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宋代萌生的贪墨问题及其影响

#历史开讲#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众所周知,在封建官僚体制之下,贪腐问题是一直难以解决的难题。

尤其在宋代,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得这一问题格外突出,对生活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

宋代官僚

一、宋代贪墨途径

关于官吏贪墨的途径,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只不过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在宋代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侵吞骗盗

它是一种官吏通过职务之便,通过强占、秘密转移、诈骗等手段将财物占为己有的行为。

其中的强占,一般来说主要是指对公共财产的掠夺、非法转卖、私人克扣等行为。

宋代宦官群图

如徽宗时期,蔡京便“动以笔帖于榷货务支赏给,有一纸至万缗者”,私自减克入己“以千万计”。

太祖开宝年间,太子中舍胡德冲在延州做通判时也“隐没官钱一百八十万”。

由此可见,当时的贪墨多么严重,动辄就是成千上万的大数。

也有官吏借着兴修工程的由头进行贪污,如仁宗天圣七年,右领军卫大将军石普就私侵“修孔庙钱”,从中获利不少。

除此之外,也通过诈骗的手段对财产进行侵吞。有的虚报冒领,如太祖开宝九年,“泾州官岁市马,彰义节度使张铎厚增其直而私取之,累积十六万贯”。

图片来自网络

有的官吏收纳钱物不入账籍,有的官吏直接采取发给空头支票的办法进行钱财骗取。更有甚者,直接从骗取上升为偷盗的行为,最常见的是监守自盗,由于封建国家的仓场库务都是政府钱物的集中地,这就为这些部门官吏的窃盗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根据记载,太祖开宝五年,内班官吏董延谔监军营务时就“盗刍粟,累赃数十万”。

宋代士人

(二)强占勒索

前文说的主要是官吏针对政府机构的贪污行为,而强占勒索更多是针对平民百姓进行的行为。

官吏利用职权之便,采用刁难、诈骗、强乞、肆意科敛、科罚等方法对民众的财物进行强行勒索。

持这种手段的赃吏,主要是地方官员更多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山高皇帝远”,他们往往是当地的“土皇帝”,因此可以为所欲为,肆意敲诈勒索民众财物。

在地方官吏下面还有直接临民的里正胥吏,这也是贪墨的重灾区。

图片来自网络

他们营私舞弊,干扰法令实施,窃权弄政,侵侮士类。

沈括在《梦溪笔谈》曾记述了一件事情,是说包拯在开封府时,曾有人犯法,而这个犯人却私下给胥吏钱,二人在大堂之上合演一出苦肉戏连包拯都骗了过去,最后包拯 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宏大量,便取消了犯人的流放。

由此可以看出胥吏的胆大妄为。而勾结权贵,敲剥百姓,危害社会的事情就更不用说了。

图片来自网络

(三)收受贿赂

这也是在贪墨现象中最普遍的现象。从受贿的种类上讲,当时的受贿可分为直接受贿和介绍受贿两种。

直接受贿是指,官吏利用中央授予自己的合法权力进行直接的权钱、权物交换的行为;介绍受贿是指官吏的亲属、朋友通过请托的行为对官吏进行贿赂的情况。

从受贿主体来看,各级政府官员、一般吏卒甚至他们的亲戚朋友都有受贿的可能性。

苏轼曾指出:“举天下一毫之事,非金钱无以行之”,“凡贿赂先至者,朝请而夕得。”由此可见这种现象的严重程度。

宋代官僚

(四)非法经商活动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宋代较为独特的一个标志。

经商活动虽然早有进行,但是到了宋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商业活动自然不会被错过。

当时但凡有点势力的地方官或者中央官都会通过非法经商并结合上述其他巧取豪夺的手段进行贪墨行为。有的假借官钱或强市以牟取暴利,有的凭借封建特权逃避商税以获得巨大利润。

图片来自网络

二、宋代官吏贪墨的社会危害

由于大量官员都进行贪污腐败活动,使得国家的实力大为削弱,这不仅困扰着宋王朝的统治中心,也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危害。

士人甚至将吏贪与亡国联系起来,认为“汉之天下失于贵戚,唐之天下失于宦官,本朝之天下则弊于吏奸。凡为朝廷失人心、促国脉者,皆出于吏贪”,当时中央也对吏治也进行过整顿,但收效甚微。

贪墨问题的盛行对宋朝各方面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图片来自网络

(一)中央权力遭到削弱

这是最浮于表面的结果,众所周知,封建王朝的收入主要来自各级官吏上缴到中央的税款等收入,但是由于严重的贪墨行为,使得大部分的钱财都进了官吏个人的腰包,这就使得国库的钱财大为减少,中央财力遭到严重削弱。

到北宋中期,宋政府开始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理宗时,宋王朝的政治生命到了尾声,官吏贪墨就更无所顾忌,他们“趁办月桩及添助版帐为名,不问罪之轻重,并从科罚,大率官取其一,吏渔其百”。

