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南小城-宿松地域文化

陈汉乡

陈汉乡位于宿松县西北部,是全县最大的山区乡,与太湖县及本县隘口、北浴、柳坪等3个乡相邻。乡土总面积94平方公里,其中含一座占地4000亩的国家中(二)型水库、山场10.9万亩、耕地7490亩,平均海拔达 500米。

陈汉乡文化古迹有三国东吴名将陈武故里陈武村(钓鱼台苗竹嘴)遗址和陈武墓、元末起义首领陈汉墓、明代古庙玉枢观、明代古民居朱弯梅家上下屋、晚晴刑部主事贺颀的田园山庄入山居三面尖红军战场遗址和抗日战争时期的七邑联中宿松分校旧址。原来陈汉沟街旧称“小汉口”。

北浴乡

北浴乡位于县西北边陲,距县城37公里,是安徽、湖北“两省”宿松、太湖、蕲春“三县”结合部。幅员面积49.73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400亩,山场面积54000亩。高岭村生产“罗汉香茗”2001年获“全国优质茶叶评比银奖”。

旅游资源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廖河新屋、古戏台,有仙云庵等寺观庙宇八座,雕梁画栋形象森森,蕴藏着深厚的文化艺术,有石灰质岩洞四个,还有百年以上的古松、古枫、古樟等,更有罗汉尖红军营地旧址更是红色旅游胜景。

隘口乡

隘口乡处皖赣鄂三省七县交界处,东接望江,西界黄梅,北临太湖,南望匡庐。地理坐标115022’—116034’40”,北纬29047’20”—30025’29”。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常年平均气温14.5℃—16.9℃,常年平均日照1930—2090小时,平均年降水1250—1430毫米。

1980年出土显示器时期石铲,建于唐代的“燃灯古寺”是宿松十景,宋代古墓葬群,清代闽浙巡抚罗遵殿、著名画家王巩故里。

山水名胜九井沟河谷全长约十公里,整条河沟呈带状。因沿河沟分布九个深井(潭)而得名,瀑布、悬崖、怪石为其特色,泉中九井为其特点,以其山清、境幽、瀑变、井奇、崖峭组合成罕见的自然景观。九井沟瀑布,宛如一道道银河飞泻而下,尤其是四井、六井、七井、九井更是惊涛怒浪,山鸣谷应;七井瀑布呈三叠式从高达两百米的悬崖一直怒泻七井潭中,雨后宽可达3米,为皖西南不可多得的奇观。兼之叹为观止的“石破惊天”,虬龙盘柱的千年罗汉松,鬼斧神工的“一线天”,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龙和大峡谷,争相辉映的燃灯古寺,七祖禅林,龙王庙宇……全国著名旅游学家杨乃济教授实地考察后称赞:九井沟是一处难得的“天然大氧吧”,会成为皖、赣、鄂三省回归自然的“后花园”,可成为比黄山、庐山“卖点”更大的旅游风景区。

迷人的九井沟,藏身峰峦叠翠,崇山峻岭中,幽若处子。史载宋大文学家、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等历代文人墨客屡游九井沟,并留下不少历久弥香的诗辞歌赋。纷纷纭纭的民间文艺中洋溢着醇朴民风、报恩情愫。九井沟以其神秘绝色、鹊起声名吸引着众多游额纷至沓来。

中央电视台《绿色时空》栏目进行过专题采访报道。

柳坪乡

柳坪乡位于宿松县西北角,与湖北省黄梅、蕲春两县毗邻,全境东西长16公里,南北宽3.8公里,总面积35.02平方公里,拥有耕地314.1公顷,山场2171.5公顷,是典型的深山区。乡境内群山起伏,风景秀丽,宿松县最高峰--罗汉尖就坐落在本乡境内,有连绵数十里的万亩竹海和数十里的万亩松杉杂木。柳坪古称“文化之乡”,境内民风淳朴,自然环境清新,教育事业更是蓬勃发展,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柳坪乡的茶叶品牌“宿松香芽”在安庆市首届茶叶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明代农民起义领袖刘汝国的故乡。也是大革命时期鄂皖边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塌乡

