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永远是我们创作的不竭动力”-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特别节目部主任闫东专访

采访 | 杨玉洁

编辑 | 董悦、史仟鹏、石甜甜

订阅 | 010-86092062





闫东,著名纪录片导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特别节目部主任,高级编辑。从事纪录片创作36年,在重大题材创作方面硕果累累,创作了《孔子》《长征》《东方主战场》《1937南京记忆》《李大钊》《百年小平》《不朽的马克思》《大鲁艺》《中国记忆》《中国民居》《飞向月球》《我们走在大路上》《英雄儿女》《敢教日月换新天》《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从延安走来》《领航》《长征之歌》以及央视首部《国脉》3D电影、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等几十部有重要影响力的重大题材纪录片,作品十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中国新闻奖、中国电视金鹰奖、星光奖、金熊猫奖、白玉兰奖,作品还获得了众多国际大奖。闫东被选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第九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





Q1


《领航》这部作品为观众带来了亲历者的视角,您作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见证者,为何说您所创作的《我们走在大路上》《敢教日月换新天》《领航》这三部作品是“一生只有一次的选题”?面对这样的选题,您的创作理念是怎样的?


闫东:今年是我作为纪录片人,创作生涯的第36年。总书记说过“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这三部作品分别是2019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24集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2021年纪念建党一百周年的24集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2022年迎接党的二十大的16集大型专题片《领航》,这三部作品都是在国家重要时间节点,总台接受中宣部的任务,由我们团队担纲制作的重大题材作品。


《我们走在大路上》《敢教日月换新天》《领航》三部作品海报


这种题材的专题片举世瞩目,作为总导演压力巨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作为一名改革开放的见证者,纪录片的创作者,能够带领700多人的纪录片团队在重重挑战和压力下进行创作,将国家的重大题材作品呈现给世界,是一件令人极其骄傲的事情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人生只有一次,历史也不能重来,我们唯有在时代浪潮中砥砺奋进,珍惜机遇,才能完成好这样的“一生只有一次的重要选题”。


比如《领航》是2021年11月16号从中宣部接到任务,到2022年10月8日正式播出。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十六集大型专题片的创作,最终取得了全网触达55.1亿人次的效果,《领航》国际版在覆盖全球3.95亿用户的CNN电视端播出后,仅CNN欧洲/中东/非洲和亚太的累计播放量近亿次。国内外观众对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关注。


大型专题片《领航》在中国共产党党史馆的拍摄现场


我们认为国家叙事是宏大的,同时又是具体的,更是生动的,我们的创作方法就是走向鲜活的现场,去感受环境,感受采访对象的语言,呈现好这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我们不喊口号,国家叙事也是靠我们每个个体不停地思考和实践组成的,能够找到个体的、微观的叙事角度才是真正的好的国家叙事。接地气、有灵气、能共情,温度传到了心里,精神才能落地生根。




Q2


在《领航》的十个创作小组中,其中包括修复团队在内的一半是技术团队,您如何看待艺术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闫东:电视艺术本身就是影像科技革命的产物,科技和电视艺术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电视艺术不可能单独脱离技术而存在,而当代科技为艺术的创作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


资料修复是文献纪录片导演特别在乎的,让画面做到最真实、最贴近事件本身,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重要历史场景如果画面不清晰、精度不高,就是对历史表达的不够尊重。不止要画面镜头完美,我还要求在资料画面上加说明性字幕,进一步给观众讲好历史背景。我非常强调给观众带来信息的准确性。


总台提出的“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传播理念,是指技术与艺术互相依存、相互辅助,而且必须以思想去引领二者的融合。2011年纪念建党90周年,我完成了十集文献纪录片《旗帜》的创作,节目制作过程中我们团队尝试与央视音像资料馆及新闻电影制片厂的历史影像修复工程项目合作,成为央视重大题材资料修复工作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总导演闫东(左)在录音棚与合作30余年的作曲家刘为光(右)和音乐编辑(毛薇薇)讨论主题曲录制细节


按照历史文献纪录片的要求,对片中各种公众人物的人像修复首先要求真实、自然、并且清晰,其次是艺术性渲染,比如对科学家袁隆平、企业家傻子瓜子年广久等不同的人物,修复工作都有不同的要求,需要分门别类进行修复。科学技术是提高影像质量和实现艺术追求的保障,同时也要注重制作时间、制作成本和影像效果上的平衡




Q3

在您 36 年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影像技术的创新应用一直是您在创作中非常关注的点,您在影视科技实践方面都有哪些尝试?