更为深重的社会危机被表现了出来。与之伴随的结果就是行政权力也跟着被削弱,封建官场贪污成风,贪赃的官吏为了获取贿财,不免采取推诿、软拖、刁难等手法故意拖延公事的办理,使得行政效能也大大减弱。

图片来自网络

(二)破坏商品经济正常发展

官吏们为了满足自己赚钱的私欲,便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将脆弱的商品经济同封建特权进行结合,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阻碍作用。

官吏通过走私、放贷等活动进行敛财,这些都与生产领域没有直接的联系,这让本就处于萌芽阶段的商品经济更加走样变形。

与此同时,民间商业资本也只能纷纷投向官场,进行行贿,勾结权贵,同宗室联姻。有些不满于只结交官僚的商人便直接出钱买官,使得卖官鬻爵的行为也大为放肆。

多方的协同勾结之下,商品经济更大程度地陷入封建主义牢笼。

图片来自网络

(三)阶级矛盾加深,引发农民起义

由于贪腐风气的盛行,做官一时间风靡宋朝,使得官僚队伍不断膨胀,这就进一步加深了财政危机。

统治阶级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只能更大强度地压榨、剥削百姓。这就必然造成百姓贫乏、无以为生局面,使本来就很尖锐的阶级矛盾更加激化。当百姓实在无力承受之时,就会不断爆发农民起义,加剧社会分化。

图片来自网络

三、宋代政府防治贪污的措施

虽然宋代贪墨问题非常严重,但是中央也是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止、打击贪腐,虽然未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但在当时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值得后世借鉴。

(一)设立经济制度防止官吏贪污

宋朝初期,便已经有了贪腐的迹象,中央立马出台了相关政策整治贪腐。

设立了分工明确的财政审计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层级设置,布下一张四通八达的财政监督网络,对税务状况进行严格监督。

为了预防官吏贪污,宋朝将税款严格登记,最后通过审计核对出入,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官吏贪污可操作的空间。

图片来自网络

(二)税收制度的完善

在税收方面,宋朝首先建立了严密的税收征收制度。

为了防止官吏私自增加税目、压榨百姓。中央明确规定了赋税种类、税收分工,宋初由三司掌管国家财税,元丰改制之后,由户部接手了这一工作。

在地方,主要是由专门的转运使负责赋税征收,但更多的还是履行监察职责。除此之外,中央还严厉打击非法征收,尤其是在北宋初期,横征暴敛的行为受到严厉打击的。

并且在税收交接程序上,中央也是对其做出了严格规定:财物收取必须有凭证、健全离任官员交接手续,规范钱、钞的使用。这些措施也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地方官吏的贪墨行为。

图片来自网络

(三)提高官吏俸禄,加强官吏教育

宋代统治者认为,光对贪墨现象的打击是远远不足的,只有培养出的官员更加具有廉洁意识,在花销上足够富裕,就可以从主体上遏制贪墨的发展。

宋朝统治者为了增加官员俸禄,从官职设置上下足了功夫,增加了俸禄,除了现钱之外,还有分地、职田、房产等都被加进俸禄中,整体俸禄的水平明显高于前代各朝。

北宋中叶后期,生活水平提高,物价上涨,朝廷又进一步调整了俸禄,胥吏也被纳入了俸禄体系,水平达到了当时的高峰。

图片来自网络

另一方面,宋朝也非常对官员的道德培养,只有培养了廉政风气,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贪墨现象。

在当时制定了“官箴”,这是一套系统论述廉洁官员的职业操守的手册,虽然它早在西周就出现,但是宋朝又将其进行了进一步细化。

内容上将其分为帝王、官吏、百姓三个大部分,分别具体介绍了各自所应遵守的规则。官吏部分就包括个人修养、对贪腐的奖惩问题等方面,陈述了腐败的原因和对国家、自己的危害等,来增强官员的家国忧患意识。

图片来自网络

结语

总的来说,宋代贪墨问题严重,无论是对之后的朝代还是现代都有巨大的影响,宋朝中央也采取了诸多方法进行防治,虽然从历史上来看收效甚微,但是仍旧有很多借鉴意义和值得反思的地方。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中央采取了更为完善的方法,却仍然没能阻止贪墨的盛行?这也要从当时更深层次的根源出发:封建剥削制度。

它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君主个人独裁和压迫剥削,所以无论使用什么方法,都不会动摇封建阶级压迫的根基。

图片来自网络

正如宋朝后期,增加了官员俸禄,承认了土地私有,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财政问题,但是新的土地兼并问题成了压倒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贪墨问题并没有随着宋朝的灭亡而终结,而是不断地重蹈覆辙,时至今日,也仍然是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我们仍然需要更多的学习和分析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宋代   俸禄   商品经济   官吏   宋朝   封建   官员   中央   图片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