河塌乡位于宿松县城东北角与太湖交界,是个典型的丘陵地区,又没有湖区开发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山区政策倾斜优势,是个“三不沾光”地区。上世纪曾经开采煤矿。河塌初中始建于1969年,是宿松县规模最大的农村初中之一。学校环境优美,风景宜人,被评为宿松县绿色学校;学校硬件设施优越,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成绩突出,2003年被命名为市级示范学校。

趾凤乡

趾凤乡地处宿松西北部,位于大别山余脉,东、南接本县凉亭镇,西接本县隘口乡,北与太湖县天华镇(原大山乡)接壤,距县城27公里,是典型的山区乡镇,又是一个美丽的山区小乡,全乡国土面积46.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4公顷,山场面积3471公顷。境内群山环绕,风景秀丽,最高峰猴鹿尖938.8米,由4条支流汇成趾凤河水系,沿凉亭河注入泊湖。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国小长城—白崖寨”座落趾凤乡境内,迄今约700多年的古城堡是元末明初的古战场遗址,与寨同存的白崖寺是红二十七军成立原址,年游客达万余人,乡政府所在地“养英山庄”始建于1915年,是贺廷桂仿江南古民居而建,颇有特色的徽派民居。

白崖寨。《宿松县志》载:“元末义士吴仕杰率众垒寨御寇,依东峰、西峰、北岭各以为营,间列市肆。唯西营峰悬一线,峭壁摩天,有坦处仅可插屋数椽”。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年),战乱蜂起,“县人庠生徐行重修过寨城。”1900年,清刑部主事贺颀、工部主事贺欣兄弟为保障乡里,损资扩建。故而寨城迄今600余年,历经风雨剥蚀,保存基本完好。寨墙宽1.5米,高3米至6米,绵延十华里,环绕五大山峰,逶迤起伏,巍峨壮观,是名符其实的“南国小长城”和“天下第一寨”。古寨历经数年战乱,保存完好,史可发、张献忠、太平天国军、鄂豫皖红军都在此留下了大量的战争遗迹,摩崖石刻、军事佳话特别是红军二十七军的在此成立,使白崖寨成为底蕴深厚的战争要寨和不用包装的“红色旅游圣地”。八十年代初,白崖寨就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2001年进一步被国务院命名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景区。2007年4月被安徽省政府命名为优秀旅游乡镇。白崖寨在105国道附近,与沪蓉高速和合九铁路近在咫尺,旅游专线公路贯穿其中,交通十分便利,是理想的旅游风景区,是文客骚客观光、采风、抒怀的乐土。境内九井沟景点,风景独好,九井天然作合,形状各异,气象万千,飞瀑流泉,奇峰怪石,随处可见,既是“天然的氧吧”又是“景点一绝”。

白崖寨作为军事城堡自建寨以来,在历代战争中一直保持着“踞者必胜”的军事奇迹。因而与山寨相伴而今的关帝庙固供奉“武圣”关羽而声名远播,据史载,白崖寨关帝庙在清雍、咸丰年间辉煌一时,寺僧达二百人之众,正佛达五重之广。并有肉身菩萨一尊(在文革期间被焚),寺庙因“有求必应,所预必见”的传说,吸引着远近络绎不绝的香客,关帝庙所在景区白崖寨现为国家AAA级风景区。年接待游客、香客可达20万人次,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黑龙潭水色山庄规划区域紧依国家AAA级风景区,河道呈月亮弯状,弧度200°,河道全长700米,宽50—150米,前后高差仅5米,两岸绿树常青,可用面积开阔,建成后,湖中小岛滴翠,风景宜人。年接待游客可达20万人次,年收入可达5000万元,年纯收入可达1750万元。

乡内贺姓人多,且有入赘后从吴姓的乡俗。同治年间乡人吴云集以战功卓著获建威将军,赐巴图鲁封号。刑部主事贺颀、工部主事贺欣兄弟“兄弟两大夫”坐落在白崖山南麓。贺 家老屋 建于清代中期,共三重30间。

