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西大街!再去一趟,这条开了数十年的美食老街


西大街,一条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汉阳人眼里最热闹的老街。

据地方志记载,西大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是汉阳最早的商业街之一,也是汉阳城兴衰荣辱,风云历史的见证。

曾经的西大街可谓卧虎藏龙,身怀绝技的各路匠人,琳琅满目的百货云集,烟火气美食俘获几代人味蕾......市井人生演绎得淋漓尽致。



2005年,随着汉阳旧城风貌区建设规划出台,西大街也被列入了城市更新的进程。

如今,两旁的道路越来越逼仄,记忆和老街一起变得灰蒙蒙。



曾经有生活在这里的民间画家,将对这条老街的深厚情感诉诸画笔,留在了围墙上。除此之外,大概唯有曾经熟悉的味道能勾住记忆。

当年西大街上红透了的小俩口烧烤、顶尖牛杂,如今已另谋他处,好在这条被誉为“西大街美食一条街”的地方仍在。



穿过铁栅门,这里任何一家都是十五年以上的老店。每天早上天未亮,他们就已经开始为过早的食材做准备,早上五六点,第一批食客如约而至。



要说美食一条街里的人气王,那不得不提“西大街豆皮大王”了。



这是徐志刚和周红菊夫妇做“豆皮大王”的第35个年头

徐志刚从1988年4月份开始干起豆皮大业,是大智路老通城被无数武汉伢称绝的豆皮师傅,2006年老通城拆店后便搬至西大街,一直做到现在。

三鲜豆皮是豆皮大王家的必点,米糊下锅,打上鸡蛋,用蚌壳将蛋黄均匀铺开,撒上干子、竹笋、香菇、肉丁和卤料,平均四五分钟一锅,2分钟卖光。



他们家豆皮表皮偏软,鸡蛋香气浓郁,糯米嚼劲刚好,料子很足,吃上一口浑身舒坦。


老武汉传承下来的蛋光皮也能在这里吃到,但由于程序相对复杂,等的时间会稍微久一点,不过想吃到它的顾客都会觉得值。



蛋光皮是少了糯米的豆皮,卤料臊子更多,蛋皮更厚更软,吃到嘴里是满满的厚实感。



“豪华版”牛肉豆皮,牛肉切成丁状,卤味偏重,再搭配他们家的纯藕粉桂花糊,粘稠香甜润心,一整个听了头。



每天中午做到12点多就收摊,但这个时候还没有完全收工,因为还要继续做明天的准备工作,一直忙到下午7点多才能回家。

“真的是很辛苦的,但是我们做了一辈子,都有感情了,这种情怀割舍不掉啊。”徐志刚说道。



不变的老味道和满怀情感坚守,守住了街坊们的心,锁住了来往食客的胃。不少曾经住附近的顾客坦言:“只要回钟家村,就会来这里吃豆皮。”




在武汉,糯米包油条可谓是越来越少见了,偶然在街角遇见,必定来上一个。

今年72岁的刘奶奶,之前在汉正街做了20年,后来面临拆迁便搬至于此,一做也有13年了。



“孙子读大学,帮着做一点。这个利润不大,现在都没什么人做了。”刘奶奶佝偻着背细声细语地说道。



一勺不够,再加一勺,每天现蒸的糯米铺满,加上油条和芝麻粉,也有咸口的, 4元一个,常年不涨价。

“以前60多岁还年轻,下大雪都做,那时候不愁卖,一天能卖30斤米,现在好多人都搬走了,生意不如以前。”



点了一个浅尝,咬下去的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简单又淳朴,如手上的这个糯米包油条。





入口处左手边第一家便是“胡氏热干面”了,热干面油滑爽口的口感吸引着不少周边街坊、上班族、学生和和附近五医院的实习生光顾。



除了这些老顾客,还有人一买就是60碗,带出省给朋友品尝。



他们家的热干面还是5元一碗,没有涨价。生意好的时候早上十点半基本全部卖光。

到了夏天,他们家的招牌又多了一个——凉面,不少街坊叫绝。口碑就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一段时间没吃到还怪想念的。



往里走一点,就能看到“艾记招牌牛肉面”了,他们家的牛肉块头大,用料真,做了30年,舍得下功夫。



老板娘和颜悦色,笑称这些都是自己摸索的,毫无技巧。

其实他们家的面、牛肉、卤水都有讲究,每日亲力亲为,偷不得懒,这样才获得了不少顾客的好评和多次光顾。





右手边连着的两家是八鲜馄炖和煎包煎饺。八鲜馄炖的老板是60岁的陈师傅,女儿在一旁帮忙,十几年的传统味道,主打就是一个真实。



馄饨里面用的全是纯瘦肉,每天现包现做,早上4点多就起来煨筒子骨汤,卖得好一天能有200多碗。



尽管肉价上涨,他们仍坚持6元一碗。店里有刚会走路的小孩,也有耄耋老人,吃完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



紧挨着他们家的是煎包煎饺摊位,51岁的李阿姨一锅接一锅地煎制,香味扑鼻。



李阿姨在这里也做了十几年,是跟上一辈学的手艺,煎包煎饺都是用老面做的,更加香甜。小份5元7个,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可卖出100多锅。





从“美食一条街”出来,周边的美味也是卧虎藏龙,一开便是二三十年的口碑老店

开了20年的汽水包,糯米馅、粉丝馅、萝卜馅、莲藕馅,看着都馋人,现在越来越少见。



有从安徽南下至武汉的林春云夫妇,一做就是30几年的林记老风味烧饼,之前就在群建路小学旁边,有人从上学吃到结婚,味道未变,全是回忆。



还有招牌和名称都让人看不出是一家中餐馆的的“西大酒楼”,独创的肉松茄子、人均三四十、开了26年……众多的标签让这家老店也成了“网红”“。



有人说:“西大街虽然破旧,但还是蛮热闹的。”

西大街横跨时间长河,它的便民程度不可小觑,几代人在这里真实地生活过,见证过它的热闹与喧哗,也看过它的落寞,而留在舌尖的味道,也是最不会骗人的独家记忆。



去年,汉阳区启动文化创意城建设,宣布将延翠微路、西大街、显正街打造汉阳古城文化轴,复兴文化记忆,唤醒千年街巷。

未来,西大街或将蝶变新生,成为钟家村古城商贸区的一部分。西大街的故事会一直存在,也期待更好的西大街,将传奇续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老街   通城   西大街   武汉   油条   糯米   别了   牛肉   顾客   早上   味道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