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盈江到北海 湿地成为云南珍稀鸟类的乐园

来源:【绿色中国】

“关注森林·聚焦生物多样性”全媒体采访云南行之三

文/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耿国彪

近日,生态摄影师在云南盈江国家湿地公园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河燕鸥捕鱼的超清影像。这在国内一下子引起了轰动。

“河燕鸥原名黄嘴河燕鸥,在我国属夏候鸟,每年12月中下旬会从伊洛瓦底江流域返回云南盈江国家湿地公园育雏,待次年6月离开。去年年底,仅有5只河燕鸥回归云南盈江国家湿地公园。”盈江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孙钦宗介绍说,河燕鸥飞行动作飘逸、灵动,极具美感,它们会在空中作出很多高难度动作,通常在“急刹车”后扎进水中捕鱼。捕到鱼后,它们会在空中将鱼咽下,雌雄鸟之间也会相互喂食。

“目前,回归的5只河燕鸥中有一对已产下三枚鸟蛋开始孵化幼鸟,另有一对正准备育雏。当地有关部门和志愿者团队已对河燕鸥孵化地进行严格保护,并聘请专职护鸟员全天候观测孵化情况。”孙钦宗表示。

云南盈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云南省盈江县大盈江中下游的盈江坝,大盈江是伊洛瓦底江国际河流的上游河段,也是记者此行的目的地之一。

记者发现,盈江国家湿地公园以大盈江自然河流为主体,由永久性河流湿地、洪泛湿地、稻田人工湿地和热带雨林等组成。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观鸟爱好者,装备齐全,正在等待那些稀有的鸟类出现。

“这里有野灰鹤、黄嘴河雁鸥、黑颈鹭鸱、黑翅鸢等为代表的数十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工作人员说,每年都有上千的观鸟爱好者来到盈江,期待与那些珍稀鸟类有缘相见。

据德宏州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友兵介绍,盈江国家湿地公园具有显著的西南季风气候特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及复杂的地形地貌,蕴育了公园群落交错特有的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公园植被类型多样而完整,从沉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到湿生草本群落、湿生灌丛群落、湿生森林群落均有发育完整的多样性类群。正因为这样,这里才成为了鸟类的乐园。

水是湿地的灵魂。湿地是生命的摇篮。随着国家湿地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云南湿地正日益成为鸟类、鱼类等野生动植物的天堂。

“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以北海火山堰塞湖和青海火口湖为核心的内陆高原湖泊、湖滨‘浮毯’型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水生植物群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为保护对象。北海湿地在不同时期支持着这些生物的生命过程,因而在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保育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价值。”北海湿地管护局负责人杨金凯表示。

数据显示:北海湿地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共有植物233种,动物283种,其中,鸟类15目44科202种,哺乳、两栖、爬行动物共记录到68种,鱼类13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金雕、黑鹳、黑颈长尾雉、穿山甲、河燕鸥、青头潜鸭等6种。

在北海湿地,记者见到不少远道而来的拍客。他们长枪短炮,带着帐篷、凳子,准备长期作战,希望拍到精彩的瞬间。

杨金凯告诉记者,北海湿地具有火山堰塞湖沼泽湿地和高原湖泊蔓延沼泽化的典型特征,其独有的水上“浮毯型”草甸国内罕见,而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生存的野生国家Ⅱ级保护植物莼菜和狭域分布特有种粗壮珍珠菜成为鸟类和鱼类的重要食物补给来源。

↑记者一行在草甸上行走

一位在栈桥上拍摄白鹭的女拍客告诉记者,自己是腾冲本地人,一年四季都在这里拍摄水鸟,适宜的温度和丰富的鸟类成为她的最爱。

刚刚按下快门的浙江摄影师老王对记者说:“我最喜爱这里的远山和鸟群,当夕阳西下,白鹭飞起,远处山峦如黛,炊烟袅袅,让人如同置身于诗情画意之中。这就是诗和远方!”

杨金凯告诉记者,为保护好这一片诗和远方之地,近年来腾冲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以打造“生态美、环境优、功能全的精品型湿地”为目标定位,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管护与稳定两对关系,突出项目支撑、科普宣教、环境治理三大重点,实现了保护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效益明显提升、周边关系更加和谐、共管局面有效形成四个目标。

“在做好湿地生态环境修复、湿地生物多样性修复、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修复三篇文章的同时,我们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重塑北海湿地历史风韵,造福当地百姓。”杨金凯说。

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呢?杨金凯表示,一是健全湿地用途管控机制,理出负面清单,依法依规打击破坏行为;二是在规范旅游开发的同时,针对资源特色,发展绿色食品、文旅产业,做好当地群众的转移就业培训,引导生产生活向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的方式转变,拓宽群众增收致富途径,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数据显示,通过实施退化湿地恢复工程等完成湿地恢复2650亩,湿地水位提升了1.8米,拓展了野生动植物繁育空间,湿地鱼虾、两栖爬行类动物等种群数量逐年增多、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鸟类生境、栖息地得到改善。

“水鸟数量从2019年35种1760只增加到2021年的61种2650只;2019-2020年连续监测到白眼潜鸭、赤膀鸭;2021年首次发现赤嘴潜鸭、斑头雁、棉凫以及国家I级保护动物、全球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杨金凯说。

当记者一行的游船行进在宽阔的水面,远处草甸上几只水鸟悠闲的觅食,此时,人与水鸟、青草各自安好,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

杨金凯说,随着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湿地景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水域更宽广了、景色更美了、旅游的人也更多了。如今,北海湿地年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0余万元。湿地周边群众依托生态旅游发展特色农业及服务业,人均收入15190元,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本文来自【绿色中国】,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盈江   北海   云南   鸟类   湿地   水鸟   群落   珍稀   生物多样性   公园   乐园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