县文化局退休干部、年近八旬的孟晋先生上世纪80年代初从趾凤乡贺氏先祖的《同思堂杂录》中了解到,该书记述了清朝道光年间(1840年前后)当地绅士贺作衡老先生为廖河始建于明朝嘉庆年间(1522-1563年)的古戏台。演黄梅调歌剧撰写过的这样一副楹联:“频邀姐妹三三,敢从圣学堂中,送一盏香茶,又何必东阁翻情,西楼吃松滋县醋;为访友朋个个,游到春林深处,撇几枝新笋,也免得竹山打瓦,野店逃荒”(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的杨宣祥编著的《中国戏曲楹联精选》亦收录了该联语,笔者注)。联语不仅点出了《送香茶》、《西楼会》、《撇竹笋》、《过界岭》、《吴三宝游春》、《余老四翻情》、《余老四打瓦》、《蔡鸣凤辞店》等几个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黄梅调剧目,而且表明了作者对新生事物的喜爱,对黄梅调剧目松滋县的赞赏和对青年男女追求文化生活与自由恋爱的默许。

五里乡

五里乡位于宿松县城东,已与县城连成一片。省道宿复公路横贯东西,五桃公路穿境而过,两道串连雷万、雷六两条水泥路,将全乡各村组连接。距105国道、沪蓉高速公路、宿松火车站咫尺之遥,交通十分便捷。

五里乡素有“十里桃源”之美誉,前是龙湖,后靠座山。良田千顷,果林万亩。五里民风淳朴,社会和谐,五里人坚持正义,崇尚科学,助人为乐,举止文明。社会协调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积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闪耀着文明的灵光。乡内万缘墩,石葆元“一门四进士,四代两翰林”传为佳话。清朝翰林院编修,兵部主事,与曾国藩交谊甚笃的石广均是该乡万缘墩人。安徽当代著名书法家,老红军黎光祖诞生于牌楼村。太白书台坐落在金龙村,旧为宿松十景之一。太子庙(即梁储宫)建于1622年,有遗址可见。

佐坝乡

佐坝乡地处皖、鄂、赣三省结合部,地处宿松县西南,东与五里乡、千岭乡隔湖相邻,南临排湖、感湖,西与湖北省黄梅县独山镇为邻,北与孚玉镇接壤。辖14个行政村民小组,人口5.1万,总面积128平方公里,丘陵地貌,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山水交错,地肥物美,优质可养水面10万亩,出产各种名、特、优水产和农产品,其中黄湖大闸蟹、罗氏沼虾和龙湖绿色无公害大米享誉全国,享有渔米之乡之美誉。佐坝乡位置特点是“五指绕水”,因此,水资源很丰富,很适合发展水产经济。宿松县佐坝乡拥有可养水面10万亩,耕地3.8万亩,滩涂3万亩,山场2万多亩,湖泊、滩涂、丘陵、山场依次分布,开发潜力巨大。该乡着力实施“三水”(水产、水禽、水果)。境内名胜古迹有张和丹墓、王祥墓,得胜山古战场遗址,松梅岭是徐文藻烈士的故乡,还是皖西南最早传唱黄梅戏、文南词和演奏断丝弦锣鼓的地区。

金碧村是黎元洪和安徽督军黎宗岳的祖籍地。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宿松佐坝金碧村松塘庄人。因其父经商湖北,遂入籍湖北黄陂县,黎十四岁随父移家北上,寓居天津。1883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1884编入北洋水师。1895年应两江总督张之洞电召赴宁,曾三赴日本考察军事、政治,颇受器重。1906年擢升暂编陆二十一军统领。武昌起义时,他出任革命军湖北军政府都督。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当选为副总统。1915年袁世凯称帝时,黎元洪极为反感,被封为武义亲王,未受。袁世凯死后,继任总统。后段祺瑞利用张勋将黎驱走,由冯国璋代理大总统。1922年,他在直系军阀支持下复任总统,后被直系军阀驱逐。晚年投资实业,逝于天津。

黎宗岳(1876——1915),字嵩祝,名堃甫,安徽省宿松县新兴乡金碧村人。他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时随祖父读书,聪颖过人,善为文,工书法。17岁入邑庠,19岁以优异成绩考入安庆敬敷书院。当戊戌变法的时候,宗岳年仅22岁,写出数万言的“奏议书”,向朝廷陈述治国的道理,以及应兴应革的大事,深获两江总督刘坤一的赞赏。

26岁考取优贡,27岁中副举,进京捐一个“内阁中书”闲职。后来得到肃亲王的赏识,提拔他为六品警官兼探访局长,当时国家多事,有志之士,倾向革命,纷纷建立秘密组织,旨在推翻清廷,朝廷屡命探访局罗织罪名,陷害革命志士。黎宗岳对此不满,便邀集同仁,在京城创办国报馆,以疏通风气,开化人心,因而遭到权贵妒忌,被革职回家。

