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改革、开放、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法宝



郑永年,CCG学术专家委员会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



2023年3月17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在广州首届百家新锐企业培优计划启动仪式上指出,今年全国有28个省份都是用了“高质量发展”的说法,但鲜有人明确指出什么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来源是什么?如果不能回答这些问题,而去追求GDP目标,那么,很容易回到过去的“GDP主义”。


郑永年指出,改革、开放、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法宝。

跨越“中等技术陷阱”


技术升级是关键与核心


郑永年分析道,过去,人们常说要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事实上更应该注意避免陷入“中等技术陷阱”。
“中等技术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凭借低成本优势,承接发达国家成熟产业的产能转移。但由于跨国公司始终将核心技术保留在母国,仅将成熟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一旦成熟技术转移的红利被收割完毕,而发展中国家的本土企业又不能打开技术赶超的空间,其经济增长就会进入停滞的状态。
他提出,一个经济体如果要从中等收入经济体提升为发达经济体,必须跨越“中等技术陷阱”,而技术升级是其中的关键与核心。
郑永年表示,技术创新和进步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第一,必须拥有一大批具有基础科研能力的大学和机构;第二,必须拥有一大批具有转化能力的企业或者机构,既可以是国企,也可以是民企;第三,必须具有能够支撑科技进步的金融服务。

政府、企业家要有新思维
辩证看待供应链安全与开放之间的关系


郑永年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政府要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前发现、培育未来可能成为独角兽的企业。“政府要做的不是取代市场,而是强化市场的力量,清理阻碍市场发展的阻力,帮助这些企业更快地成长起来。”
同时,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企业服务体系,帮助强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行政体制改革很重要,否则很容易造成‘大而不强’的情况。”郑永年认为,政府要转变为服务型的政府,通过法治化,而非行政化的手段推动企业发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郑永年指出,虽然不少企业使用现代化技术发展,但管理制度还不够开放。要辩证地看待供应链安全与开放之间的关系,不是说关起门来就安全,而是要创造更为开放、融合的供应链形态。
他展开道,龙头企业可以控制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将零部件制造开放给其他企业去做,促使中小企业能够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产业链、供应链不开放,企业很难‘走出去’。”郑永年举例道,汽车产业“走出去”不仅仅是卖整车的产品,还可以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分解,将产业链更好地分散在世界各地。“不仅政府要有新思维,企业家也要有新思维。”

要实现技术创新
广州必须依靠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入发展


要实现技术上的创新和进步,广州必须依靠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入发展。郑永年指出,香港有5所高校在全球排名前一百名,科研系统非常好,而珠三角企业的应用技术转化能力非常强。香港可以做基础科研,转化则可以放在珠三角。
郑永年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要从南沙开始,与前海、横琴在制度型开放、规则机制、标准管理等方面进行对接。
他建议,珠三角可以学习香港的规则、标准。香港的金融体系、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仲裁、医疗教育、社会管理等方面均与国际接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可以探索与香港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从而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市场。“在跟香港进行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时,也是在与国际接轨。”


文章选自南方都市报,2023年3月18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新思维   香港   广州   产业链   法宝   陷阱   规则   粤港澳   政府   技术   企业   郑永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