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美邀请毛家后人吃饭,刘源笑侃李敏:东梅不信我参加过您婚礼

2004年6月的一天,刘少奇的妻子王光美叫来了儿子刘源,让他请李敏、李讷晚上一起吃饭,并且还特地嘱咐了儿子饭店不用太奢华,简单朴素就好。

“母亲已经很久没有应酬吃饭了,大多数她都是拒绝的,为何今天却主动提出要宴请呢?”刘源的心中满是疑惑,但还是按照母亲的叮嘱安排了饭局。

饭店选在北京中都信苑大厦的一间中式包房内,当天已82岁高龄的王光美穿了件正红色毛衣,头发梳的整整齐齐,精神显得特别好,女儿刘亭也陪在母亲一旁早早的在房间内等候。

晚上6点整,李敏先推开了门,笑着叫道:“光美阿姨,我来晚了呀!”跟在李敏身后的还有女儿孔冬梅。

王光美

王光美满眼笑意的站起身正准备说话时,李讷也推开了门,一同前来的还有丈夫王景清、儿子王效芝。

“这下人可到齐了,大家快一起坐下吧。”刘源一边招手示意一边说着。

席间,大家有说有笑,起了兴致的刘源甚至还吟诗两首,在场所有人就像一家人般其乐融融。

这是一场久别重逢的饭局,是两个大家庭三代后人的重聚,那么,王光美为何会突然安排这场宴席呢?她真正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想了解王光美请客目的的老铁们可以在弹幕打上“想知道”,精彩马上为您揭晓!


遇见刘少奇

晚年的王光美给人的印象就是:满头的银发却不显年迈,时常穿着件淡绿色的针织上衣,淡雅又素朴。

这种女性独有的气质或许只有经历过时代的沧桑才具有的吧!回首一生,王光美的身上既有与刘少奇坚贞不移的爱情倒影,又有着母性独有的母爱光辉。

时间回到1946年11月,这天还在食堂吃饭的王光美收到了周总理的通知:回延安,有工作交代,住在王家坪就可以。

那时的她刚从北平一所有名的大学物理系毕业,不仅在理科上有着卓越的天赋,英语功底也极其精湛,并且还准备在不久后前往美国研究学院深造。

多年后王光美也回想感慨过:“如果我当时去了美国,可能我现在会成为一个物理学界的研究人员吧,学到知识就回国,为国家贡献力量。”

但这一切却因为一个人的到来,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当时我国正在与美国政府进行交谈调解,目的是为了停止国内的两党内战,所以周总理在组织的推荐下找到了王光美,想要邀请她来中央军委组协助工作。

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美国资料的翻译与整理,同时还担任周总理、朱老总等领导人的外交翻译。

虽然最后国共和谈失败了,但王光美出色的工作能力还是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同时周总理还邀请她正式入党,参与组织工作。

那时候王光美和同事们相处的很是融洽,大家聚餐也经常会叫上她一起,而王光美第一次见到刘少奇,就是在一个枣园窑洞里的聚餐上,当时他就站在周总理的边上,个子高高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随着她与刘少奇接触的增多,王光美也逐渐被他所吸引。

在一次“正经”的谈话中,刘少奇说话吞吞吐吐的模样让王光美感受到了极大的反差,平日里在工作中侃侃而谈的领导突然说起话来结结巴巴的,模样看起来十分滑稽。

“我叫刘少..奇,共产党员,43岁了,我..我平日里工作...也特别的忙....”

明白刘少奇“意图”的王光美,‘腾’的一下,脸变得通红,低着头久久沉默不语,见王光美半天没有反应,刘少奇很是着急,才二十出头的王光美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局面,内心十分紧张,但她还是坦率的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年龄上我没有什么顾虑,只是我还没有入党,你是领导人,我觉得我们的政治思想水平上还有些差距,我不知道和你在一起会不会拖累你。”

谁知刘少奇这时却淡定的回答着:“你要是想了解我过去的工作经历,你可以去问党组织的同事,若是你想了解我的个人生活呢,你可以去问住在我们大院旁边的邓颖超大姐。”

1948年8月21日,王光美与刘少奇在西柏坡举行了一场简单的婚礼,毛主席、朱老总、周总理等都前来祝贺,但当初很多人在听说他们二人结合时,也产生过不解,毕竟刘少奇沉稳内敛,除了工作,很少有感兴趣的事,而王光美年轻有活力,爱好又很广泛。这样一静一动的两个人结合在一起,未来的生活又该是怎样的?

