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司令”孙铭武:打响东北武装抗日第一枪,国歌诞生者

孙铭武,字述周,1889 年9 月15 日出生在辽宁省清原县中寨子村一个中农家庭里。

早年孙铭武读过私塾,后进入兴京县警官教练所,毕业后担任地方保安团团总。

1919年,刚满三十岁的孙铭武加入到了奉军中,凭借着出色的领导能力,他很快就被升任为连长,后晋升至营长。

1921年,32岁的孙铭武考入了东北陆军讲武堂,并且参加了两次直奉战争。

1924年,孙铭武担任吉长镇守使第8旅运输队中校大队长,后因工作调整,担任昌黎县警察局局长,直隶临、抚、昌、卢、迁五县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谋长。

在昌黎县做局长的这段时间,孙铭武看到了军阀的腐败无能,使得百姓流离失所,天下生灵涂炭,心灰意冷的他辞去军职,解甲归田,并在沈阳开了一家旅馆,并给旅馆起名叫“福兴”,希望天下人有福,中华兴旺发达,然而天不遂人愿,孙铭武干脆当起了甩手掌柜,自己隐居山野。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日寇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致使神州大地衰鸿遍野,新坟遍地。

目睹种种惨状的孙铭武再也坐不住了,他与自己的同胞兄弟孙铭宸商量后,决定动员村中百姓起义抗日。

孙铭武变卖了所有家产,购置枪支,组织起义,在起义的前夜,孙铭武在孙家大院创作了我国最早的一首义勇军军歌——《血盟救国军军歌》,这就是国歌的最原始版。

1931年10月,孙铭武正式成立抗日武装队,共计400余人。

孙铭武在大苏河城隍庙内宣读抗日誓文,并表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反击,杀日寇,民族兴!”并在城隍庙的大柱上写下五大血字“血盟救国军”。

大苏河城隍庙血盟誓师后,孙铭武指挥部队的负责人孙铭宸和张显铭等人前往兴京、柳河、通化和桓仁等地,秘密联系各界抗日志士共同抗日。

在孙铭武的号召下,许多热血之士纷纷响应抗日大业,“血盟救国军”就此不断壮大,很快就对辽东日伪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孙铭武极具军事才华,这支武装力量很快就被他训练成了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很快血盟救国军就开始杀汉奸,灭日寇。

孙铭武戎装

1932年1月,孙铭武已经聚集了一千多人的队伍,然而这却遭到伪军于芷山的围剿。

大汉奸于芷山纠集了2000多人将孙铭武部团团围困在牛沟,双方发生了一天一夜的激战,原本安宁的地区也转变为极度恐怖和死亡!

天空灰蒙蒙的,浓云更密,狂风肆虐,呼呼发发,有如万马奔腾,更有枪声震耳,火光闪目,哭声惨嚎,血盟救国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终于在第二天早上击退了敌人。

这一场惨战中,孙铭武的哥哥英勇就义。

1月19日,孙铭武指挥部队开始检点残局,搭救伤患,收埋死亡。

晚上,一轮明月,悬挂高空,整个牛沟,除偶有几声松涛外,显得沉寂异常,于芷山却派出自己的儿子于宗谦前来送信,希望与孙铭武到柳河县三源浦“谈判”。

孙铭武也不想拼个鱼死网破让日寇得了便宜,于是便欣然同意,只带了20名部下前去谈判。

来到三源浦后,孙铭武并没有见到于芷山,孙铭武知道上了于芷山的当,但也无力回天,于是便写下遗书,托旧部刘锡九转给自己家人,刘锡九悲感交集,涕泪而退。

于芷山

是夜,夜雾弥覆,寒风凛冽,只有天上稀疏的星辰,闪烁着微弱的清辉。

二更过了,于芷山以重兵包围孙铭武,并将其枪杀在三源浦西门外,终年43岁。随孙铭武一起前往的还有张显铭,张显铭虽然身中两弹,昏死过去,却捡了一条命,后在当地群众的掩护下,养好了伤,后前往北平向东北抗日救国会汇报了军情。

大汉奸于芷山在抗战胜利以后,躲避了4年终于被群众发现,1949年大汉奸于芷山被逮捕,然而还没来得及宣判他的罪行,于芷山就在监狱中病死,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昌黎县   柳河   清原   松涛   辽东   城隍庙   日寇   军歌   国歌   汉奸   中华   司令   孙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