放声大哭,哭声中有对刘巧珍的感激,有失去巧珍金子一样的心的懊悔,但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无奈。

巧珍就如书中德顺爷爷说的一样,真的是一块金子。她深沉地爱着高加林,愿意为了高加林付出一切,愿吃苦耐劳,也深沉地爱着她的土地,爱山川流水。最让我觉得感动的地方是她和马栓结婚,听说高加林要回来当农民时,有一段这样的描述:

(回答姐姐巧英)“不!”巧珍抬起泪水斑斑的脸,“这是不可能的,我已经结婚了。再说,我也应该和马栓过一辈子!马栓是好人,对我也好,我已经伤过心了,我再不能伤马栓的心了……”

她那坚定的,纯真的,忠贞的性格,让她虽然出身农村,不识一个字的人生高度高过出身较好,同样也爱着高加林的黄亚萍的人生高度许多。

真爱是无悔的奉献,即便爱情已逝,也会默默付出。高加林对巧珍的爱,夹杂着真爱和感激,而刘巧珍对高加林的爱,却纯粹而炽热。她甘愿为高加林做任何事,从不计较、从不索取。真心付出而不计得失,这才真爱。

高加林的人生很富有戏剧性,生活喜欢把他高高抛起来,再狠狠地摔下去,每一次,都让他措手不及。面对命运的捉弄,他始终不曾低头。但最终,历尽艰辛后,他的人生仍以悲剧收场,令人唏嘘。

高加林是改革开放初期一代青年的缩影。在80年代初,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都经历了巨大变迁。在这种大背景下,为理想奋斗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而高加林这个人物,就是在这种思潮下诞生的经典文学形象。故事的结尾,高加林又回到高家村,从表面看他是失败者,可实际上他虽败犹荣,因为他曾经为梦想苦苦奋斗过!

点赞关注不迷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民办教师   人生   贫寒   公厕   干事   县委   金子   村里   县城   馒头   父亲   农民   农村   城市   工作   刘巧珍   陈晓和   高加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