闫东:从事导演工作这36年来,我始终关注影视创作中前沿技术的应用,力争每次创作都能站立在最新影像技术应用的潮头。可以说,正是世界影像技术、中国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推着我向前走的。


我1987年进入中央电视台,那时候是VHS时代,摄像机还是背包式,那包沉着呢,索尼还是3/4U型机呢,那会儿的作品有《花鼓灯》《神州风采·说药》《历史的脚印》。


然后到了1991年、1992年,Betacam出现了,那个阶段我创作了《中国民居》《牡丹》《张謇》。其中《中国民居》是央视第一个使用三维动画制作的片头,在1995年从几十个国家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日本)第二十五届FNS大赛银奖。


再到1996年、1997年,刚出现DVC Pro小带子的时候,数字化时代开始了,我又创作了《科教兴国》《共产党宣言》《改革开放20年》《李大钊》。我们在国外拍摄时,记得DVC Pro摄像机还掉链子了,在北京采访中国专利局局长时,拍着拍着,机器又停了,松下公司因此专门派了技术员加入我们的摄制组。


从模拟到数字,一下子就上了一个大台阶。2000年新世纪开始,电视技术逐步从标清走向高清,我拍摄了迎接党的十六大的十集专题片《走进新时代》、迎接党的十八大的七集专题片《科学发展铸辉煌》。


2012年我带领团队完成了六集纪录片《国脉》,并同步制作了央视首部3D电影,在国家博物馆循环播放。2013年,3D版《国脉》还荣获了国际卢米埃尔杰出贡献奖


2019年随着总台在5G+4K/8K+AI上的战略布局和实践推进,我们已经有相当多的作品运用了国内外领先的技术。


2021年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片头制作中,我们使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8K摄像机,它拥有超高分辨率以及超宽的色域。


在《英雄儿女》《领航》《长征之歌》等节目中,我们大规模应用了数字影像修复技术,把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技术结合到了艺术作品中,而且这次《领航》中应用的修复技术和修复流程,还是我们的自主创新。



我一直在一线工作,始终和台技术部门通力协作。每种新的电视技术出来,我带领的纪录片团队,几乎都会率先试用。每次影像技术迭代,我都感觉“机遇又来了,我们可能又要创新了!”


今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提出的“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理念,构建“5G+4K/8K+AI”战略布局,我的理解深度可能和别人不一样,因为我见证了近40年来中国电视技术的发展史,是亲历者,同时也是实践者。


如今中国的超高清技术已经与世界并跑,技术与艺术也在不断融合,实践也促进了影视理论的不断总结和发展。总之,要想作品最终能给观众带来极致的视听体验,在科技方面多多尝试是必不可少的。







Q4


自2018年总台成立以来,从《我们走在大路上》《敢教日月换新天》《英雄儿女》等历史文献片的工作实践中可以看出,科技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您是如何整合资源、开拓创新,协调总台上下技术资源的呢?可否以大型专题片《领航》为例,谈一谈团队“立体化联动”的工作模式是如何形成和运转的?


闫东:《领航》是在总台各部门的协同支持下,整个团队在有限时间内共同努力的成果。《领航》创作之初,我们就以科技嵌入大组的方式,组成技术专家团队,以高品质为导向,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解决具体问题。


我们的协同高效离不开前沿科技作支撑。在《领航》的创作过程中,我们搭建了领先的4K级影片数据量算力的制作渲染平台。就影像修复来说,我们创新地提出了针对视频的复合性修复工艺流程;在优化修复AI模型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效;还有其他一些软硬件技术设备,如画面分层去除色散软件、智能化视频内容分析系统等,这些科技应用都为纪录片的制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立体化联动”的工作模式是高效集结团队力量和智慧的关键,但它不是机械的刻意为之的。我们每位“战士”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不断地探索就形成了这么一个管理体系。


