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光果场 只为了当初的承诺

大西北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宫河镇,有一个盛产国光苹果的集体大果园,很早之前由红星公社集体建造的,呈梯田层级形,有百亩之大,清一色的国光苹果,也有几排柿子树和梨树,那个时候还没有红富士,大国光是那一辈人的奢侈品,尤其是放衣柜或者屋子里一直有天然的果香味散发着,听说红星公社的国光苹果还送到过北京中南海过,不过这个传说没有人能证实过,村子里唯一一个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曹建国老人给接去北京疗养就没有回来过了。

这个大果园就是这位老兵在60年代参战负伤回来后修建的,他负伤康复后双手加起来只有6个手指了,传说中为了抢救战友给炸弹炸的,记忆中一年四季都穿绿色军装,走起路来一阵风,他也是看护果园的园丁,在果园中间高台上三间木屋,墙上挂着一男一女两个军人照片,还有许多战士照片,他从战场带回来一个留声机,放唱片的那种,摇一摇放上黑胶唱片,就叽叽哇哇的开唱了,小时候就这洋玩意吸引小朋友,还有建国园长带着一个6岁的女儿,大眼睛双眼皮短头发,我和弟弟经常带鸡蛋给她吃,建国园长也经常拿果子给娃娃们吃。还给男孩子做木枪练刺杀,在果园挂果的第一年,他带领村民挑选了一车最好的苹果要送给北京的老首长。


国光青苹果

曹建国不是红星公社的人,祖籍在安徽阜阳,在革命战争时期随红军队伍经过北方的红星村,从南到北一路追杀狂奔,要去延安和主力汇合,建国是一名团长,越接近延安,就越冷的顶不住了,终于在红星村一家窑洞外倒下来,那时候人民部队不肯打扰当地人民群众的,天黑了无法行军就窝在群众家门外,半夜在昏暗的油灯下,一位年迈的老母亲带着一位瘦小的女孩子,把曹团长抬回了屋子,招呼快冻僵的士兵进去烤火,烧水煮菜汤给他们喝,女孩用一把木头勺子刮一个苹果泥喂团长吃。

天亮了,团长醒来了,看着这个黑乎乎的小女孩,还有门前没有叶子在冰雪中的一棵苹果树,挣扎着站起来给母女两个敬了一个礼,让战士们为母女两个收拾一下窑洞门口的土块和杂物,给母女唱首军歌。

大雪停了,部队要走了,老村长带领村民牵着几头毛驴给部队驮运机枪弹药箱,大妈们给战士们做了菜面窝窝头,正要走出村口了,救过团长命的大娘带着女儿追来了,“团长同志,带我家华子走吧!她要参加革命队伍”大妈边走边喊,团长打量着这个瘦小的女孩说:“打仗很辛苦的哦!子弹不长眼的,你怕不怕啊?”华子挺直了腰杆说;“不怕”,大娘救团长有恩,这个人情肯定要还了,团长指着后面的山坡说;“等战争结束了,我要在这里种一山的苹果,就你家那样的,大家想不想吃”。战士们说:“想吃”,好像对面就有一山的青苹果。


老照片修复的

后来才知道,大娘的丈夫儿子都去参军了,也不知道在哪里,部队打散又整编,几年没有消息了,王华才18岁,部队再次整编训练,王华就做了一名卫生员,延安的首长看到王华特别照顾建国团长,就以革命友谊做媒,让他们结为革命夫妻,王华就成了小战士口里的嫂子,平时缝补衣服,写封家信什么的都找她。

经过半年的休整了三个月,建国的部队编入中原战区突击团,于1948年开往徐州参加了有名的“淮海战役”,亲眼见到刘邓大军部分指挥人员,那种枪林弹雨比电影里的还要残酷,战争结束后,曹建国和王华都还活着,看到了共和国成立的喜悦,曹建国带着王华回了一趟安徽阜阳的老家,刚回到北京接受部队安排去军事学院学习,不想朝鲜半岛战争起来了。曹建国这个经历大小百场战争的突击团长,第一个站起来响应,王华作为后勤救护人员随部队往东北集结。


王华照片

抗美援朝战争的残酷比解放战争更残酷,曹建国的突击部队第一个波次就几乎全部阵亡,给美军的轰炸机地毯式轰炸,曹建国从战友身子底下起来,两只手给炸的血肉模糊,肚子给弹片划开一个口子,给战士们抬回了后方,而王华却牺牲在了鸭绿江畔,在随部队转移伤员时遇到飞机突袭轰炸,当场给炸弹炸死了,队友只带回了一块手表和一沓照片……

60年代的北京,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曹建国作为战争学院的高级教师,天天给战友讲战略和战术专业课,70年代战争学院合并给了军事学院,曹建国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向上级申请回地方建设,有北京领导的介绍信,还给特批了200块费用,他直接回到宫河镇的红星公社,几十年过去了,王华的娘早去世了,人们不认识曹建国,但认得王华的照片,找领导谈了想法,村长听了大力支持,在那个热火朝天的革命年代,仅用一年时间就建好了红星果场,百亩果园都嫁接国光苹果,人们就是不知道建国带的那个女孩是谁家的,长的像照片里的王华。

时间很快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实行承包责任制,集体的红星果场给建国承包了,改名国光农庄,增加了牛羊鸡鸭养殖,雇佣村里的大叔大娘看护,国光苹果产量喜人,让村子的群众富裕起来,那个小女孩红梅也如愿以偿考上了南京军事学院,当年的小孩子都离开这个村子去了各自的城市求学工作,而曹场长也老了……

2008年的,果园的苹果树开始老化,国光苹果市场给高产质优的红富士苹果替代,村子陆续建了万亩果园,这个时候,建国农庄的承包期限还有30年,老场长做了一个让村民不解的决定,自费给村子建设一所红星小学,把果场改为公墓,让所有村民去世后有个归宿地,他拿出自己经营农庄所有的钱,重新规划设计,里面的绿化以松柏为主,入口处保留了硕果累累的国光青苹果,建成后移交镇政府管理,老人家随红梅去了北京,有人说去疗养,有人说随女婿定居北京了……就是走了以后再也没有回过红星村。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对于自己亲口许下的承诺,怎样也要坚持去实现,了却心里的遗憾才是完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国光   军事学院   红星   延安   大娘   果园   团长   村子   北京   村民   部队   当初   年代   苹果   战争   照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