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C专家谈|撰写专家眼中的白皮书

近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系统总结了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网络法治建设理念和实践,为全球互联网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在加强网络法治国际交流合作部分,白皮书对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进行了专栏介绍。

白皮书对中国网络法制建设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向国际社会发出了怎样的信号?对公民网络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提升又有什么样的意义?

世界互联网大会深度对话参与白皮书撰写的三位专家——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张龑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方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精武

Q:白皮书的发布有怎样的意义?对中国网络法制建设的发展将有怎样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张龑:

白皮书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它既是对新时代以来网络法治建设工作的介绍与总结,也是对中国网络法治建设未来发展的一个表态。回首过往,中国的网络法治建设可以说是现代法治文明在互联网领域的精神彰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在互联网领域的生动实践。在中国,网络立法、网络执法、网络司法、网络普法、网络守法、网络法治国际交流与合的基本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中国网络法治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与此同时,网络科技仍在快速发展中。中国的网络法治建设也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白皮书也向国内外展示了中国今后网络法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也就是说,中国政府将继续本着依法治理互联网的基本原则,坚持立足中国国情,遵循互联网自身特点和法治建设发展规律,推进和完善网络空间治理法制化,确保互联网的国家治理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为世界互联网繁荣发展和人类法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Q:白皮书的发布向国际社会发出了怎样的信号?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方禹:

我认为,白皮书可能在三个方面具有比较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白皮书的内容充分反映了中国政府对网络法治的重视。在白皮书的结构当中,除了对网络法治本身内容实践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展现了法治所必须承担的基本性作用——引领、规范和保障。通过白皮书的发布,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到了较重要的位置。我想,这对中国国内和国际社会而言,都有重要的信号释放作用,反映中国政府对网络法治的重视。

第二是我们都在探讨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网络空间密切相关。因此,(白皮书的发布)对中国国内和国际社会而言,起到了一个帮助人们全面学习、了解并进一步遵守中国网络法治相关规定的作用。

第三,白皮书本身的形式是一种法治教育。就法治本身而言,白皮书包括四个部分:立法、执法、司法、普法。普法在网络法治建设过程中是很重要的环节,白皮书全面地、系统地、完整地对中国网络法治建设做介绍和阐述。在一定意义上,能达到网络法治教育和普法的作用。

Q:白皮书对公民网络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提升有怎样的意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精武:

网络空间的法治建设,除了需要在立法、执法、司法环节遵循依法治国的基本理念外,也需要在守法环节形成一个全社会依法上网的思想。所以白皮书里,提及了公民网络意识、网络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相关内容。

我们经常有句俗语:“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但在实践中,往往也会存在很多网民为了寻求刺激,吸引眼球,从事一些违法(活动),甚至以犯罪的目的,发布一些不良信息、违规违法信息。针对这个现象,中国将普法工作作为了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基于统筹协调和线上线下联动的工作思路,将网络普法工作带入了基层活动中,如通过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来打造网络普法工作的新模式。这些普法活动以及普法成效都在白皮书里有所提及。通过事实陈述、数据罗列等方式,潜移默化地推动公民形成自觉守法、依法上网以及合理用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白皮书不是条条框框的白皮书,也不是内容深奥的学术专著,它更多的是一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普法书和权力说明书,它以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递中国的网络法治精神,切实保障中国公民合理使用网络的基本权利。

审核:张宁策划:李政葳撰文:穆子叶、李飞编辑:穆子叶

参考|光明网

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光明网数字化频道

来源: 世界互联网大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白皮书   精武   中国政府   法学院   素养   中国   法治   公民   眼中   意识   专家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