34岁时,宣统继位,黎宗岳到武汉与黎元洪面晤,提出“国家当务之急,应以创办实业为先”的主张,并亲赴上海筹办企业,暗中与宋教仁、吴禄贞等秘密联系准备武昌起义,不到两年时间,他办起了拥有股本100余万元的“国产公司”。宣统三年(1911)十月武昌起义,宗岳筹措巨款,解决了革命军补给不足的困难。

武昌起义后,黎宗岳被任命为长江各军参谋长,指挥东下,连克沿江各城,十月下旬占领九江,迅速成立了驻浔“军政府”,与武汉遥相呼应。当时清廷两艘军舰徘徊于浔阳江面,同僚主张炮击,宗岳不同意,独自乘舟登舰,晓以大义,陈其利害,不费一兵一弹,使两舰官兵欣然归顺。紧接着,他率领浔军司令黄焕章直取安庆,迫使安徽巡抚朱家宝放弃抵抗,至江边投降。

1912年1月,清廷退位,民国成立,黎宗岳任大通军政府都督。4月,革命内部不团结,胡万泰唆使孙毓筠进攻大通,黎不忍同室操戈,毅然解甲,北上京师。

黎宗岳在北京参加组建“共和党”,力主民主共和,痛斥袁世凯阴谋篡国、暗杀宋教仁等非法行径,因而遭到监禁,后经议会联名保释。他复去上海、武汉经营实业,创办“华年人寿保险公司”、“粤汉铁路公司”、“九江电灯公司”等民族企业。

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复辟称帝,黎宗岳在武汉集合同志,组织“共和军”,准备北伐讨袁,计议甫定,因监制炸弹失事,不幸炸伤,经抢救无效,逝年39岁,数日后,袁世凯垮台,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特对黎宗岳从优褒恤,表彰其同建共和之功,各省志士纷纷致电哀悼。遗体归葬故里茅家山。

黎宗岳,生平智谋出众,胆略过人,孜孜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他志在发展民族经济,推翻专制,组建共和。官至都督,从不谋私,身后家贫如洗,不愧为辛亥革命的元老。

高岭乡

高岭乡位于宿松县东北部,与太湖县、望江县接壤,融丘陵、圩畈于一体,是中国著名法学家熊元襄、元翰、元楷的故乡。

程岭乡

程岭乡地处宿松县东部,东临泊湖,南临许岭镇,西临九姑乡,北临长铺镇,距离宿松县城22公里。该乡幅员面积69平方公里,辖8个村,总人口2.8万人。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有滩涂面积1.5万亩,林地面积2万亩,耕地面积2.58万亩,石灰石、矿石等矿藏资源总储量大于13亿立方米,煤储量210万吨。

程岭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沉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黄梅调、大鼓书、游龙灯、划龙船等传统节目经久不衰,凿山仙洞声名远播,三国古战场月山寨战鼓声犹闻,黄鳝咀遗址被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汪革在此炼铁捕鱼、富可敌国。汪革,字信之,原籍浙江遂安,宋代乾道、淳熙年间,只身来到宿松麻地坡。汪革还是一位突破封建管理方式的企业家。来宿松后,发现麻地坡一带荒山无数,树木甚多,故他就以山上的破庙安家,纠合“无籍之徒”,伐树烧炭买铁办起了冶铁作坊,铸造各种铁器,出市发卖,数年之间发起大财。后又把附近方圆70余里的泊湖,承佃为已业,营造厅屋千间,并把妻儿接到宿松安居,同时还办起了酒坊等行业。汪革传奇式的发家,不但古代有话本小说记述,而且,现代国内外有很多历史学者、汉学专家亦在研究其人其事,如: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都有专门的学者在研究。墨西哥学院汉学家约翰·佩奇先生一行1985年6月不远万里专程来到原程集区的麻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在我县举行了多次专题研究汪革的座谈会。

