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四伏”,甲流来了我们“四面楚歌”,应对手册很必要


根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全国季节性流感疫情活动强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近期流感样病例数量较2019年同期水平上升70%-80%,在流行的流感病毒中,甲型流感病毒占绝对优势,其中甲型H1N1亚型占64%、甲型H3N2亚型占35%,乙型流感占1%。

那么什么是甲流其传播途径有哪些?为何这次甲流“来势汹汹”?感染甲流后该如何就医?如何预防?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一分析。

甲流是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流感的症状主要是发热、咳嗽、咽痛,也会有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等症状,部分人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甲流通过咳嗽、打喷嚏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病毒也有被传播的风险。在相对封闭、空气流通不好的场所,如人群密集且通风不好的房间内、地下车库、商超或娱乐场所等,病毒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每年冬春季都是甲流高发季节。过去3年,流感的感染率较之前有明显下降,因为大家对新冠病毒采取的预防措施对流感也是有效的。但是,流感疫苗的接种率较之前也有所下降,所以部分人缺乏对流感的免疫力,造成今天易感人群相对增加。因此,一旦出现流感病例,会造成流感快速流行,导致很多人被感染。

如果我们一不小心得了甲流该怎么办呢?首先感染甲流后要自我隔离,避免传染给周围的人。如果不是重症高风险人群,可以居家隔离休息,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和一些缓解咳嗽、鼻塞流涕的药物改善症状,多休息、多喝水,一般5到7天可以好转,便进入恢复期。但是,如果居家休息期间,出现高热不退、剧烈咳嗽、呼吸急促、喘憋、剧烈头痛或明显胸痛等严重情况,需要就医。如果是重症高风险人群,如65岁以上老人、5岁以下儿童、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免疫力低下人群、孕妇和分娩后2周内的产妇以及肥胖人群(BMI>30),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口服奥司他韦、马巴洛沙韦等抗病毒药物降低重症风险。

对于预防甲流,我们可以通过接种流感疫苗降低个人感染风险。在甲流流行期间,建议大家做好个人健康检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及时自我隔离,不带病上班上学,在家庭内尽量独立起居,减少接触其他人。此外,通过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减少不必要的聚会、保持社交距离、注意咳嗽礼仪等行为降低感染风险。

同时,患者要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可以适当增加液体摄入,例如喝果汁、粥、奶等,增加鸡蛋、瘦肉、水果和青菜类食物的摄入,避免油腻食物,避免饮酒。

我是辛勤的小蜜蜂,欢迎留言、点赞、关注和分享,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行期   气溶胶   流流   楚歌   病例   流感   剧烈   重症   头痛   症状   药物   流感疫苗   人群   场所   危机   风险   病毒   手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