《领航》的全部创作力量有近700人,分为撰稿、导演、资料、外拍、后期、视觉设计、音乐、新媒体、修复、制片10个小组,其中拥有技术含量的团队占比超过50%。当节目制作进度时间总表确定以后,我们分工合作,同步开展前后期制作,步调一致地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326天的制作周期中,正是如此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创作组织架构,在最大程度上整合了总台资源。加上国内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协作,共同保障了“立体化联动”工作模式的高效运转。2023年开年大片《长征之歌》,也依然是《领航》的工作模式。



Q5


当看到珍贵历史影像重生的那一刻,您的感受是怎样的?珍贵历史影像修复对党史、新闻史有怎样的意义?


闫东:当看到珍贵的历史影像,经过我们最新的数字影像修复技术处理后,画面恢复的那一刻,我们导演组与技术团队的心情是非常激动和振奋的。


李大钊生前唯一的活动影像是我和李玉贞教授合作找到的,这是最让我自豪的发现之一。1999年,我在做纪念李大钊诞辰110周年的纪录片时,通过搜寻李大钊当年在苏联参加共产国际“五大”时的活动情况,我分析当时苏联可能会存有李大钊的影像资料,正巧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李玉贞教授在莫斯科参加学术会议,她在莫斯科社会历史档案馆中发现了李大钊在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发言的珍贵影像资料,这是目前李大钊生前唯一的活动影像。


《李大钊》国内首播影像资料


22年后,《敢教日月换新天》节目又把这段珍贵的影像经过人工智能修复,使其以高清晰的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它再次引发了社会各年龄层观众的轰动,登上了热搜榜。


《敢教日月换新天》中李大钊修复图像再度引起轰动


我们要走进历史、尊重历史、重温历史,为的是以史为鉴,滋养育人。这就需要我们以更先进的修复技术来获得更优质的图像,通过构建修复模型,最大程度地还原珍贵党史、新闻史。通过还原历史资料原貌,将图像承载的信息完整地呈现出来,从而让更多人可以通过影像来见证时代,真切地感受和触摸历史




Q6


您一直强调“我们要不断总结既往作品中的技术成果,持续探索新技术,并且永远在路上”,可否展开讲讲您为什么这么说?


闫东: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我而言,每一部重大题材作品都是促使我不断认识世界、提升自我认识的历程。作为总台纪录片人,我们能够有机遇用心、用力、用情,守正创新,去呈现一个个中国故事,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更是很幸福的。


例如“领航”,它的意象非常壮阔、非常有力量——勇立潮头、不惧艰险、乘风破浪、奋斗向前,这就是最鲜活的中国故事、最精彩的中国故事和最温暖的中国故事。


从业36年来,我始终珍视我工作的平台和所从事的纪录片工作,为当下立传,为历史存真。作为导演,我们要让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保持与时俱进,最大程度满足观众的视听体验,同时不断总结过往经验。实践就是学习,学习就是实践。


前面提到我们的一些技术成绩和探索实践,是对我们现阶段工作的思考与总结。但我们对技术创新的探索和追求是不会止步的,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长征永远在路上,闫东畅谈科技发展与纪录片创作


新春伊始,这幅“学舞棒金猴拓路远天重奋斗,共白豚戏浪领航瀚海再长征”的楹联,是我们团队再出发的写照,里面包括已播出的《领航》和《长征之歌》和已经制作完成的以国际视角表现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纪录片《中国秦岭·一只金丝猴的记忆》,这是三年来中法联合摄制组合作完成的。


还有正在紧张拍摄的另一部生态纪录片《中华白海豚》,我们将使请总台水下摄影团队来执行特种拍摄。


在新起点上,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继续用作品讲好中国故事,走在时代前沿。科技发展永远在路上,我们也始终在探索如何运用新科技进行艺术创作,长征永远在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4

标签:总台   国脉   特别节目   专题片   纪录片   中国   日月   题材   专访   影像   主任   团队   节目   动力   艺术   作品   电视   历史   工作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