乡旅游景点有:凿山仙洞、三国古战场,黄鳝咀遗址被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姑乡

石良(1319—1394),号松颜,安徽宿松县九姑乡杜溪村人,南宋都统辖石兴宗之孙。自幼秉承祖教,家居习武,略读经史诸书,洞悉时势,“天资果勇,智略老成”。

在元末明初动乱之时,他率众组成一支队伍,制遏众寇,保境安民。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南部中国在鄱阳湖进行决战,历时37天,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舰支之多、战斗之激烈都是空前的。此时,石良作出了一生中非常正确的选择,他率援军携粮草加入了朱元璋的部队。此后,石良“通道于圻春,引兵于黄岗,直抵阳罗,夹攻湖广”,为朱元璋平定南中国立下汗马功劳,特别是石良取得同安、舒城大捷之后,朱元璋极为高兴,据说曾许诺待平定天下之后封其为宰相。定都南京之后,朱元璋不仅没有兑现诺言,仅封石良为武德将军,而且滥杀功臣。石良“知天命而识时务”,毅然上表请求引退。这正合朱元璋的心意,他对石良说:你回家做个田园宰相吧。石宰相屋的名称也由此而来。比起那些最后被朱元璋一一诛杀灭族的功臣来说,尽享田园之乐的石良可谓幸运之极。他死后,朱元璋特赐了一块诰敕碑,记叙了石良一生的功绩。洪武十九年致仕回家主修石氏首届宗谱的,由长子石镜袭其封爵,明太祖封赏石良回家可造座宰相府,良还乡就造了座一进九重的官厅,石宰相屋的名称由此而生。

石良造就了宿松名产马陵打瓜子

石良还有一大贡献,正是他造就了宿松名产——马陵打瓜子。石良当年率众参加鄱阳湖水战时,正值酷暑季节,据说石良所带“打瓜”(即西瓜)深受将士欢迎,朱元璋之妻马氏娘娘品之亦赞不绝口。南京建都后,马氏亲口将打瓜命名马陵瓜,打瓜子定为贡品。此后,马陵打瓜子名扬天下。时至今日,还是我们馈赠外地亲友的宿松特产。

宿松县九姑乡杜溪村11组在修建门口沙圹时发现一古墓葬。从部分村民家中集中起来的墓葬品有古钱币二枚,一枚为“太平通宝”,另一枚为“天禧通宝”,;瓷壶一只,大小陶罐各二只,墓志铭一块。该乡政府已派人将现场加以保护,等待文物部门予以鉴定和进一步挖掘。

2008年10月19日,宿松县九姑乡万顺烟花爆竹有限公司华达生产线制药车间发生爆炸,江西籍制药工周信启在鞭炮生产线爆炸事故中被炸身亡,两间厂房及近20米长的围墙被夷为平地。

千岭乡

千岭乡位于皖、鄂、赣三省结合部宿松县的中南地带,东、南、西三方被大赛湖、长河、龙湖环抱,北面与五里乡的万元、黎冲村和九姑乡的柏树村、九姑村接壤。

清道光二十九年(1850年),宿松县为东、南、西、北4乡,共辖48庄,现有区域属南乡所辖的紫荆、筑(竹)墩、义乡、龙湖4庄。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联保制为区(镇)乡保制,全县共设5区1镇21乡,区域内属九姑区所辖的木梓乡。木梓乡的建置沿用到解放后。

1992年2月27日,撤销九姑区,原属九姑区的木梓乡、新前乡和毛坝乡的坪岭、金川、毛坝、平岗4村合并为千岭乡。

2004年5月,撤村并村,原18个村撤并为10个村,同时雨福村由九姑乡并入千岭乡。为此,撤并后千岭乡共辖11个村,幅员面积91.47平方公里。

洲头乡

洲头乡座落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皖西南门户的宿松县南部,幅员面积为90.6平方公里,该乡土地资源丰富

洲头乡依托黄金水道的长江,乡镇沿线、镇内公路设施良好,水陆交通便利。该乡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沿江公路上至九江市1小时,下至安庆市1.5小时,沪蓉高速公路、105国道、京九铁路线均经过宿松县,近在咫尺。长江水道穿境而过,到中心城市武汉市、南昌市、合肥市三个小时,到南京市5个小时,到上海市8个小时,均有高速公路直达。(录石普水博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宿松   宿松县   太湖县   关帝庙   滩涂   武昌起义   安徽   遗址   小城   地域   境内   面积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