可不论外人怎么看,刘少奇和王光美的生活却过的比想象中的要有滋有味许多,婚后的第二年,他们的长女刘平平就出生了。

初为人母的王光美看着这个小生命的到来很是欣喜,但殊不知其实她早已扮演起“母亲”的角色了。

刘少奇在与王光美结婚前曾有过五次婚姻,并且还带有五个孩子,初为人妇的她,第二天就为人母了,但这一角色,王光美适应的很快,她将孩子们视如己出,而她言出必行,也确实做到了。

新中国成立之后,刘少奇一家当时居住在中南海西边的三层楼房内。一楼是客厅和会客室,二楼则是刘少奇的办公室、餐厅、卧室,刘涛和弟弟刘丁,妹妹刘平平住在三楼。

那时国家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紧张,商品供应不足,毛主席更是率先提出自己吃的饭菜里不准烧肉,将物资先给百姓们。

刘少奇的家中当时有五口人,五张嘴巴都要吃饭,三个孩子都是在长身体的时候,但刘少奇还是一直坚持家中饭菜最简化。

孩子们读书住校,食堂的饭菜通常是几根野菜加一勺米饭,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孩子们日渐消瘦,即便是一周回一次家,可家中的饭菜与学校食堂的也没什么区别,孩子们在家中吃的甚至还不如学校里吃的。

有一次刘少奇身边的工作人员没忍住,开口问道刘少奇:“平平和丁丁现在正长身体,要不今天的饭菜加个荤?”

谁知刘少奇却立即反对,还对着几个孩子说道:“现在全国上下的人民们都在受苦,老百姓更苦,我的孩子怎么能区别对待?”

要知道,刘少奇作为国家领导人想要吃个肉其实并不是难事,但在他的家中能够吃到几颗炒黄豆都是非常奢侈的事。

对此,王光美更是十分支持丈夫的做法。

每周日晚孩子们要回学校时,王光美总是里里外外的翻着孩子们的书包,就是怕工作人员们偷偷往他们的书包里放吃的东西。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不仅是刘少奇与妻子对子女们教育的一份苦心,更是对党和国家的一片深情。


而后,三年灾害结束,国家恢复了正常生活轨道,王光美不仅承担起照顾几个孩子的义务,同时还要协助丈夫刘少奇的工作。

对待孩子上,她真诚且热忱。

那时在中南海的工作人员都知道,刘家的孩子中刘涛是最得光美妈妈宠爱的。

家里但凡有些什么新鲜物件,都先紧着刘涛用,买菜会买刘涛爱吃的,裁剪新衣也是先做好刘涛的衣服。就连刘涛本人也在长大之后,向记者们坦言:“光美妈妈几乎将所有的爱都给了我。”

在刘涛就读于北京一中时,一次回家她与妹妹平平因为一个小事情吵了起来,气上头的刘涛就朝着平平说了句:“你又不是我亲妹妹。”

当时年幼的平平一听这话就哭着找妈妈,后来王光美找到刘涛,并坦露出了她从未说出口的真相:“丁丁和平平一直都以为你是他们的亲姐姐,我也从没当他们面说过你不是我亲生的,以后这样的话就不要再说了。”

听到这样的回答,刘涛大为震撼,并对此深深的愧疚,随即便向弟弟妹妹们道了歉,打那以后再也没有说过类似的话语,而她在之后对待丁丁、平平也恢复了往日的态度。看着姐弟几个友好和睦的相处,王光美很是欣慰。

王光美在对待子女教育和生活上一直都是一视同仁,在她的眼中,不论是不是自己亲生并不是那么重要,而她也将这份母爱在往后几十年的岁月中发挥到了极致。

毛家刘家的友谊

而说起刘少奇一家与毛主席一家的情谊还要从建国初期说起。彼时刘少奇一家刚搬进中南海的时候,第一处住所名叫“万字廊”,是紧靠着毛主席当时居住的丰泽园的,两家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邻居。

“万字廊”是一条曲曲折折的s形走廊,一处风格别致的古建筑,其中还住着许多其他的国家领导人,毛主席去往万字廊做过客的次数并不多,五根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但其中至少有两次是去往刘少奇家探望的。

后来随着中南海甲楼的建造完成,搬进去住的本应是毛主席,但他却指名让刘少奇一家搬进这座甲楼,一直到国家的敏感十年间,刘家一家才搬走。

这个邻居是毛主席亲自认定的,可以看出主席与刘少奇的友谊和信任都是非常深厚的,而对于刘少奇的7个孩子,主席也是十分疼爱。

毛主席卧室旁有一处“春耦斋”的庭院,是专门用来庆祝举办舞会的地方。

刘少奇常常会带着王光美和孩子们与毛主席在这里见面散步,而孔冬梅(李敏的女儿)第一次见到王光美也就是在“春耦斋”。

“这是我女儿,东梅,快叫光美奶奶。”李敏拉着女儿跟在主席的身后。

只见王光美先是抱了抱彼时年幼的孔冬梅,接着就拉着李敏的手一起坐在庭院的板凳上闲谈,关心着李敏的学习情况,家庭琐事等等,刘少奇与毛主席则会在院子里下棋,散散步,有时两人还会钻进书房一直待到天黑。

在孔冬梅的回忆录中,有过这样一段记载:“光美奶奶和我聊天时说过,她最喜欢的就是游泳,并且还是在北戴河向爷爷(毛主席)学习的。我还听她说,李讷姨姨家的效芝表弟学游泳,就是光美奶奶教会的。”

直到晚年,王光美还依然坚持着游泳,并且她家里的七个孩子的游泳也都是她教会的。

而刘源也曾在一次采访中,激动的说道:“小时候毛爷爷看见我们总是会一边喊着我们的名字,一边给我们拿来许多吃的。每次李讷姨见到我时,都要喜欢摸着我的头,嘴里还叫着‘小源源’。

毛主席在与刘家的这几个孩子相处时,还为此设立了暗号,两只手放平前后来回移动,就代表着平平;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围成一个小圆圈,就代表着源源;两只手掌斜着合在一起,代表着亭亭。

这是主席对刘家孩子特别的打招呼方式,算起来主席见刘家的孩子们可比见自己家的孩子都要多,而主席也和众多普通老人一样,看见孩子就合不拢嘴,尤其喜欢逗刘家的孩子玩。

直到1967年,在国家政治改革的十年中刘少奇一家搬出了待了十几年的中南海。

值得一提的是,在刘少奇受蒙冤期间,他曾多次要与王光美断绝关系,不想因此影响到妻子和孩子,但王光美坚持时刻站在丈夫身边,从未离去。

直到1980年,刘少奇才终于沉冤得雪,他与王光美也恢复了在党组织的工作,李讷也在第一时间赶来关心问候。

再次见到刘源,李讷依旧像十几年前那样摸着他的头,依旧亲切的叫着“小源源,小源源!”

“李讷姐姐!”刘源也如当初一般高兴的回答着。

正所谓人生百味涌心头,这般场景在场的人都忍不住落泪。


宴请吃饭

2004年6月的一天,此时已经82岁高龄的王光美主动让刘源帮忙安排饭局,同时还叮嘱他得把李敏、李讷两家叫上。

饭店选在北京中都信苑大厦的一间中式包房中,饭店并不奢华,当天点的饭菜也很是简单,都是大家爱吃的菜。当天王光美穿了件正红色毛衣,显得精神特别的好,坐在一旁的还有女儿刘亭。

6点一刻多,李敏先推开了门,笑着叫道:“光美阿姨,我来晚了!”跟在李敏身后的还有女儿孔冬梅。

这时李讷也紧随其后推开了门,一同前来的还有丈夫王景清和儿子王效芝。

“这下人可到齐了,大家一起坐下吧。”刘源招手让大家都坐。

李敏和李讷分别坐在王光美的左右两侧,两家人丝毫没有拘束的模样,王效芝先开口道:“北京现在是真堵啊,迟了一步,该打该打。”

孔冬梅这时在一旁应和着表弟,刘源开着玩笑:“我就说我刚才没找到你们的人影儿,大家先说该怎么罚!”

大家一阵嬉笑,而王光美笑的格外灿烂,当初的孩子们如今都已成家立业,就连小一辈的也都长大成人了。

“想想你以前还没有屁股高呢。”李敏这时望着刘源开口说话。

刘源歪着头:“想起来了,东梅还不信我参加过李敏大姐的婚礼!我记得当时我还表演了节目呢。”

“那照片上怎么没有你?”孔冬梅故意装糊涂问道。

这可把李敏逗笑了:“那个时候他才8岁,个子又小,要拍照的人那么多,加上他一个,估计也就只能照个头顶!”

饭桌上‘轰’的笑开了花,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而刘源提到的婚礼,正是李敏与孔令华的婚礼。毛主席那时在外工作,还特地嘱咐李敏一定要等到他回来才能举办婚礼。

也正是这一年,毛主席辞去了国家元首职位,刘少奇接棒担任了国家主席。

两家人在饭桌上共同举杯祝王光美身体健康,李敏也在席间多次握紧王光美的双手深深感慨时光匆匆。

刘源

晚年的王光美是很少应酬的,几乎从来没有到饭店请过客,平日就连一些朋友为了联络感情请客吃饭,她大多数也是拒绝的,这一次却破例主动要求宴请,想要与李敏、李讷一家人共同吃饭。

这顿饭王光美并没有什么目的,就想着年岁也确实老了,就想着能再见见孩子们,尤其是李敏、李讷,晚年的她总是惦记着她们。

毛、刘两家的后人在王光美老人的聚集下,就如万千普通个中国家庭一样,以中国人传统的方式欢聚在一堂。


尾声

此次的宴席时长共两个半小时,王光美从头到尾说的话其实并不多,只是一直慈眉善目的望着孩子们,可以清楚看见的是倒映在老人脸上幸福的光影。

二十岁出头时她便毅然决然的放弃前往美国的机会,埋头踏进了党的事业,一干就是一辈子。

作为妻子,她体贴关怀,作为母亲,她一视同仁,作为长辈,她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标杆,将这份几十年的友谊完美的进行传递。

有关王光美老人的事迹更是多次感动众人,她值得我们一辈子的歌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中南海   婚礼   目的   友谊   美国   晚年   北京   后人   饭菜   丈夫   饭店   主席   母亲   女儿   孩子   工作   王光美   李敏   刘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